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闭孔神经卡压综合征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24583.html

一,什么是闭孔神经卡压综合征

闭孔是指人体骨盆前下方,由耻骨支与坐骨支结合而围成的一对卵圆形大孔。闭孔为闭孔膜封闭,但留有一细管,称为闭孔管,闭孔神经就从该孔穿过。闭孔神经是含感觉、运动的混合神经,是腰丛的第二大分支,由L2、L3和L4脊神经腹侧支组成的脊神经前股形成。来自第3腰神经的分支最大,来自第2腰神经经常很小。这些脊神经在腰大肌处融合形成闭孔神经,然后沿腰大肌内下缘,在骨盆内朝向闭孔走行于腰肌与髂血管之间,于闭膜管内部分为前、后两支,此两股均穿过闭孔管并穿出闭孔外肌(由闭孔膜走行至股骨近端),当穿过闭孔外肌后,前股走行于短收肌浅层,并沿长收肌深面走行,支配股薄肌、短收肌、长收肌及其表面皮肤,还有一个小分支到达髋关节附近;后股由闭孔外肌处发出分支走行于短收肌深层,支配大收肌、闭孔外肌,其既有神经分支到达髋关节,又有神经分支到达膝关节。闭孔神经卡压综合征,就是指由于闭孔神经在通过上述的闭孔膜-骨性管道时,受压而引起的以同侧下肢股内侧疼痛为主的一组症状与体征。二,闭孔神经卡压综合征发生的原因

一般来说,造成闭孔神经卡压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闭孔管本身的狭窄及骨盆骨折或畸形、髋关节前脱位、闭孔疝等,导致闭孔神经的卡压。

2:手术损伤,如妇产科手术可能会对闭膜管解剖生理造成破坏从而形成卡压。

3:闭孔神经本身的病变,如股骨头缺血坏死、髋关节病变等波及闭孔神经,造成神经病变而导致卡压。

4:闭孔周围的炎症如盆腔炎、耻骨炎以及内收肌群牵拉伤造成闭孔神经走行区的软组织出现充血、水肿、瘢痕,从而压迫闭孔神经。

三,闭孔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及鉴别

闭孔神经卡压综合征发生的原因既然是闭孔神经受到了卡压,那么它在临床上的症状表现自然与其支配区域脱不开关系。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闭孔处有深压痛并向下肢内侧放射,腹压增高时症状加重。其次为股内收肌肌力下降、外展受限,以及股内侧皮肤感觉障碍,晚期可出现肌萎缩。另外,由于闭孔神经有支配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关节支,有的患者可表现为髋周疼痛(患侧腹股沟、大腿内侧、髋关节),或者膝关节疼痛。

随着病情的进展,以上症状会逐渐加重,甚至可出现间歇性跛行。

闭孔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下肢部的疼痛及感觉障碍,临床上与腰椎间盘突出、梨状肌综合征、盆腔炎、股骨头缺血坏死等疾病的表现类似,故临床检查诊断时,需注意区分鉴别。

1,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也会有向下肢的放射痛,在腹压增高的时候也会有症状加重的情况,并且在情况严重的时候亦会出现间接性跛行。但是腰椎间盘突出是自腰骶部起,沿坐骨神经走行向下肢放射性疼痛,发病初期进行细致的体格检查,及时发现股内侧放射痛和股内侧皮肤感觉障碍等变化即可区分。

2:,腰椎管狭窄:腰椎管狭窄与闭孔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相似之处是都有向下肢的放射痛,都可能会造成间接性跛行。但是腰椎管狭窄是臀部疼痛并自股后、小腿后外侧放射,而闭孔神经卡压综合征是闭孔处有深压痛并向下肢内侧放射,疼痛区域不同,通过CT可以明确诊断。

3,梨状肌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与闭孔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相似之处是下肢放射痛,但是前者最显著的表现是臀部疼痛,并且是向大腿后侧或小腿后侧的放射性疼痛。通过询问病史和体征检查一般就可区分。

4,盆腔炎:盆腔炎症可通过闭孔管向股内侧蔓延,使组织充血、水肿,导致闭孔管变窄卡压。但是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并且在发病时会伴有小腹疼痛。

5,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与闭孔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相似之处是都会伴有髋关节疼痛、并且随着病情加重还会出现膝关节疼痛、髋关节外展、内旋受限和跛行,但是却没有闭孔神经卡压导致的其他症状。

四,闭孔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治疗

闭孔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治疗,早期症状较轻时,还是以保守治疗为主,并且根据治疗方式的特点可综合运用。其治疗要点在于确定神经的卡压部位及治疗定点。

一般来说,本病的易卡压部位主要为闭孔管及收肌裂孔。闭孔大部分由形成闭孔外肌的腱膜覆盖,闭孔外上方的闭孔膜上存在的窗孔,即闭孔管。其治疗定点主要为为耻骨结节下外1.5cm处。收肌腱裂孔则是指大收肌腱止于股骨内上髁上方的收肌结节与股骨之间形成的裂孔。

确认卡压部位及治疗定点后后,一般以伤科手法配合针灸,药物热煨,热敷,仪器理疗等手段松解其周围肌肉(主要为臀中肌,梨状肌,闭孔外肌股方肌,以及下肢内侧的短收肌,长收肌,大收肌,股薄肌等)及肌腱,韧带的软组织,放松肌肉,消除痉挛,松解粘连,以达到缓解,消除神经卡压的目的。

对于对压痛点疼痛剧烈及炎症症状明显者,可考虑内服消炎类药物以消炎止痛,必要时,可考虑局部药物注射治疗,但需注意的是但是局部注射对有消化道溃疡或出血病史的患者需慎用。

对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者情况较严重者可进行手术治疗。手术要点依然是要找到致压点,并且解除卡压。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关于身体损伤的更多问题,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nky.com/lzzl/120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