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内容简介
本書原文書第二版的中譯本約在十年前出版,是我最早翻譯的教科書。當時只是有感於市面上語言病理學的中文書太少了,所以就利用餘暇從事這項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據我所知,中譯本第一版的銷售情形並不好,十年來好像只印了兩刷。不過,這也是事先預料得到的,畢竟溝通障礙不是一門熱門的學科,而腦性麻痺又屬於小眾的專門領域,大概只有相關的學生和專業人士才會買來看吧。
原文書第三版出版之後,原出版公司就透過心理出版社來問我是否要跟著修訂,否則本書中文版就得停止銷售。我當時本想就此作罷,畢竟翻譯耗時費力,又沒多少(物質與精神的)報償;如果沒有熱情,根本完成不了。後來取得了原文書的第三版,發現改得不多,因此就決定「撩落去」(放手一搏)。無奈修訂途中,生了一場大病,讓整個時程都延誤了。感謝主,我又康復了過來,也才能勉強地完成這項工作。
本書的修訂不難,其實作者增添的部分不多,比較麻煩的是,他常常搬動文句,也常常增、刪字詞,雖然對整體的旨趣並無影響,但譯者仍必須忠實地加以譯出。這樣的工作對於十分缺乏耐心的譯者來說,真是一大折磨。不過,現在總算完工了,感謝上帝!
在修訂過程中,承蒙心理出版社林敬堯總編輯的鼓勵與耐心等候,心存感激。此外,我的助理洪子晴小姐冒著視力衰退的危險,做了很多實質的文書協助,讓我的速度加快,居功厥偉。
盼望本書對於讀者有確實的幫助。
9.自闭症早期介入与家庭支持
¥61.2
CP版
內容介紹:
這是一本介紹自閉症兒接受早期介入的學理研究與實務經驗,作者以個案研究、小團體治療呈現療育成效與研究發現。
基於對自閉症的了解仍處於零星分散的局面,不僅學術界尚無法一窺全貌,更遑論社會中的自閉症刻板形象。有鑑於此,本書作者以系統性地紀錄自閉症患者的發展並忠實地呈現他們的個別差異。
書中探討另一個令人好奇卻又經常受到誤解的治療領域——音樂治療,在傳統的西方醫學對自閉症除了採用侵入性治療、藥物治療之外,當神經心理、認知行為科學等模式整合之際,音樂作為一種治療的媒介並用以改善自閉症的症狀已獲得臨床證明。本書的第三個議題,即家庭的需求與滿足,作者期盼與讀者分享自閉症家庭的故事、家人的真心話,同時,也探討家庭支持系統建立的步驟與編制家庭評量工具之迫切。
作/譯者簡介:
宋鴻燕
現職:淡江大學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專任助理教授
學歷:美國佛羅里達州州立亞特蘭大大學(FloridaAtlanticUniversity)心理學博士(Ph.D.)、碩士
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大學(UniversityofMiami)音樂治療碩士生
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學士、英文輔系
經歷:美國佛羅里達州州立亞特蘭大大學講師
中國科技大學企管科專任助理教授暨學生輔導中心主任
輔仁大學、東吳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台北榮總自閉症兒童復健與親職講座
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大學醫學院創傷中心神經復健實習
證照:國家考試諮商心理師
會員:台灣心理學會發展心理學組
中華民國應用音樂推廣協會
台北縣諮商心理師公會
美國兒童發展研究學會(TheSocietyforResearchinChildDevelopment,SRCD)
本書目錄:
CHAPTER1自閉症
一、關於自閉症
(一)病理
(二)自閉症的臨床診斷
(三)自閉症的典型特徵與個別差異
(四)自閉症的次團體
(五)自閉症與發展遲緩
(六)父親眼中的自閉症子女
二、自閉症的早期介入
(一)實施療育介入的眾多考量
(二)多元模組行為治療
(三)評估與處遇
(四)療育復健形式與目標
(五)療育情境中的活動設計
CHAPTER2自閉症的療育介入方案
一、音樂治療
(一)音樂在療育模式中的功能
(二)音樂治療與自閉症
(三)音樂治療與自閉症兒社會性互動的表現
(四)案例與療育過程
二、音樂遊戲治療
(一)治療模式
(二)案例與療育過程
三、多元模組治療
(一)語言溝通與社會互動
(二)案例與療育過程
CHAPTER3自閉症兒的家庭支持
一、家庭的意義與功能
(一)自閉症兒C的家庭故事
(二)自閉症兒K的家庭故事
(三)自閉症兒L的家庭故事
(四)自閉症兒M的家庭故事
(五)自閉症兒H的家庭故事
二、本土心理學觀點
(一)家人關係與支持網絡
(二)專業支持網絡
(三)其他網絡的支持者
三、家庭生態系統觀點
(一)自閉症兒的家庭微觀系統
(二)自閉症兒的家庭中間系統至外環系統
四、自閉症兒的發展與家庭評量
(一)家庭系統評量與編製
(二)家庭評量編製的方法
自序
著手撰寫本書的原意,是將筆者認識的「自閉症」透過文字傳達給各界關心自閉症的人士,並將個人累積數年的研究成果與實務經驗和自閉症兒與其家人分享,完成對他們的允諾。數年前接觸了早期療育,在這個領域的相關研究中獲得和自閉症兒相處的機會,這一段長期且實務的研究與生活經驗,便是促成出版本書的起源。
筆者學術生涯主修「發展心理學」是本書重要的理論背景,以發展心理學的角度提供發展遲緩兒早期介入的理論基礎,並輔以個人另一項主修領域「音樂治療」之專業知能,實施自閉症療育復健。此外,因應國內推展心理衛生的要求,筆者通過國家「諮商心理師」的證照考試,這一切的經歷不僅開展個人的學術視野,並期待盡一己微薄之力為弱勢者發聲。雖然在下筆之初並未刻意規劃出本書完整的藍圖,而就過去數年中所累積的閱讀與臨床個案研究,逐步建構出本書的主題與內容,包括自閉症的案例、療育概況以及家庭的支持網絡。
在個人和自閉症兒相處的過程中,我們彼此逐步建立了互信、和諧的關係,深入了解家庭的需求與資源。筆者身在其中自許扮演著「橋梁」的角色,協助自閉症兒個人與家庭建立治療的支持系統,透過家庭內部與外部的關係為自閉症兒以及家人帶來適時的資訊,以減輕家長的親職壓力與教養困境。在育有自閉症兒的家庭求助無門的窘境下,與他們一同面對家庭困境且竭盡可能地克服這個挑戰。
筆者於書中探討自閉症的特徵與發展,並呈現學理上與實際臨床案例,藉此反映趨近於最真實的概況,以及呈現運用音樂治療於自閉症兒復健的成效。最後列舉筆者所接觸的自閉症兒和他們的家人,透過訪談內容與分享心情,帶領讀者了解自閉症兒與其家庭所經歷的成長與改變。
本書適合學術與各界人士閱讀,筆者以專題研究與文獻探討的方式引領關心自閉症的人,同時提醒一般社會大眾看待自閉症的眼光,接納自閉症不同的風貌,相信自閉症兒能夠在我們的關注下成長、茁壯。希望本書種種真實的生命歷程軌跡成為讀者了解自閉症的一扇窗口,同時也期待各界重視自閉症,因為了解他們,為我們開啟了解人類發展的契機。
本書得以完成要感謝自閉症兒與他們的家人、好友Farah(芳苓)與俊宏,以及淡江大學的同事、團契朋友們,沒有他們的鼓勵,這本書的出版將遙遙無期;同時,要感謝心理出版社林副總經理敬堯先生的賞識與協助,讓自閉症受到各界的重視與接納。最後要感謝我的家人,謝謝他們的體諒與包容,讓我能夠專注在學術的領域中,做一個為弱勢者發聲的人。
10.戰勝孩子的書寫困難認識發展性協調障礙
¥63.2
CP版
作者黎程正家,周美琴
出版社新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9789653968
分類教育教育社會學其他
出版日期年01月
語言版本中文(繁)
頁數頁
版次第1版
裝幀膠裝
内容简介
寫字速度慢、字體歪斜是很多兒童普遍出現的學習問題,但這往往會被家長、老師誤會而遭到責備及懲罰,進一步疾礙其學習發展,更大問題是很少人知道這可能是患上發展性協調障礙,而此類患者佔兒童人口中高達5-10%,情況足以令家長、教師關注。
本書針對患上發展性協調障礙的兒童,首先透過個案,讓家長了解該毛病開始時會出現的問題,包括學習能力、運動技能落後於同齡的現象,剖析該毛病的定義、評估準則、引伸的問題、影響等,再以專業知識提出不同的建議,包括四肢協調的訓練、書寫訓練以至聲音、觸覺和運動等度身定造的方案,讓家長可以跟隨學習。
以真實個案行先,讓家長及教師有方法釐定子女或學生是否患上發展性協調障礙,再闡述其定義、特徵及建議解決方案,令讀者對此類個案有更全面的認知。
11.孩子语言发展迟缓怎么办
¥78.2
CP版
為什麼孩子遲遲不說話?本書藉由作者經歷與科學研究來探討這個謎題。並與一群家有遲語兒的父母組成團體,將他們的經驗集結成書,淺顯易懂,讓遲語兒的父母尋得解決之道。
本書所提及的語言發展遲緩兒童是一群特別的孩子,他們的智力在一般水準以上,並且也不是自閉兒,但是他們卻遲遲無法說話。在孩子能夠說話之前,孩子與父母往往經歷了漫長且挫折不斷地歷程。對於父母而言,每天都必須面對孩子的不尋常以及教導上的困難;當孩子的語言問題又常被周遭的親朋好友歸咎於教養方式的不當;待孩子稍長,還必須掛心在教育體系之下應該如何尋求最好的幫助。
本書的作者以親身的經歷,娓娓道出一位父親的洞察與心聲,並且也陳述了許多個具有相似遭遇的家庭之奮鬥史。本書可以為有類似問題的家長帶來安慰與激勵,對於教育有有興趣的人士則可以從中獲得啟發。
? 第一章 親身的經歷
? 第二章 團體內的孩子:曾經是語言發展遲緩兒的成人/語言發展遲緩的孩子
? 第三章 團體內的典型
? 第四章 團體外的典型
? 第五章 事實、想法以及疑問:大腦/測驗/機構
? 第六章 結論與問題
作者介紹:
湯瑪士?索維爾經濟學家,知名專欄作家。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中心駐校學者。他和許多家有遲語兒的父母組成團體,用學者的研究精神,寫出這本深入淺出、極富內涵又易懂的著作。
作品:《移民與文化》、《種族與文化》、《救世主基督的理想境界》
譯者介紹:
葉淑儀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心理所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教育心理所碩士。
譯作:《教育領導:建構論的觀點》等書。
12.感觉统合游戏室
¥72.8
CP版
感覺統合遊戲室:從各種遊戲中自然達到感覺統合
作者:陳文德/著
語言:繁體中文
装订:平裝
内容简介
身體是人類學習的根,根不牢固,任何的學習皆成虛幻,而六感-視、聽、嗅、味、觸及平衡感,則是身體往外探索的門。當身體受到外界刺激時,會將感覺訊息傳至大腦,經由大腦統整、分析後再做出回應,這就是學習的基本模式。因此,惟有徹底瞭解六感的運作過程和大腦的關係,才能瞭解人類學習的可能性與限制。
本書作者陳文德教授累積了十多年的臨床觀察經驗,對於感覺統合教育獨具見解,書中除了一一解析六感教育的發展和重要性外,更設計了許多輕鬆有趣的遊戲。這些遊戲可以刺激孩子的感覺神經,強化孩子的學習效果,並協助您瞭解孩子的特性及個別的困難,進而有效地幫助孩子建立信心,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13.教導重度障礙學生溝通技能-融合教育實務
¥
內容介紹:
表達感受、分享訊息、玩笑捉弄、表示需要等溝通互動的行為,是自信、自尊和喜稅的泉源。溝通是人類重要的技能,通常也很容易學會。然而,很多重度障礙的人士偏偏在這方面遭遇到極大的困難。即便是表達基本的需要,他們也要費盡力氣去克服肢體、感官和心智上的障礙才能達成。
溝通上的困難不能豁免去學習了解別人和被人了解,因為這都是生活上必備的技能。無法有效的溝通會造成挫折感、沒有朋友、就業困難、孤立沮喪。教育工作者應幫助每個人學習溝通,激勵他們、尊重他們。有了這個心態,介入和教導的良好成效應當是可以預期的。
本書想傳達的觀念是,在普通班的情境中可以教會重度障礙學生有效地和師生溝通。這些想法來自老師、語言治療師、家長、教師助理,甚至是學生本人。我們希望,隨科技和實務的進步,本書傳遞的訊息很快就會成為明日黃花。不過,我們仍盼望本書對促進重度障礙學生的溝通能力和生活素質有所貢獻。
作/譯者簡介:
曾進興博士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溝通障礙教育研究所及特殊教育系教授,曾任這兩個單位的主任、所長,並擔任過特殊教育中心主任。一九九○年從美國威斯康新大學溝通障礙系取得博士學位。他的專長包括兒童與成人語言障礙、特殊教育中的實用語文課程與教學、言語科學、語言心理學。他曾編輯一套三卷的《語言病理學基礎》(心理出版社,、、),以及《語言與聽力障礙評估》(心理出版社,),另外也翻譯了《腦性麻痺與溝通障礙》(心理出版社,)一書。
本書目錄:
第一章 教導溝通技能的重要性
第二章 評量溝通技能
第三章 溝通環境的評估
第四章 教導溝通技能的基本步驟
第五章 互動、對話、類化
第六章 輔助溝通法
第七章 溝通夥伴的角色
第八章 團隊合作與整合服務
第九章 常見的問題答客問
14.感覺統合遊戲在家輕鬆玩
¥75.6
CP版
作者:黃謙瑄、張文瀚、許翠端、廖笙光
出版日期:年08月06日
孩子怎麼這麼膽小、不合群、愛頂嘴、丟三落四、
動來動去不專心…,再三叮嚀、大聲斥責都不管用?
──原來孩子可能是感覺統合出了問題──
請觀察孩子是否出現以下行為:
□常常跌倒?怕高?怕盪鞦韆?不太敢上下樓梯?
□總是跑來跑去、動個不停?沒有一刻是安靜的?
□吃東西搞得到處都是?輕輕碰一下就暴跳如雷?
□寫功課常漏抄?寫反字?不合群又動手打同學?
感覺統合正常的孩子,就能正確接收、理解、整合周遭環境的各種感官訊息,並做出適當的反應,讓孩子足以應付「生活常規」、「人際互動」和「課業學習」!
專業醫師及職能治療師分享臨床應用的30種好玩又有效的感覺統合遊戲,讓孩子不迷糊、變專心、好人緣、有自信、愛學習!
☆15種感覺統合檢測表,快速找出孩子的問題
☆30種感覺統合遊戲,幫助孩子步上正常軌道
〔這本書玩什麼?〕
只要利用家裡的小道具,感覺統合遊戲在家也可以玩!
前庭覺小遊戲
盪鞦韆、溜滑梯、翻筋斗、抱孩子起來飛或左右搖動,任何有加速度的活動,都可以刺激孩子前庭覺。(請見本書P)
觸覺小遊戲
玩黏土、手指畫、在沙堆裡找東西,觸摸生活中的花朵、石頭、樹木等都是很好的觸覺訓練方式。
本體覺小遊戲
在床上跳躍與翻滾、玩躲迷藏、讓孩子自己照顧自己,才能讓他自然學習本體覺。
視覺小遊戲
誰來找碴,找一找二張圖有什麼不同;尋寶遊戲在廣告紙中找媽媽指定的物品,簡單的遊戲就能培養良好視覺。
聽覺小遊戲
聽聲音猜一猜,瓶子裡裝的是什麼?聽!是什麼動物在叫?簡單的聽力遊戲,就可以讓孩子擁有良好的聽覺。
嗅味覺小遊戲
聞一聞,花是什麼味道,草是什麼味道,水果又是什麼味道?也可以吃吃看!同時訓練嗅覺和味覺。
綜合感統遊戲
用吸管撈豆豆、扭一扭毛巾、用洗衣夾夾一顆夾子樹、剪貼屬於自己的創意剪貼簿,都是在家就可以進行的感統遊戲。
作者簡介
黃謙瑄
學歷:中山醫學院醫學系
現任:臺安醫院小兒復健科主治醫師
張文瀚
學歷:美國聖路易大學公共衛生博士
現任:急診專科醫師
許翠端
學歷:高雄醫學院心理學系
現任:中華兒童發展教育公益協進會理事
廖笙光
學歷:長庚醫學院職能治療系
Chapter1 發現孩子的問題
前庭功能發展不良檢查
觸覺系統發展不良檢查
本體覺系統發展不良檢查
Chapter2 什麼是「感覺統合」?
最基礎的三大感覺系統
是不是感覺統合不良?
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感覺統合正常和感覺統合不良的比較
感覺統合不良的表現
Chapter3 交通指揮官──前庭系統
什麼是前庭系統?
前庭系統掌管的功能
前庭系統發展不良的表現
Chapter4 分佈面積最廣的感覺器官──觸覺系統
什麼是觸覺系統?
觸覺系統掌管的功能
觸覺系統運作不良的表現
Chapter5 深度的感應──本體覺
什麼是本體覺?
本體感覺掌管的功能
本體覺整合不良的表現
作協調發展里程碑──六個月至十歲發展參考標準
Chapter6 不可或缺的感覺器官──聽、視、嗅、味覺系統
聽覺功能
視覺功能
嗅味覺功能
Chapter7 感覺統合遊戲在家做
前庭覺小遊戲──衝衝衝,加速的快感!
觸覺小遊戲──摸一摸,不同材質、不同溫度!
本體覺小遊戲──跑一跑,跳一跳!
視覺小遊戲──找一找,頭腦、四肢並用!
聽覺小遊戲──聽一聽,問一問,想一想!
嗅味覺系統小遊戲──聞一聞,嚐一嚐!
綜合感覺統合遊戲
15.全身拉筋治疗手法台湾物理手法
¥.1
CP版
頁數:裝訂:精裝 開數:16K 印刷:彩色
圖:
簡介:
長時間坐在辦公桌前,又缺乏適當運動,容易導致各種筋骨酸痛。為了緩解這些文明病,在物理治療方面發展出許多徒手治療方法,「拉筋」即是其中重要的基本技術。本書介紹臨床上常用的拉筋手法,並論及生物力學,同時將肌肉解剖圖與拉筋動作相結合,以增加閱讀學習的效果,是臨床與相關工作者學習拉筋手法的最佳參考。
序:
拉筋手法是徒手治療中很基本而且很重要的技術,不但是治療師治療病患的利器,也是病患在家自我保健的法寶。在我從事物理治療的過程中,雖然會使用整脊、肌能療法、關節鬆動術等高階手法來治療病患,但是拉筋手法仍然是相當具有治療價值的技術。使用拉筋手法可以有效的增加肌肉的長度,保持正常的肌肉張力和生物力學,徹底改善關節攣縮、脊椎偏移及相關的疼痛。以過去臨床教學及授課的經驗,建議在學習各種治療技巧,追尋高深技術的同時,也不要忽略了拉筋技術的重要性。
本書的目的在於作為臨床工作者的工具書,也是學習拉筋手法的參考書,為大家介紹臨床上常使用的拉筋手法,同時將肌肉解剖圖與拉筋動作相結合,增加閱讀學習的效果,希望讀者能細細體會充足與確實的拉筋在臨床上有多麼的重要。另外要感謝許多資深的物理治療師,在本書的撰寫過程中提供寶貴的建議與幫助,讓本書的內涵更充實。
目 錄
作者簡介 i
序 iii
拉筋治療概論 v
枕骨下肌群(Suboccipitalmuscles)1
.前言 2
.臨床表徵 2
.解剖 3
.肌肉動作 5
.手法 5
.張老師的叮嚀 6
頸椎伸肌群(Neckextensormuscles)7
.前言 8
.臨床表徵 8
.解剖 9
.肌肉動作 15
.手法 15
.張老師的叮嚀 17
胸鎖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muscle)19
.前言 20
.臨床表徵 20
.解剖 21
.肌肉動作 22
.手法 22
.張老師的叮嚀 25
斜角肌(Scalenemuscle)27
.前言 28
.臨床表徵 28
.解剖 29
.肌肉動作 32
.手法 32
.張老師的叮嚀 34
提肩胛肌(Levatorscapulaemuscle)35
.前言 36
.臨床表徵 36
.解剖 37
.肌肉動作 38
.手法 38
.張老師的叮嚀 40
上斜方肌(Uppertrapeziusmuscle)41
.前言 42
.臨床表徵 42
.解剖 43
.肌肉動作 44
.手法 44
.張老師的叮嚀 46
中斜方肌(Middletrapeziusmuscle)47
.前言 48
.臨床表徵 48
.解剖 49
.肌肉動作 50
.手法 50
.張老師的叮嚀 52
棘上肌(Supraspinatusmuscle)53
.前言 54
.臨床表徵 54
.解剖 55
.肌肉動作 56
.手法 56
.張老師的叮嚀 58
前三角肌(Anteriordeltoidmuscle)59
.前言 60
.臨床表徵 60
.解剖 61
.肌肉動作 62
.手法 62
.張老師的叮嚀 63
後三角肌(Posteriordeltoidmuscle)65
.前言 66
.臨床表徵 66
.解剖 67
.肌肉動作 68
.手法 68
.張老師的叮嚀 70
二頭肌(Bicepsmuscle)71
.前言 72
.臨床表徵 72
.解剖 73
.肌肉動作 74
.手法 74
.張老師的叮嚀 76
三頭肌(Tricepsmuscle)77
.前言 78
.臨床表徵 78
.解剖 79
.肌肉動作 80
.手法 80
.張老師的叮嚀 82
胸大肌(Pectoralismajormuscle)83
.前言 84
.臨床表徵 84
.解剖 85
.肌肉動作 86
.手法 86
.張老師的叮嚀 89
菱形肌(Rhomboideusmuscle)91
.前言 92
.臨床表徵 92
.解剖 93
.肌肉動作 94
.手法 94
.張老師的叮嚀 96
肩關節內收肌群(Shoulderadductormuscles)97
.前言 98
.臨床表徵 98
.解剖 99
.肌肉動作
.手法
.張老師的叮嚀
肩關節伸直肌群(Shoulderextensormuscles)
.前言
.臨床表徵
.解剖
.肌肉動作
.手法
.張老師的叮嚀
肩關節彎曲肌群(Shoulderflexormuscles)
.前言
.臨床表徵
.解剖
.肌肉動作
.手法
.張老師的叮嚀
肘旋前∕旋後肌
(Elbowpronatorandsupinatormuscles)
.前言
.臨床表徵
.解剖
.肌肉動作
.手法
.張老師的叮嚀
髂腰肌(Iliopsoasmuscle)
.前言
.臨床表徵
.解剖
.肌肉動作
.手法
.張老師的叮嚀
下背伸肌群(Lowerbackextensormuscles)
.前言
.臨床表徵
.解剖
.肌肉動作
.手法
.張老師的叮嚀
腰方肌(Quadratuslumborummuscle)
.前言
.臨床表徵
.解剖
.肌肉動作
.手法
.張老師的叮嚀
髖關節內收肌群(Hipadductormuscles)
.前言
.臨床表徵
.解剖
.肌肉動作
.手法
.張老師的叮嚀
梨狀肌(Pirifprmismuscle)
.前言
.臨床表徵
.解剖
.肌肉動作
.手法
.張老師的叮嚀
股四頭肌(Quadricepsmuscle)
.前言
.臨床表徵
.解剖
.肌肉動作
.手法
.張老師的叮嚀
腿後肌(Hamstringmuscle)
.前言
.臨床表徵
.解剖
.肌肉動作
.手法
.張老師的叮嚀
脛前肌(Anteriortibialismuscle)
.前言
.臨床表徵
.解剖
.肌肉動作
.手法
.張老師的叮嚀
腓骨肌(Peroneusmuscle)
.前言
.臨床表徵
.解剖
.肌肉動作
.手法
.張老師的叮嚀
小腿後肌(Calfmuscle)
.前言
.臨床表徵
.解剖
.肌肉動作
.手法
.張老師的叮嚀
.以英文字母排序
.以部位排序
16.遊戲融合與自閉症:引導兒童社會化與想像力的藝術
¥85.2
CP版
自閉症學生的融合教育課程:運用結構化教學協助融合
作者:GaryMesibov、MarieHowley
出版日:-01-22
語言:繁體中文
装订:平裝
規格:平裝/頁/25k/普級/單色印刷/初版
内容简介
本書編排共分成八個章節。
第一章說明自閉症類兒童的特徵與診斷,也論及自閉症類兒童與其他障礙兒童重疊的特質,並說明如何區別其間的差異。
第二章先介紹「結構化教學」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發展的背景、英國發展的歷史。接著說明「結構化教學」的四要素「空間結構、時間結構、視覺提示、個別化工作系統」的基本概念,這四要素對自閉症類兒童生活與學習扮演重要的角色。
第三章討論如何將國家課程目標與自閉症類兒童的學習特質做整合,讓自閉症類兒童能夠在教室中進行有意義的學習。
第四章至第七章分別探討「空間結構」、「時間結構」、「視覺提示」、「個別化工作系統」的有效執行策略。如何配合英國國家課程的目標進行教學,每章都舉出數個能力與特質不同的學生做案例,從年幼學生到中學生的案例都說明明確且實用性極高。讀者在閱讀完這四章後,也可針對單一個案檢視這四個策略如何依照個案的能力做整體結構化教學的規劃,相信對家長和教學者有極大的助益。
第八章則將本書做精彩的總整理,也說明定期監控學生進步的重要性。
17.兒童內在生命的發展-蒙特梭利感覺教育
¥75.2
CP版
兒童內在生命的發展-蒙特梭利感覺教育
作者:施淑娟、薛慧平
出版日:6-07-10
語言:繁體中文
装订:平裝
内容简介
蒙特梭利教育內容包含日常生活、感覺、算術、語文與文化五大領域,本書則著重在感覺教育的活動設計,提供幼教工作者、家長與對零至六歲教育有興趣的人士,運用生活周遭的素材來激發孩子內在的潛能。本書呈現蒙特梭利為感覺教育規劃的啟蒙與指導兩大階段,此兩大階段中則包含感覺教育的五大要素:視覺、觸覺、聽覺、嗅覺、味覺等內容。在啟蒙階段,根據五大要素的內容設計各種活動,讓孩子能在大人示範後自由的操作與探索,進而在孩子的內在形成概念且成為個人智慧。最後,透過指導的階段,讓孩子學習各種感官的語詞,藉由語文表達出抽象的概念,這樣完整的過程不僅兼顧孩子內在的需求,也符合具體到抽象教學的原則。
18.心智解讀-自閉症光譜障礙者之教學實用手冊
¥74.1
CP版
在不同的領域中,大量研究結果顯示自閉症光譜障礙孩童在推理他人思考、信念、欲望和意圖上有所困難。由目前所知看來,這些能力的缺損,導致自閉症光譜障礙孩童在社交和溝通上表現出明顯的困難。
本書以其他特殊需求兒童的心智功能運作情形來探討自閉光譜障礙孩童「心智能力」的缺陷,並教導自閉症孩童解讀別人想法。本書亦介紹目前嘗試提升自閉症光譜障礙者理解他人想法之相關能力的實驗研究,以及這些研究的介入方法與教材、教具和教學策略的詳細資料,同時提供實用的教學指南來幫助自閉症光譜障礙孩童改善他們在信念,情緒和假裝遊戲上的理解。
本書亦可處理特定問題的向度,包括:
.教導孩童理解臉部的情緒表達。
.教導孩童辨識他人生氣、難過、害怕和高興的感受。
.教導孩童情緒如何被已經發生和即將發生的事情所影響。
.教導孩童從他人的觀點來看事情。
.教導孩童理解他人的知識和信念。
本書提供易於遵循的教學指引,特別針對給相關的特殊教育教師、臨床心理師和語言治療師,及自閉症光譜障礙者的照顧者。
PART1 緒論
﹡理論背景和指導指南
﹡改善自閉症社交和溝通缺陷方面的早期研究
﹡傳統介入方法的限制
﹡正常孩童的「心智解讀」能力
﹡心智解讀的重要性:我們用它來做什麼?
﹡自閉症的「心盲特質」
﹡臨床經驗的實例
﹡心智解讀能被教嗎?
﹡教導心理狀態概念的方法
﹡克服類化的問題
﹡實驗研究結果
﹡本書是為誰設計的?
﹡本書教學方法的限制
﹡本書結構
PART2 教導情緒
﹡情緒理解的五個階段
﹡階段一:運用照片識別臉部表情
﹡階段二:運用圖片識別情緒
﹡階段三:辨識以情境為基礎的情緒
﹡階段四:辨識以欲望為基礎的情緒
﹡階段五:辨識以信念為基礎的情緒
PART3 教導訊息狀態
﹡訊息狀態理解的五個階段
﹡階段一:簡單的視覺觀點取替
﹡階段二:複雜的視覺觀點取替
﹡階段三:理解「看到導致知道」的原則
﹡階段四:依個人知識基礎來預測他人的行動
﹡階段五:理解錯誤信念
PART4 發展假裝性遊戲
﹡假裝性遊戲的五個階段
﹡評量和教學假裝性遊戲
PART5 未來教學的方向
﹡透過他人的視線來判斷他們想要什麼、對什麼有興趣,或者下一步的行動
﹡利用照片來呈現他人的想法和信念
﹡使用「卡通式想法泡泡」來代表信念
﹡分享式注意力和同理心
附錄 紀錄表的範例
19.自閉兒教養的第一步
¥73.2
CP版
作者:菲爾.克利斯堤、伊莉莎白.紐森、溫蒂.普雷夫史、蘇西.錢德勒
原文作者:PhilChristie、ElizabethNewson、WendyPrevezer、SusieChandler
譯者:洪菁珮
出版日期:年09月07日
自閉孩童的主要障礙之一,是無法像一般同儕一樣發展社交同理心,這種問題愈早發現,就愈能有效改善。
《自閉兒教養的第一步》一書,即是為學齡前孩童的初步治療而寫,如果學齡孩童尚處在早期溝通階段,很多實際想法及方式也能有效應用在他們身上;本書同時也是為家長而設計,讓他們更了解孩子,進而幫助改善孩子的發展及溝通;對於協助自閉孩童家庭的專家來說,更是一本實用的參考書目。
作者簡介
菲爾.克利斯堤(PhilChristie)
是兒童諮商心理學家,也是蘇德蘭之家兒童服務中心的負責人,此中心設有讓三至十九歲自閉症學生就讀的私立特殊學校。
伊莉莎白.紐森(ElizabethNewson)
與她丈夫約翰是諾丁漢大學兒童發展研究中心的共同主持人,直到一九九四年獲頒榮譽教授退休為止,因致力於光譜式自閉孩童的研究及努力而於一九九九年獲頒英國勳章。
溫蒂.普雷夫史(WendyPrevezer)
曾為語言治療師,自一九八六年起,就在蘇德蘭之家學校發展音樂互動療法,同時也擔任音樂治療師,以幫助自閉孩童。
蘇西.錢德勒(SusieChandler)
是研究心理學家,目前任職於倫敦兒童健康機構及蓋氏醫院,她在倫敦透過篩選與早期治療,持續從事光譜式自閉症情況的治療與區別研究。
譯者簡介
洪菁珮
目前就讀於國立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兼職譯者、特約編輯,譯作有:《關懷淡水河系列叢書:遊歷八里英文版(合譯)》,著有:《考用英文》等書。
1.導讀
2.了解自閉症
3.踏出第一步
4.互動遊戲
5.結構之始
6.指物教學
7.了解語言
8.邁向口語表達
9.分享概念遊戲
10.有用的資訊
20.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模式干预
¥45.88
内容简介
杜亚松编著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模式干预》主要针对adhd家长及教师和患者关心的内容进行编写,分家长篇、教师篇和儿童篇三个部分进行组织,包括adhd的介绍、症状、评估和治疗方面,在行为治疗、如何在学校进行干预、如何进行沟通、如何对患儿进行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adhd共病的治疗等知识和具体操作给予了详细的描述。
本书的特色在于不着重于对该病的介绍,重点在于各种治疗的可操作性,具有详细的步骤,形成一定的标准化。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目录
儿童篇
第YI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如何认识自己
第YI节认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儿童
一、儿童眼中的自己
二、成人眼中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
三、健康的活跃儿童、境遇性多动和广泛性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第二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成长
一、母孕期
二、婴幼儿期
三、学龄前期
四、学龄期
五、青少年期
第三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病因
一、与神经心理发育迟缓有关
二、神经生理过程
第四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困扰
一、ADHD儿童的学习困难
二、ADHD儿童的情绪困难
三、ADHD儿童的自我控制困难
四、ADHD儿童的言语动作问题
第五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和预后
一、ADHD的治疗
二、ADHD的预后
三、我要努力做得更好
第二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自我情绪管理
第YI节情绪概述
一、情绪的定义
二、情绪的种类
三、情绪的功能
四、如何认识到自己的情绪
第二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情绪特点
一、情绪不稳定
二、情感不成熟
三、易激惹
四、恐惧与焦虑
五、抑郁
六、冲动、暴力、愤怒
第三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情绪管理
一、帮助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青少年理解情绪
二、情绪的自我管理
第三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学习应对
第YI节轻松好玩的幼儿学习生活
一、为幼儿阶段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提供良好学习环境
二、幼儿阶段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学习辅导
第二节快乐起跑
一、良好学习环境的创设
二、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学习方法的启发
四、学习兴趣的激发
家长篇
教师篇
参考文献
复方白芷酊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