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饱受头痛眩晕困扰的叶女士走进硚口区汉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青年中医余涛巧用针刺加苇管灸让她疼痛缓解。解决身体不适,首选青年中医,已成为该中心辖区居民的就诊习惯。
据了解,该中心的4位青年中医余涛、瞿迁、李昊、韩秀文,以各自中医特长,巧用古老医理,融入现代生活,用新颖治疗方法减轻患者痛苦,实现身心同治,吸引了大批居民成为“中医粉”。而身着白大褂望闻问切的他们也因此被居民昵称为“四小天鹅”,在基层医疗广阔天地展翅翱翔。
余涛:方法新颖手法精湛的“巧针手”
余涛为患者做针灸治疗。
以独特创意和精湛手法,为患者解决各种疼痛。青年中医余涛是患者眼中的“巧针手”。
年轻的叶女士因头痛眩晕找到余涛,余涛回忆起曾在某医学书籍上看到过一种结合针刺与芦管灸治疗头痛眩晕的方法,效果显著。当她准备施针时,却发现诊室内没有芦苇管。余涛环顾四周,目光落在柜子里的竹罐上。她迅速将最小号的竹罐酒精消毒、底部钉穿,塞进艾条,找来衣架拆开缠绕,底部压上盐包固定底座,临时制成的“苇管灸”迅速做成。
余涛为叶女士施针的同时,用“苇管灸”将艾烟引入耳道。经过一次治疗,叶女士在复诊时表示,头痛眩晕情况已基本缓解。经过连续三次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脸上露出久违笑容。
80多岁的周奶奶喜欢外出活动,近日她因梨状肌综合征复发而痛苦不堪。她来到中医科治疗,但经过两次针灸治疗后,效果并不明显。余涛重新思考诊疗方案,查阅大量医学文献和资料,找到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新方法浮针疗法。经过一次浮针治疗后,周奶奶臀部的疼痛减轻,行走时仅感轻微酸胀。经过两次治疗后,梨状肌综合征症状明显缓解。周奶奶又可以自由地坐下、站起,像以前一样外出参加集体活动了。她感激地对余涛说:“现在的年轻医生真不错,方法新颖,治疗又不痛苦。”
瞿迁:医术与关怀并举的“暖医靠”
瞿迁为患者做中医治疗。
青年中医瞿迁以其精湛的中医技术和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成为众多患者消除耳鸣、解决眼疾的“暖医靠”。
长期受耳鸣困扰的李先生曾尝试各种治疗方法,效果不尽如人意,他慕名找到瞿迁治疗后,耳鸣症状逐渐缓解,最后完全消失。他感激地说:“是瞿医生让我重新找回了宁静。”杨先生因开角型青光眼而饱受困扰,在得知自己病情不可逆、视力将逐渐下降甚至失明后,内心充满恐惧和绝望。在瞿迁的耐心解释和精心治疗下,重新找回希望。
杨先生回忆,他初次来此就医时,心中疑虑不安。但瞿迁医生温和的笑容和专业的解答让他逐渐放松下来。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他每周都会来此接受针灸治疗。每次治疗后,他都能感到眼部不适有所缓解。一个月后,复查结果显示,他的眼压得到有效控制,眼痛症状消失。“医院的青年中医,真有板眼!”杨先生激动不已。
李昊:对健康隐患追根溯源的“探案者”
李昊为患者拿脉。
青年中医“探案者”李昊像一位经验丰富的侦探,他深知,许多疾病并非仅源于身体,更多的是由心灵深处的不安和困扰所诱发。他观察到,尽管中药调理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症状,但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心”的问题,疾病往往会反复发作,造成气血亏虚。
一个中年女性因家庭关系问题备受煎熬,白天精神差,夜晚难入眠。李昊为她开出中药调理方案,并引用一句经典:“一切有为法,如露亦如电。”他告诉患者,心中不要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