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这话也有了偏差。21日,医院骨科团队为一名50岁的男子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结束后,感觉不错的患者在医生的陪伴下自行走出了手术室,给了在外等候的家属一个大大的惊喜。
骨科主任鲁保权带领团队进行的这个手术叫Superpath微创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这项技术在州内属于首次开展。受益患者是一名50岁的男性,因反复双侧髋部疼痛5年,加重伴活动受限入院治疗。详细检查发现,患者双侧股骨头坏死并骨性关节炎(Ficat分型4期),且腰椎间盘突出并退行性改变。症状以左侧为重,已经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如不及时治疗,今后可能导致残疾,丧失生活、劳动能力。
术前影像
考虑到传统髋关节置换切口较大、脱位率较高,为了更好地消除患者痛苦,经过沟通、讨论以及家属知情同意后,州医院骨科团队决定为患者实施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在麻醉科的全力配合下,西双版纳州首例Superpath微创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顺利完成,患者的左侧髋关节置换成功,术中出血约ml,符合此前评估情形。手术结束后患者自行步行出手术室,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
随着骨科领域微创技术的迅速发展,微创髋关节置换术近年逐渐在国内兴起。鲁保权介绍,手术是从患者的肌间隙入路,不切断髋关节周围任何肌肉,术中不需要脱位,保存了髋关节周围所有肌肉功能及完整的关节囊,具有“零脱位、不穿防旋鞋、即刻下床”等优点,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微创。这项技术的运用,可以让很多患者尤其是高龄、超高龄老人轻松接受手术,减轻痛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目前,西双版医院在州内率先开展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将为骨科疾病患者带来福音,免去外出求医的路途奔波,节省部分经济负担,减少卧床并发症,造福人们。创口很小骨科微创是近年来的新兴热点之一。随着医疗技术及思想的日趋成熟,也涌现出了不同的微创术式。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入路有后外侧Moore、Super-PATH;直接外侧Hardinge;直接前入路(DAA、Bikini)、前外侧肌间隙入路OCM、双切口入路等。Super-Path由美国关节外科医生Jimmychow首创,该技术由肌间隙进入,不切断髋关节周围肌肉、肌腱及外旋肌群,保留完整关节囊,具有微创、创伤小等优点。该手术切口长度仅为6-8cm,手术中创伤少、出血少,手术风险较低,在手术过程中几乎保存髋关节周围所有的肌肉功能,同时对关节囊损伤较少,患者术后恢复极快,一般在术后早期即可下地行走,具有“零脱位、不穿防旋鞋、即刻下床”等优点,从而减少卧床一系列并发症。术后患者的屈髋、下蹲、盘腿、两腿交叉等动作需求均可满足,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Super-PATH
1.微创入路,肌群保护手术切口始于大粗隆尖部后角,沿股骨长轴向近端延伸6-8cm。梨状肌与臀小肌间隙入路,保留梨状肌,维持术后外旋功能,增加后方稳定性。并且无需切断外旋肌群,可以更好地保护髋关节周围肌肉,维持外旋功能及髋关节后方稳定性。2.原位截骨,通道技术SuperPATH?术中股骨侧处理无需进行髋关节脱位,避免肢体极度的旋转与扭曲,从而减少DVT的产生。植入最终型号髓腔锉后,沿截面直接截骨,从而可以精确恢复offset及颈干角。髋臼侧处理采用经皮通道技术,避免牵拉损伤过多的组织,不受患者肥胖的影响。同时,直视下进行髋臼磨锉,符合医生磨锉髋臼、安装假体的手术习惯,从而进行精确控制假体的安放角度。3.快速康复,患者之福SuperPATH?发展现状: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已完成3万余例SuperPATH?手术,降低患者医疗费用近28%,保护肌肉组织,术后髋关节活动无限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改变。医生学习曲线更短,且切口入路可延伸。患者住院时间更短(仅1.5天,传统3.2天),30天再入院率更低(仅2.3%,传统4.2%)。-(住院部)
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