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脊柱最怕什么姿势一起看一看

你是否习惯久坐不起、弯腰驼背地拼命工作?你是否经常腰酸背疼、颈肩麻木,下班后痛苦不堪?

这一切,都因为你没有重视脊柱的健康。

卧:人在躺着时,脊柱承载约相当于体重25%的压力。

相对来说,此时脊柱最舒服,但如果歪扭身体、趴着睡觉,却不利于脊柱健康。应仰卧或侧卧,仰卧时,腿伸直,在腿弯处垫个枕头,保持一定的曲度;侧卧时,最好使腿部略微弯曲,并在两腿间夹个小枕头,以保证脊柱和头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站:站立时,脊柱承载%的压力,但弯腰时,脊柱承载%的压力。

很多人觉得站着比坐着累,而实际上,站立姿势比坐着时,脊柱所受的压力小。但需要提醒的是,歪身站立会加重某侧肌肉的紧张度,时间久了,不仅会使肌肉僵硬酸痛,还会造成腰椎两侧受力不均,导致腰背疼痛,同时压迫脊柱和周围神经,影响心肺功能。良好的站姿,应该下巴稍回缩,腹部微微收紧,骨盆稍微向前。如需长时间站立劳作,一只脚最好踏在10—15厘米高的踏板上,每隔一会儿双脚交替,以减少腰椎的负荷。搬重物时,不要直接弯腰,应先蹲下,保持上身直立,再用腿部肌肉力量站立起来。

坐:坐着时,脊柱承载%的压力,坐着身体前倾(如使用电脑)时,脊柱承载%的压力。

坐着时,挺胸收腹使椎间盘受到的压力最小,而处于手臂支撑坐姿、双脚悬空坐姿、放松坐姿、后倾坐姿、前倾坐姿时,椎间盘压力依次增大。一个良好的坐姿首先需要一把舒适的椅子。椅子不宜“太深”,坐下时臀部能把椅子坐满,让腰背部完全紧贴着椅背;两脚要能平放地面,使膝盖同高或稍高于臀部;其次,找一个舒适的靠垫,最好能和腰椎完全贴合,材质稍微硬一点,有一定的支撑强度。腰部紧贴靠垫,不能“只垫不靠”;最后,如果有时不得不“弯腰驼背”,不妨把椅子拉近桌子一步,或者将桌上的电脑显示器挪近一点。

后背不能挺直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体育锻炼,导致背部肌肉力量薄弱。人们在遇到腰酸背疼、颈肩麻木等和脊柱有关的问题时,不要总是服用药物治疗,因为药物只能暂时减轻疼痛,而推拿、电磁波、微波等理疗手段,也只能在锻炼肌肉的基础上起到辅助作用。

脊椎退化的四个阶段

有许多人说:“我的脖子疼太痛苦了,死的心都有。”有的人甚至还没有等到症状到来就突然去世了。如果说脊椎病是长寿的瓶颈,那颈椎病就是瓶颈中的瓶颈。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颈椎病也不是一二日产生的,它有一个发展过程。

一般来说,我们把关节的退行性病变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骨节间有炎症,疼痛,僵硬,但是还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第二阶段,开始有初步的骨刺增生了,椎间盘有一点点变薄了,关节液比较僵硬;第三个阶段,骨刺进一步的长大但是还没长到一块,还未“搭桥”,这时椎间盘就变的很薄了,但是仍然存在,关节更为僵硬,神经孔越来越小,甚至神经根就有可能受到压迫。如果这些神经根受到压迫就有可能会升手脚麻木,血压不稳,忽高忽低,甚至心脏功能异常,到了第四个阶段,两个椎体就完全长到一块了,“搭桥了”。关节也就费掉了,椎间盘完全消失了。详细情况如下:

第一阶段,椎体间存在无菌性炎症,病人会有酸痛的症状。此阶段上午骨刺与椎间盘退化等永久改变,神经根受压的机会较少,一般始于25岁以前。

第二阶段,椎间盘有少量退化,骨刺开始少量出现,病人会有关节僵硬,偶尔会有头晕,头痛,手脚麻木的症状;脖子疼与落枕是常发生的事;早晨起床后会有关节不灵活的感觉,需经过一定的活动后才能缓解;坐的时间长了会腰酸背痛;做电脑工作容易疲劳,上背部疼痛,开始出现脊椎相关性疾病。此段发生在25~45岁。

第三阶段,椎间盘更薄了,但尚未“消失”;骨刺更长了但尚未“搭桥”。上述的症状更为严重,并且由间断性发作转为持续性发作。尤其是各种脊椎相关性疾病更多而频繁。年龄多为45~65岁。

第四阶段,一个以上的椎间盘完全消失,骨刺开始搭桥,各种症状挥之不去而较严重。椎间盘在变薄的过程中,神经根受压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至椎间盘完全消失时,如果该脊椎受到了神经根,则该脊椎无法复位,只有进行手术。如果尚未压迫神经,则该脊椎也就不会压迫神经了。但是,该椎间盘的上一个或下一个椎间盘则会以更快的速度退化,更多的神经根就会受到干扰。一般此间断多发生在65岁以上,此阶段对人的健康与寿命影响最大。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李吉尚单指定点复位法-速效治疗肩周炎参考视频

授课专家:

李吉尚:年中国针灸推拿协会举办的“中推杯”全国第一届“中华好手法”大赛第三名。中推专家委员会委员。年10月入伍,年毕业于北京军区军医学校临床专业,5年12月退役,执业医师荣立三等功二次,从事颈肩腰腿痛诊治20余年。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在核心期刊《颈腰痛杂志》发表论著《骨盆紊乱症》。单指定点复位法创始人。

在部队从医20余年,从事消化专业、脑血管专业、老年病防治多年,临床基础扎实。年开始学习中医推拿,研究古今推拿手法机理和推拿专著。医院颈肩腰腿痛专科,熟练掌握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对“筋隆起、骨错缝”理论,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实现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年来,整脊术受到重视,腰-盆-髋整体学说是欧美整脊治疗的理论核心,把整脊术应用到颈肩腰腿痛及脊柱相关疾病的治疗中,收到了治疗时间短,见效快,疗效确切的极佳效果。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在《颈腰痛杂志》发表论著《骨盆紊乱症》,该文从脊柱生物力学角度,论述骶骨、髂骨的错位形式,同时阐述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理:患侧的腰椎、骶骨、髂骨旋转错位后,形成一个高隆的“三角区”(李氏三角),整复这个三角,症状即可迅速消失。在近20余年的工作实践中,运用牵引、单指定点复位法、针灸等方法治疗各种颈肩腰腿痛上万例,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课题介绍:

骨旋移理论是根据中医“筋隆起、骨错缝”理论,结合欧美整脊理论,在多年临床实践中逐步建立、不断完善的新理论。骨旋移理论不仅对脊椎骨的错位,同时对四肢骨的错位同样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骨旋移,是骨的旋转和移位,是“骨错缝”的运动形式。中医正骨和欧美整脊理论认为:脊椎骨、四肢骨等在外力作用下,在体内均会发生旋转和移位。我们利用人体的对称性和“筋隆起,骨错缝”理论,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方法:筋隆起,骨必错缝。摸骨必先摸筋,我们摸到隆起的筋,就能找到旋移的骨,然后确定最佳的矫正点,定位准确,才能立竿见影。通过触诊明确细微的变化,施以特定的手法改变骨的生物力学,达到治疗的目的(即摸骨知骨病,正骨治骨病)。

单指定点复位法的手法特点:

“单指定点”是根据“筋隆起、骨错缝”和“骨旋移”理论,运用中指或拇指触诊,对脊柱或四肢骨的错位形式进行定性,对施力部位进行定点,利用身体的重量对患椎(或四肢骨),进行力学矫正,达到症状消失的目的。手法具有稳、准、轻、巧、无痛等特点。在北京、郑州的培训中,以学员自身病症进行手法演示和讲解,让学员亲眼看到手法的新颖、轻巧、安全,亲身感受到手法的快速和疗效。学员从怀疑、惊讶到掌声不断,正骨就这么简单、有效。被学员们赞誉为“正骨1+2”。学员在工作中的反馈是:手法好用,不仅节省了时间和体力,更是提高了疗效。

这里的速效:“速”是指速度,一是手法简单,单指定位精准,操作时间短,一般3-5分钟,有的更短。颈椎矫正拒绝扳法,动作轻柔。二是症状消失快。“效”是指效果,手法力求实用,只纠正患椎,不求弹响,以症状消失为根本。症状消失后即可正常工作,长短期疗效确切。

授课内容:

(一)骨旋移理论概述、骨的运动形式、摸法练习、骨的摸法(触诊)

(二)上肢、下肢各病症的速效疗法

上肢:1、手指间关节痛(脱位、错缝、旋移)2、掌指关节痛3、腱鞘炎

4、网球肘5、肩周炎6、肩关节半脱位7、岗上肌劳损8、小儿桡骨半脱位9、腕关节扭伤10、中老年夜间肩膀痛、上臂痛

下肢:1、足跟痛2、踝关节扭伤3、膝关节痛4、髂腹下神经损伤5、梨状肌综合征

(三)骨盆紊乱各病症的速效疗法

(四)腰部、胸背部各病症的速效疗法

腰臀部:1、腰痛伴翻身困难、2、腰痛后伸困难3、腰骶关节韧带损伤

4、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5、腰椎间盘突出症6、腰肌劳损7、腰椎变直8、急性腰扭伤9、骶骨错位10、尿急、尿频11、小儿蹲伤后长短腿12、尾骨错位13、腰痛伴前屈困难14、骨盆紊乱症

背部:1、胸椎后关节紊乱2、功能性早搏3、心慌气短4、驼背5、更年期综合征6、倦怠、身体沉重7、肋椎关节半脱位(岔气)

(五)头颈部、腹部各病症的速效疗法

1、顽固性头痛2、头昏、头沉3、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4、口苦5、失眠6、下颌关节紊乱7、帽状腱膜挛缩症、8、落枕9、颈椎病

10、慢性咽炎。

时间与地点:

年7月06日—7月11日(6日全天报到)北京

年7月18日—7月23日(23日全天报到)郑州

报名陈老师8









































北京白癜风最正规的医院
北京去哪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nky.com/lzcs/1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