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1、股骨头坏死的治疗
2、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治疗骨坏死后股骨头存活率:SPECT/CT研究
3、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4、非骨关节炎和严重膝骨关节炎软骨厚度与软骨下骨密度的关系:使用CT关节造影术进行体内同步三维分析
5、新微创技术用于骨骺坏死骨髓内容物冲洗:初步尸体骨研究
6、直接外侧入路实施骨盆三联截骨
7、艾地骨化醇增加了未补充维生素D或钙的中国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
8、一项多中心、随机、评分盲法、平行组、三期研究来比较骨质疏松患者服用生物相似RGB-10和每日1次参比特立帕肽的疗效、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9、迪诺单抗在骨巨细胞瘤患者中的应用一项多中心、开放式的临床2期研究
10、唑来膦酸钠联合化疗和手术治疗骨肉瘤(OS):一项随机、多中心、非盲的3期试验
股骨头坏死相关文献
PAPER1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
(Managementofosteonecrosisofthefemoralhead)
译者:庄至坤
背景目的:早期关于股骨头坏死(ONFH)治疗趋势的研究发现,年至年间,全髋关节置换术(THAs)的比率不断上升,而保髋手术的比率则有所下降。为了评估这种情况下股骨头坏死治疗的新趋势,本研究评估了年龄50岁或50岁的患者接受保髋手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年度趋势,以及特定手术处理技术的比率。
方法: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期间,在全国(美国)数据库中统计发现,共有名ONFH患者。平均年龄为54岁(18至90岁),女性患者有名(占48%)。(股骨头坏死)诊断采用国际疾病分类,第九次修订,临床修改(ICD-9-CM)和第十次修订(ICD-10-CM)手术方式代码。计算并比较每年使用每种手术的患者百分比。同时还评估了各种手术方式的使用趋势。
结果:年龄50岁的患者接受保髋手术的比率显著高于50岁的患者(4.93%比1.52%;p0.)。在整个队列中,关节置换术的比率远远高于保髋手术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是最常见的手术方式(;94.03%),而截骨术(;1.16%)、部分关节成形术(;2.96%)、髓芯减压术(;0.39%)和骨移植术(;0.98%)则明显减少。在研究期间,采用THA(93.56%降至89.52%;p0.)、表面置换术(1.22%降至0.19%;p0.)和截骨术(1.31%降至1.05%;p0.)的患者年百分比也有所下降。
结论:我们发现ONFH患者最常采用非关节保留方法进行治疗。我们的发现为当前对该病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的认识,并应加大力度挽救髋关节。
图1.年龄50岁的患者接受的手术方式的比率
图2.年龄50岁的患者接受的手术方式的比率
图3.-年非保髋手术与保髋手术的比率
SodhiN,AcunaA,EtchesonJ,etal.Managementofosteonecrosisofthefemoralhead.BoneJointJ;-B(7SuppleB):-.
PAPER2
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治疗骨坏死后股骨头存活率:SPECT/CT研究
(FemoralHeadBoneViabilityAfterFreeVascularizedFibularGraftingforOsteonecrosis:SPECT/CTStudy)
译者:韦雨柔
背景目的:应用SPECT/CT显像评估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FVFG)治疗股骨头坏死后的骨存活率。
方法:纳入接受了FVFG治疗的9例(10髋)ONFH的患者,4例为ARCOⅡ期,6例为ARCOⅢ期,平均年龄15.7岁(13~22岁)。术前、术后评估髋关节Harris评分(HHS)。术后2周和6个月分别行SPECT/CT骨显像。
结果:平均随访4.0年(2-5.9年)。平均HHS从37.2增加到92.3。SPECT/CT显示所有病例的股骨头吸收逐渐增加,提示软骨下植骨存活。在最后的随访中,影像学评估未发现股骨头进行性变形。
结论:这项研究证明了FVFG对手术治疗遵循Urbaniak技术的ONFH患者股骨头软骨下骨移植的恢复能力。
图1.双侧ONFH分为右髋关节ARCOⅢ期和左侧ARCOⅡ期。右髋为术后6个月,左髋为术后当时。
图2.右髋SPECT/CT如图1所示,术后2周进行治疗。最大放射性示踪剂聚集于沿股骨颈的腓骨骨干。
图3.右髋SPECT/CT如图1所示,术后6个月进行治疗。最大放射性示踪剂聚集于股骨头内的松质软骨下骨移植。
CesarGFontecha,IsabelRoca,IgnasiBarber,etal.FemoralHeadBoneViabilityAfterFreeVascularizedFibularGraftingforOsteonecrosis:SPECT/CTStudy[J].Microsurgery.Oct;36(7):-.doi:10./micr..
膝骨关节炎相关文献
PAPER3
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TreatmentofKneeOsteoarthritisWithAllogeneic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A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
译者:王晖玥
背景目的: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关节疾病,也是导致关节疼痛、功能丧失和残疾的常见原因。常规治疗在没有病变逆转的情况下仅显示出很小的临床效益。自体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已显示出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疗效的强适应性。我们进行了一项随机、阳性对照试验以评估使用异体骨髓MSC治疗骨关节炎可行性和安全性,并获得了关于疗效的信息。
方法:将30例保守治疗无效且有骨关节炎影像学证据的慢性膝关节疼痛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试验组采用关节内注射40×10(6)个同种异体骨髓MSC;对照组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60mg,单次给药)。临床结果由1年后随访获得,包括疼痛评估、残疾程度以及生活质量评价。关节软骨质量通过磁共振T2像评估。
结果:本研究证实了其可行性和安全性,确定了临床疗效和适应症。与使用透明质酸治疗的阳性对照组相比,MSC治疗的患者在关节功能方面表现出显著性改善。T2驰豫测量量化软骨质量显示软骨缺损区域显著减少,用MSC治疗的患者的软骨质量有所改善。
结论:同种异体骨髓MSC治疗可能是一种较自体骨髓MSC治疗更方便的有效替代方案。这种方法干预更简单,不需要手术,可减轻疼痛,并且显著改善软骨质量。
图1.MSC治疗导致疼痛和功能受限的改善。
图2.T2关节软骨质量成像。
图3.MSC治疗后软骨质量有所改善。
VegaA,Martín-Ferrero,MiguelAngel,DelCantoF,etal.TreatmentofKneeOsteoarthritisWithAllogeneic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A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J].Transplantation,,99(8):-.
PAPER4
非骨关节炎和严重膝骨关节炎软骨厚度与软骨下骨密度的关系:__使用CT关节造影术进行体内同步三维分析
(Relationshipsbetweencartilagethicknessandsubchondralbonemineraldensityinnon-osteoarthriticandseverelyosteoarthriticknees:Invivo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