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岔气是怎么回事哪些原因会导致岔气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剧烈运动后都会出现小腹莫名其妙的很疼痛,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你就要警惕了,这可能是岔气引起的,不要小看了岔气的影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岔气是怎么回事?就是说找到岔气的原因,才能更好的知道岔气怎么办。

岔气,又称运动岔气或运动急性胸肋痛,指的是体育运动,特别是跑步中,胸肋部产生的疼痛。岔气多发生在右下肋部,在运动停止后会自然消失。腹部按摩、缓慢深呼吸或腹式呼吸能加速其缓解。

"岔气"又称急性胸肋痛。造成"岔气"的原因是剧烈活动之前,准备活动不够或未做准备活动。剧烈活动时肌肉进入紧张状态,而内脏器官惰性大,不能马上活动起来,以满足肌肉活动时所需要的养料和氧气。

使呼吸肌紧张而痉挛,或是在身体活动需氧量加大时,呼吸不得法,只是加快呼吸频率而呼吸表浅,也能引起呼吸肌的紧张导致痉挛。

长期没有参加体育活动或天气过冷,以及大量出汗引起的体内氯化钠含量过低,也能引起"岔气",还有些属于过敏性岔气,表现一动就岔气,经常岔气。所以有经验的医生在岔气药中配点过敏药维c。

岔气属于内伤范畴,是指气血、脏腑、经络受伤所致,其临床表现以胸部闷胀作痛,痛无定处,疼痛面积较大,尤其是在深呼吸,咳嗽以及转侧活动时,因牵制胸部而痛或窜痛,并有呼吸急促,烦闷不安,胸背部牵引作痛,胸部会有针扎感觉或顶压感。

一般外无红肿、压痛等客观体征。由于该病多发病于胸胁部,又称胸胁迸伤或胸胁内伤。"岔气"时,呼吸肌痉挛,刺激呼吸肌里的感受器,而产生疼痛。

人体最主要的呼吸肌是肋间肌和膈肌,当肋间肌痉挛时,胸部两侧就会发痛。当膈肌痉挛时,疼痛就会发生在左右肋下。

发病原因多以举重、推车、跳跃、攀高、挑抬或搬运重物时,用力过度或不当或突然进气受伤,使气聚结于胸内,不得消散,而出现疼痛、胀满,严重时可使气血同时受伤或络脉破裂而咯血,或血留胁下,或积于胸内,若日久失治或治疗不当,常可造成痨怯之症。

主要原因

1、跑前没有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在进行剧烈的中长跑时,由于心脏器官的惰性较大,不能很快适应急剧的肌肉工作,而引起腹部某些器官的机能紊乱,造成局部疼痛。

2、跑时呼吸没有节奏,造成呼吸紊乱。打乱了呼吸和血液循环的协调关系,造成肝脾胃肠的血液淤积和缺氧,或小呼吸肌痉挛而致的"岔气"。

3、由于长时间地震动胃肠道,改变了正常的蠕动规律,使肠里的气体和食物积聚在一起而刺激了肠神经,或因大量排汗、体内盐分随汗排出过多,而引起胃肠痉挛。

4、饭后、饮水后立即进行中长跑,使胃肠系膜受到过分的牵拉,而引起疼痛。

预防

减速,调节呼吸节奏,加深呼吸。呼吸节奏和跑的节奏协调配合,一般是两步一吸两步一呼,也有两步两吸两步一呼或三步一呼吸的。在每一呼吸周期中,要着重积极呼气,这样造成肺中较大的负压。

即尽量排出废气,又促进吸气过程省力并增加呼气量。呼吸时用鼻和嘴同时呼吸。中长跑无论在起跑或是冲刺时都不应该闭气,而且比赛一开始就加强呼吸,以免在开始阶段增加不必要的氧债使疲劳提早出现。

消除和预防岔气的方法有

一.改变外表浅呼吸,加深呼吸,吸气慢而深,用力向外呼气,这样可以吸进大量空气,满足运动时氧的需要,使呼吸肌放松下来,消除疼痛。

二.调整呼吸节奏,把呼吸节奏与跑步频率配合起来,做到二步一呼一吸或三步一呼一吸。

三.若用以上办法疼痛还不能消除,可以深呼吸后憋气,用力扣打胸腔两侧或肋下疼痛处,然后慢慢的深吸几口气,重复几次可使呼吸肌逐渐放松,痉挛缓解。

四.剧烈活动之前,做好准备活动,使呼吸肌逐渐适应较快频率的收缩,不致引起痉挛。

五.锻炼尽量用鼻子呼吸,若用口呼吸时,要半张口,让冷空气从牙缝中进入口腔,防止冷空气过分刺激。

"岔气"消除后,还要休息几分钟才可以继续进行体育活动,这样才不会对身体有损害及影响。按摩疗法治疗岔气有较好的疗效,在临床上常运用按、摩、揉、滚、点、擦;搓于胸部。

令患者仰卧或侧卧位,术者站在患者右侧,用按揉或一指禅,或滚法施法于背部膀胱经。再点按天宗、大抒、章门、云门等穴。再令患者坐于凳子上,术者站在患者背后,用双手掌面沿肋骨走向擦搓。

在擦搓前先涂冬青膏,以增加疗效和预防擦搓时损伤皮肤。经过以上治疗,可宣通胸胁之气机失调,气血同流、症状自消。若仍无效,再选用提端法或提推法。

生活中“岔气”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在人们剧烈运动时更为常见。“岔气”虽然不能造成什么危险,但是,发生“岔气”时会伴随着呼吸而产生钻心的疼痛,让人难以忍受。

岔气又称急性胸肋痛,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岔气其实是一部分帮助呼吸活动的肌肉出现痉挛性收缩造成的。

长期没有参加体育活动或天气过冷,以及大量出汗引起体内氯化钠含量过低,均能引起岔气。岔气后,可以尝试以下方法,医院治疗。

方法一

把患侧肢体举起来,然后向相反的一侧伸展,在伸展的同时,深吸一口气,憋住气,保持几秒钟。

方法二

趁岔气的人不备,用手掌在其后背中部叩击,注意,叩击位置不要太靠下,要在腰部以上,力度要适中。击掌的同时要大喊一声,目的是使他在惊吓中把岔在胸部的气体散开。

方法三

将小臂架在岔气的人手臂腋窝处,用劲往上提,另外一只手抓住他的手腕往下抻,一提一抻,反复操作3至6次。

结语:大多数人在剧烈运动之后,都会容易岔气,要么是跑步方式不对,要么就是运动过度,一般的岔气没什么影响,但是如果严重的话,那么危害就很大了,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本文为大家列举了一些,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珍惜自己的健康。

点此查看→李吉尚骨旋移?单指定点复位法

点此查看→张一圣民间神奇一绝、无痛柔性正骨》速治颈肩腰腿关节疼痛

点此查看→龙氏正骨+肌筋膜手法综合治疗脊椎相关疾病

点此查看→张振听张氏零力度(无痛)正骨疗法

点此查看→李强扪筋切骨十字定位正骨法

点此查看→陈杰冯天有新医正骨手法

点此查看→陆玉贵陆氏九龙正骨术暨中医无痛轻柔正骨手法

点此查看→赵梓皓弓弦应力矫正术

手法揭秘——正骨大师是如何做到立竿见影、手到病除的

导读“手到病除”一直是现代人追求正骨的最高境界,正骨大师们看似轻柔的手法,却产生了极其神奇的疗效,然而对于我们普通人,唯有通过大师们的指点,方可悟出其中原理。

中医正骨和欧美整脊理论认为:脊椎骨、四肢骨等在外力作用下,在体内均会发生旋转和移位。我们利用人体的对称性和“筋隆起,骨错缝”理论,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方法:筋隆起,骨必错缝。摸骨必先摸筋,我们摸到隆起的筋,就能找到旋移的骨,然后确定最佳的矫正点,定位准确,才能立竿见影。通过触诊明确细微的变化,施以特定的手法改变骨的生物力学,达到治疗的目的,即摸骨知骨病,正骨治骨病。

大家可能会觉得理论谁都会,关键是这样做效果真的会好吗?我们可以看一下正骨老师李吉尚是如何治疗肩周炎,又得到了怎样的效果。

李吉尚老师指出,自己是用单指定点复位法,运用中指或拇指触诊,对脊柱或四肢骨的错位形式进行定性,对施力部位进行定点,利用身体的重量对患椎,进行力学矫正,达到症状消失的目的。手法具有稳、准、轻、巧、无痛的特点。

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李吉尚老师只是简单的点按几下,五秒钟的时间患者就有非常大的好转,这就是抓住了真正的治疗要点,可倘若让大家自己琢磨手法,就很难理解究竟是如何治疗才能有如此奇效。可见名师指点的重要性。

看到李吉尚老师手法这么厉害,我们也该跟他学点干货了,大家认真学

每一个手法均在学员身上得到验证!只有体会到手法的疗效,才会提高学习的兴趣,学员才能认真学习掌握!!!所以群里和李老师学习过的学员们一般是这样的情景:

李吉尚老师为了让“骨旋移·单指定点复位法”更为广泛的服务于患者,特此开办了“骨旋移·单指定点复位法临床应用研修班”!

授课内容

一、骨旋移理论概述、骨的运动形式、摸法练习、骨的摸法(触诊)

二、上肢各病症的速效疗法

1、手指间关节痛(脱位、错缝、旋移)

2、掌指关节痛的处理

3、腱鞘炎的处理

4、腕关节扭伤(患腕背屈、掌屈,左右摆动)疼痛的处理

5、肘关节痛(肘关节内侧、外侧、后侧、前面中间痛)的处理

6、肩周炎(该手法主要解决肩周炎、治肩部酸沉、上臂痛、中老年夜间肩膀痛)

包括:外展功能受限的处理、后背功能受限的处理、肩前部疼痛的处理、“扛肩”的处理、肩关节半脱位、岗上肌劳损、小儿桡骨半脱位。

三、下肢各病症的速效治疗

1、足跟痛

2、踝关节扭伤(急性踝关节扭伤的处理、仅有内翻、外翻、背屈困难的处理、足底固定点疼痛的处理。)

3、膝关节痛(膝关节疼痛、上下楼困难和下蹲困难)

4、大腿根痛的处理

5、梨状肌综合征

6、股外侧皮神经损伤

7、小儿蹲伤后跛行

四、骨盆紊乱引起的各病症的速效疗法

1、李氏三角及临床意义

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处理

3、腰突伴腰椎变直的处理

4、腰突伴腰椎曲度增大的处理

5、腰突伴单椎体滑脱的处理

6、歪臀的处理

7、仅有腿麻的处理

8、尿急、尿频的处理

9、慢性疲劳的处理

10、仅有小腿酸痛脹麻的处理

11、尾椎错位的处理

五、腰部各病症的速效治疗

1、腰痛伴翻身困难的处理

2、腰椎中间痛的处理

3、后伸困难的处理

4、前屈困难的处理

5、腰痛伴前屈困难的处理

6、腰骶关节韧带损伤的处理

7、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

8、急性腰扭伤

9、腰肌劳损

10、坐下后起身困难的处理

六、胸背部

1、岔气的处理

2、肋间神经痛的处理

3、背痛、背沉的处理

4、1、2胸椎一侧痛的处理

5、肩胛缝痛的处理

6、肩胛缝固定点痛的处理

7、上段胸椎中间痛的处理

8、上段胸椎中间痛的处理

9、偶发早搏、心慌气短。

10、左侧腹痛的处理

11、青少年园肩驼背的处理

七、头颈部各病症的速效疗法

1、顽固性剧烈头痛的处理

2、常见头痛的处理

3、头昏、头沉的处理

4、眼干、眼涩、鼻塞的处理

5、小儿抽动症(眨眼、咧嘴、喉中发声)的处理

6、下颌关节功能紊乱

7、头皮发紧、发木的处理

8、落枕(仰俯受限,不能左右回顾的处理、痛连项背的处理、严重时起床困难的处理)

10、慢性咽炎的处理

11、颈椎病(颈椎前屈、后伸困难的处理、颈椎左右旋转困难的处理、6、7颈椎棘突旁一侧痛的处理、颈椎变直的处理、颈椎侧弯的处理、中老年夜间肩膀、上臂痛的处理、手麻的处理、颈部大包的处理)。

八、其他病症的速效治疗

1、失眠的处理

2、便秘的处理

3、心下痞的处理

4、小儿着凉后腹痛

邀请参会对象

1、各级医疗机构中西医医师等。

2、从事中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等机构负责人及临床医生等。

3、从事疼痛技术研究、教学、科研机构以及医学爱好者等有关人员。

4、个体非职业医师等从业人员。

课程安排

年01月01日—06日(01日全天报到)郑州

年01月10日—15日(10日全天报到)北京

主办方:中国针灸推拿协会

医院

承办方:中推联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电话QQ

6或医学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nky.com/lzzl/13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