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一下正常步态
才能知道如何能走的好,走的对
全身的肌肉都有可能影响步态周期,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跟下肢的肌肉群有关,因此,我们专门挑出经过研究后最具影响性的肌肉,并以步态周期分期来解说。请注意,这并不表示其他的肌肉不重要,其他的肌肉也是有可能影响我们的步态。(下面在讲不同时期的肌肉功能,我们都会试着去思考,若是该肌肉失去功能或功能失调时,会出现何种步态?或者会出现何者代偿动作?)
脚跟着地期
臀大肌:
作用在髋关节,目的是為了下肢的减速。
股四头肌:
维持下肢的伸直。
胫前肌:
维持脚踝背屈。
支撑期
股四头肌:
维持下肢伸直,且承受体重。
脚内/外翻肌:
收缩、维持平衡稳定。
臀中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
外展下肢。
此时我们会将身体大部分重量放在单脚上,而造成骨盆不平衡,此反作用力可以维持骨盆在水平位置。(想像走路婀娜多姿、摇屁屁的步态)
脚尖离地期
大腿后肌群:
在髋关节伸展腿部。
股四头肌:
维持膝关节在伸直的位置。
小腿后肌群:
跖屈脚踝。
抬腿期
髂腰肌/股直肌:
弯曲髋关节使膝部向前。
大腿后肌群:
弯曲膝关节。
小腿前部肌肉群:
背屈脚踝。
摆荡期
髂腰肌/股直肌:
维持髋关节弯曲,对抗重力。
股四头肌:
伸直膝盖。
小腿前部肌肉群:
维持脚踝背屈。
我们总结一下
正确走路会用到的肌肉群(相对的异常时)
背肌:随着步行骨盆会上下移动,而背肌的收缩有助于骨盆的稳定。
腹肌:走路时小腹收紧,与背部肌肉产生拮抗作用,才能保持正确挺直姿势。
臀肌:在走路时每一次抬高脚跟,或向后走时都会用到臀部肌群。
股四头肌:爬楼梯或爬坡时都用的到,平常维持以膝部伸直为主。
内收肌:下楼梯或下坡时会用到。
胫前肌:在抬起脚尖、每一歩以脚跟着地时都会用到。
小腿后肌群:每一次脚尖离地时都会用到。
因此,在临床上步态分析是康复治疗师必修的专业,但由于正常的步态控制是个十分复杂的机制,整个过程包括中枢神经的命令输出和信息整合,从皮层到脊髓到步行中枢,人在走路时,人体需要根据各种信息的回馈不断调整身体平衡和协调。任何环节包括神经损伤、肌力失调、感觉输入障碍都会影响步态。
异常步态
我们先介绍常见的异常步态
臀大肌
先了解它的功能性解剖,再来思考步态过程中产生失调时身体会做出何种代偿。
臀大肌的生理解剖
神经支配:
臀下神经,L5-S2
起点:
髂骨嵴、后上髂棘、髂翼、胸腰筋膜、荐椎、尾骨、荐粗隆韧带、臀腱膜
止点:
髂胫束、臀肌粗隆
功能:
髋部后伸、外转、外展,与内收、后伸与稳定骨盘,仅在承受重物时收缩,协助骨盘底肌群收缩
摘自:台湾Elsevier,黄俊民_伸展疗法
也就是说,有问题的臀大肌为了要维持稳定骨盆,就会避免在步态过程中产生过多的髋后伸动作而破坏剩余的肌力,造成骨盆不稳影响更多;这可想像到身体会竭尽所能维持髋不要做出过多的后伸,因此,步态上在承重后期到摆荡期中段的髋后伸动作就是值得观察。
我们来欣赏一段教学视频:
-----------------------------------------------------------------------------------
教学视频没告诉我们的小秘密
也就是说我们在临床检测时要特别注意一下,梨状肌的状况对于臀大肌的影响也要去评估,而不只是从脊椎病源来查看,因此,病人生活习惯与日常姿势可能也是观察重点,特别是肌骨康复的病人。
恭
贺
新
春
下一回,我们跟大家介绍其他的异常步态,请朋友们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