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坐一族有一种痛来自屁股深处

现代都市很多人都成了久坐一族,一坐就是一整天。

平时上班,长时间坐着伏案工作。就连午睡都是在座椅上解决。

周末在家休息时,长时间翘着二郎腿煲剧。

长此以往,久坐对关节的影响日渐明显,久坐一族开始意识到他们肩部和腰部的问题,在脖子痛以后用上了护颈按摩仪,有的在出现腰痛后换上了更加舒适的办公椅。然而"上半身"舒服了,"下半身"的问题却容易忽略。有一种来自屁股深部的疼痛他们极易"中招"——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是啥?

慢着,苹果肌我听过,梨状肌又是什么?

梨状肌不在脸上,而是在我们屁股深部的一块肌肉,因其形状类似梨子,所以称为梨状肌。我们平时做踢毽子、盘腿等动作都是在梨状肌的帮助下才能完成。

正如图所示,梨状肌和其他组织形成一个"闸门",而坐骨神经正是经过这个"闸门"到达大腿。当梨状肌发生炎症而充血肿胀后,闸口变窄了,穿行其中的坐骨神经被挤压,继而出现屁股深部的疼痛和腿部的麻痹感,严重时甚至无法行走。图片中的患者最初就是感觉大腿麻痹和屁股深部疼痛,让她误以为是坐骨神经出现了问题。

如何区分?

有些患者查百度发现,腰椎间盘突出也会有下肢麻痹的感觉,这是因为椎间盘突出后挤压的神经正是坐骨神经的起源,所以在疼痛感觉上两者大致相同。那么我们该如何区分梨状肌综合征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呢?

①首先在行为习惯上,梨状肌综合征患者多为办公室白领,平时坐的时间长、习惯身体前倾、喜欢翘腿或双腿交叉坐。梨状肌由于长时间绷紧而发生肌肉的炎症和水肿,继而压迫坐骨神经。而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一般经常搬重物,经常做弯腰动作。

②症状表现上,前者在屁股有压痛点,甚至可以摸到质感像麻绳一样的肌肉条。而后者的压痛点在腰部,有时压痛不明显。

③简易检查:患者平躺在床上,放松下肢。检查者扶起患者痛侧下肢的膝部和小腿,做简单的交叉腿和盘腿动作。如果患者在检查中臀部出现疼痛和抵抗,说明患者梨状肌出现问题。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一般无疼痛无抵抗。

一般治疗

①药物治疗:可选用止痛药配合神经营养药物。止痛消炎药如塞莱昔布、美洛昔康等;神经营养药如甲钴胺等。

②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常用治疗手段,可以明显改善症状,缓解患者的痛苦。采用手法治疗时需要选准部位,所以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配合药物治疗效果更佳。

③物理治疗:热疗、电疗、冲击波等疗法对缓解症状有帮助。

锻炼康复

①梨状肌拉伸:患侧腿屈膝,脚掌跨到另一条腿膝盖外侧腰背挺直双手拉膝盖至对侧肩膀,每组1分钟,2-3组。

②侧抬腿:患侧朝上侧卧,身体呈一条直线将患侧腿向上抬至20°并缓缓落下,应注意脚尖不要向前向上。每组12-15个,每天3-4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nky.com/lzzl/132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