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倒数两周,我和一群天南海北的人开启白日梦书写小组,回望这一整年。这其中一些人,未曾谋面。
每天,群里静悄悄,23:59分前,一丢两丢三丢,伙伴们把生活扔进来,有一些妙的句子,和一些动人的情节。
我们看图说话,写白日梦,好物,地方,性别,阶层,信念…….年度大戏,写到词穷的50个“我喜欢”。
每一天,每个人,每篇,我认真看。但是,绝大多数时候,默不作声。
,越多明白,放下手指与口舌去评判他人的生活,我并不是你,无法完全懂得你的哀伤与挣扎,幸福与欣喜。
但是,要对自己的生活有回顾和诠释,找到脉络继续出发。
所以,延续多年惯例,这是我的。
敬勇气
年初,一部被称作玛丽苏扑街的电视剧开启了,从冬到春,给了鼓励,也给了这一年的主题词:“敬勇气”。有时候,再回头去听这部。
这是7年里,最有勇气的一年。
破掉了许多缠在心底的藩篱,迈出步伐。这期间,摇晃,怀疑,退缩,但还是晃动着身子想要试一试。
我试着去完成8年来的梦想,常常在梦里想起的事。无论成与不成,出发了,就是好样的。
年终,这部电视剧的女主离了婚。粉丝团举办抽奖活动以示庆祝。
我在心底说,嗯,谢谢你,这一年里常常想起,你说,敬勇气。
写下来
这一年,一个重要尝试是开始与人写作。
年,冬天,最冷的时刻,在北京,我说,我要重新开始写。那是一个鼓起勇气,重新上路,确认热爱的瞬间。
年夏,和一群人开始创意写作群,听到文字的颜色,看到生活叮铃作响…...
年冬,再和一群人开始表达性写作群,全部是女性,70后,80后,90后。
有人说,写下来,发现这一年不算太糟…….有人说,写到快要哭抽过去…….,还有人说,写着写着,产后抑郁倾向没了.....
我什么也没说,但是,有些感动。
我并没有教,只是共创一个空间,安静书写。
25年前,我开始一笔一画,躲在小屋里写下第一篇日记,像要在纸面上钻出一个洞,大口呼吸氧气。无论如何想不到,会有一天,开始这样的小组,写下人间事,有了些许疗愈的作用。
而我想做的是,有一天,能够去探索创伤儿童的书写小组。
当孩子们若无法寻得外力,至少还有一支笔和一张纸,在漫长而孤独的时光里,找到一个出口。
有纪念
年夏,我扛着两箱书上楼,摊在地面上,拍下来。
后来,这本减低欺凌报告,收到一些鼓励。或为这其中的故事,或为这7年里,我们还在为这个议题做着努力。
很多的故事与微妙没有机会讲起,过程有艰辛,但也脚踏实地。
草根一样的努力,看似乎未被看见,但生生不息。
11月,念书时的朋友把报告带了回去,送给了我们的院长。
我在第2页,写了一句话:“如果没有这所学院,就不会有今天的我。”
院长读不懂中文,可是,我想让她知道,那个地方的开始,重塑了我的生活。
那些人们啊,他们用严格的训练,用身体力行的方式教我如何谦卑,与努力得做好这份工。
这是我得到过的力量,今天仍在,教育改变信念与命运。
而事实上,5月夜里,修订完报告的最后一个句点,我心底画了一个句号。
是结束,亦是一个新的开始。而这个议题,我们还会做下去。
还缺钱
年底时,工作伙伴讲了一个故事给我听。
她说,多年前,她入选一个奖项。评委老师和她聊了很久,问她,如果有天,这件事,没钱了,你还干吗?
她问我,如果这件事,没钱了,你还干吗?
我问她,什么时候有过钱?
然后,我俩哈哈哈狂笑不止。
年4月,个案工作坊,和同行伙伴坦诚,我们这家小机构的风雨飘摇,好几次做好关门的准备。
这一年,常有师长,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