11月7日将迎来今年冬季第一个节气
“立冬”
这段时间寒凉之气明显增强,
不少人的“老胃病”
又双叒叕发出了“求救信号”
“我的胃总是胀胀的很不舒服。”
“总感觉胃里泛酸是怎么回事呢?”
“医生,我多年的老胃病好像又复发了。”
这不,
45岁的王姐一不小心也“中招”了,
胃炎复发的她饱受“胃痛”折磨,
整日寝食难安。
医院中医科就诊后,
对于医生的“针灸治疗”建议,
怕痛的王姐充满了恐惧,
也因此想要放弃针灸疗法。
然而最后却变成了
大型的“真香警告”现场
↓
“医生,那个针是真的有用!
我的胃不痛了!”
到底是什么让她对针灸治疗改观了呢?
一起来了解下吧!
“我的胃病为什么复发了?”
家住东莞的王姐有着7年的慢性胃炎史,早些年经过系统治疗后,原本已经控制得挺好的,但却在今年10月复发了。
“胃部一直胀痛胀痛的,吃了东西后会痛得更厉害,所以现在吃饭都不敢吃太饱。”王姐表示,自己平常也比较注意饮食,不明白为什么老胃病会“突袭”上门。
于是王姐来医院中医科,找到了副主任中医师周宇超求治。经过详细问诊,周医生找到了王姐胃病复发的主要原因:“十个胃病九个寒,立冬前后气温变化无常,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不注意保暖,很容易会引起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复发。”
“一看到针灸就害怕,该怎么办?”
王姐的慢性胃炎就是因为胃肠道受寒引发的,中医治疗脾胃病通常会采用传统的口服中药结合针灸、艾灸等外治疗法进行辨证治疗,效果显著。
提起针灸疗法,王姐看到细细长长的针灸针后就退缩了:“周医生,我怕疼,还是不要针灸了,给我开几剂中药吃吃算了。”
为了达到内外兼顾的良好治疗效果,同时消除王姐对针灸疗法的恐惧感,周医生决定为王姐实施科室新开展的无痛针灸疗法——“揿(qìn)针疗法”。
揿针治疗其实是一项针灸治疗基础上改良的技术,外形看上去像“图钉”一样,针长一般为2mm,小小的一枚揿针扎下去,就像被蚊子叮了一口。揿针通过直接刺激人体经络起到治疗作用,通过长时间刺激可充分发挥针刺的效果,尤其适合像王姐一样有慢性疾病或病程较长的患者。
“没想到小小的一枚针效果那么好!”
了解揿针疗法后,王姐表示想要尝试一下。针对王姐的慢性胃炎,周医生选取了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等穴位进行埋针,治疗过程中王姐表示疼痛轻微,痛感完全可以承受。
不到两分钟,揿针埋针就完成了。与传统针灸疗法不同的是,揿针将在体内埋针24小时左右,医院等候拔针便可以直接回家,第二天自行将揿针取出即可。
11月3日,接受完两次“揿针”治疗的王姐前来复诊,她欣喜地表示:“原本以为这个针太小不会有什么作用,没想到是真的有效果!现在我的胃不痛了!”
医院中医科开展的揿针疗法具有无痛、高效、持续时间长等优点,无药物毒副作用,疗效显著,运用埋针可持续刺激穴位,达到普通临床针刺治疗的持续作用,同时无需患者反复奔波,大大方便了学生及上班族患者。
揿针的作用
揿针治疗通过浅刺而久留针的方式尽量减小针刺时的疼痛,延长针刺效应的时间,以提高疗效。揿针的特点突出了长效针感,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中,是一种既能提高疗效,又能降低就医成本的针灸治疗技术。
揿针的特点
1、浅刺
揿针针体微小,浅刺体穴、耳穴,不会刺及内脏和深部组织。
2、无痛
揿针针尖锐利,针身光滑,刺入平顺,相对较安全,且基本无痛感,易于大众接受。
3、方便
携带方便,使用方便,操作方便。
4、长效
长时间留针,持续刺激,增加对穴位的治疗作用,且不影响正常生活。
5、舒适
微孔胶布可适应皮肤的伸缩性,随皮肤的活动而活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
揿针的应用范围
1、头部:
偏头痛、头晕、耳鸣、近视、面神经炎、面肌痉挛、失眠、黄褐斑、皱纹、黑眼圈、雀斑、脂溢性脱发、慢性唇炎等
2、呼吸、消化、泌尿系统:
痛经、胃脘胀痛、慢性咽炎、哮喘、便秘、腹泻、慢性前列腺炎、遗尿、减肥、产后
3、常见运动系统疾病:
颈椎病、胸廓出口综合征、颈肩肌筋膜炎、肩周炎、肩袖损伤、肩峰撞击综合征
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腱鞘炎、腰椎间盘突出、腰三横突综合征、腰肌劳损、腰背筋膜炎、梨状肌综合征、骶髂关节炎、腰背筋膜炎、膝骨关节炎、髂胫束摩擦综合征、胫骨综合征
跟腱炎、足底筋膜炎等
医院中医科
医院独立设置了中医科、中药房(配有全自动煎药室),达到《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中医科下设内儿科、骨伤科、针灸推拿理疗科、肛肠科、妇科门诊,设有中医病床6张。科室现有中医专业人才17名,其中中高级职称8人。
科室积极开展内、外、妇儿、肛肠、乳腺、骨伤、皮肤等领域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收到满意的临床疗效,医院适宜技术,如天灸、针灸、电针、火针、火罐、艾灸、刮痧、走罐、放血、神灯、推拿、牵引、熏蒸、热疗、梅花针、三棱针、埋线,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会医疗保障中的“简、便、验、廉”的优势,降低医疗成本,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不断提升中医药的服务能力。
专家介绍:
广东省针灸学会社区委员,从事骨伤针灸推拿理疗工作近30年,擅长用针灸和中药,理疗一体的系统疗法治疗骨伤错位,颈、腔、腿痛,腰椎间盘突出、增生,风湿,类风湿,中风偏瘫后遗症,顽固性失眠,头痛,鼻炎,肝炎,胃痛结石,面瘫,面部神经痹,小儿疳积、乳腺增生,月经不调,小儿先天发育不良,坐骨神经痛及各种痛症等疑难杂病,疗效显著,对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专业系统疗法有丰富的诊疗经验。
东莞市中医学会理事、东莞市治未病学会常务委员、东莞市中医学会基层中医药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与食疗营养委员会委员。从事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擅长运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中医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复杂病例。运用针灸、推拿、火针、穴位埋线、刮痧、小针刀、放血等方法治疗颈、肩、腰腿痛及各种急、慢性运动损伤等。擅长小儿脾胃病(厌食、便秘、腹痛、积食等)、肺系疾病(感冒、咳嗽、发热等)、小儿肌性斜颈及其他相关性疾病(小儿夜啼、遗尿、发育迟缓等)等疾病的推拿治疗。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