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对脊椎病感受很深,因为颈椎痛、腰痛,甚至是由此带来的头痛、腿痛,每天都在困扰着大部分人。据统计,全球范围内,美国每年被脊椎病缠身的人约有万;英国平均每名男性中,每年因此病不能工作的天数为天,女性为天。在中国,80%左右的人都不同程度地有过腰痛或腿痛的病史。
据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的一项调查显示,中青年的脊椎病发病率正在急速上升:30—40岁的人群中,59.1%人患有颈腰椎病;50—60岁的人群中,患者达到71%;而6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高达82%。如何保护脊椎,本报记者为此专医院医院软伤科主任王建生(主任医师)。
脊椎病和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人们不能总是被动地被脊椎病困扰,应该主动出击。王建生告诫大家:“对脊椎了解得越早,越能早预防,发病率才会越来越低。保护脊椎,首先要认识脊椎。”
脊柱从侧面看有四个生理弯曲,它们的功能是缓冲剧烈运动对脑的震动,有利于保持身体平衡。在正常情况下,脊柱有四个弯曲,从侧面看呈S形,即颈推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和骶椎后凸。这些弯曲是人类所独有,由直立行走进化而来,与直立姿势相适应。这四个生理弯曲使我们的脊柱成为一个刚柔相济﹑柔韧有余的大弹簧,可化解来自各个方向的外力,尤其是震荡对脊髓﹑大脑的损害,又是头﹑内脏等器官的支柱。正常的四个弯曲,使男子孔武有力,女子婀娜多姿,亭亭玉立!然而,四个弯曲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练就,并需一生的悉心爱护。
从正面看呈一条直线,青少年在青春期坐姿不正,习惯性的扭向一侧,由于骨骼处于发育时期,尚未定型,易导致脊柱畸形,形成脊柱侧弯,正面看不成一直线,侧弯的脊柱(或腰段或胸段)歪向一边,长期姿势不正和某些疾病(如胸椎结核、类风湿脊柱炎等)可使脊柱异常弯曲,如驼背。
我们假设人类脊柱的四个生理区没有这四个生理曲度,人体的柔韧性会大大地降低,走起路来像企鹅似的摇摇晃晃,其原理在于众多的脊椎骨,由周围韧带联系,能维持相当的稳定,又因彼此之间有椎骨间关节相连,有相当程度的活动,每个椎骨的活动范围虽然很少,但如全部一起活动,范围就增加很多。
第一个弯曲是颈曲(颈椎),正常的颈椎生理曲度以寰椎的上缘线与胸1的下缘线的夹角63度(或在半径17厘米的弧内)左右为宜,这样的角度给头颅最合理的支撑,近似以上臂直立时手掌托起一个圆球,最为省力舒适。现代人对颈椎的破坏最为严重,很多人的颈椎曲度僵直或反张,这样的曲度,近似以上臂斜立手抓圆球,非常费力,很难持久。这就是有的人24小时上网也不觉疲惫,而有的人伏案一小会儿就颈肩疼痛﹑酸困的原因。
对于颈椎病,人们由于不了解存在很多预防误区,比如有些人以为,摇头、扭脖子可以缓解颈椎痛,实际上,这些动作又增加了颈椎的“工作量”,加重了关节磨损,因此完全错误。锻炼颈部肌肉是防治颈椎病操作性最强、最有效的方式,而正确的方法就是遵循“抗阻力”原则。锻炼时,应朝着与平时前屈姿势相反的方向去做,比如向后仰,或锻炼“飞燕展翅”。
第二个弯曲是胸曲(胸椎),胸椎的生理曲度以胸2的上缘线与胸11的下缘线的夹角63度为宜,过大则为驼背。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的蜕变缩水,骨质疏松的加大,驼背自然逐渐形成,为走向衰老的象征。年老体色皆衰,胸曲过大所致。保护好胸椎曲度,不但可预防肩背痛,还可延年益寿,保持青春。
预防胸椎损伤,最关键的是保持身体“平衡”。不管工作还是运动,身体往一边歪最易让胸椎受伤。比如打网球或羽毛球,都以单臂运动为主,用右臂的人胸椎偏右歪,用左臂的人胸椎偏左歪,特别容易发生上胸椎劳损。对于体力劳动者和老人这些胸椎本来就容易受伤的人来说,平时应该少打球,多进行游泳、跑步等运动。爱打球的年轻人,最好打完后多做几个平衡姿势,对胸椎保健有很好的作用。
第三个弯曲是腰曲(腰椎),腰曲于8至12月爬行时形成,六岁左右稳定,所以应鼓励幼儿爬行,切不可直接由坐立跨越到行走。腰椎的正常生理曲度在以19-24厘米为半径的圆弧内。曲度过大,多见于装卸工人,现多见于大腹便便者。迭肚必然腆胸,也就是说背部以驼背代偿,易造成背肌劳损。腰曲过小即腰部僵直,多见于腰肌劳损,腰背部肌肉僵硬疼痛,脊柱的弹性减弱,易致椎间盘的损伤。
要保护你的腰,首先要避免久坐,觉得腰部酸痛了,就赶紧起来走走,伸个懒腰,缓解了再继续工作。座椅最好带靠背,或者在后面放个小垫枕,使之能够稍稍顶住腰部,这样可保持腰部平直,使腰肌充分放松。选桌子也很有学问,最好选前高后低、桌面倾斜,可以减少工作时腰向前弯的程度。另外,躺在床上看书对眼睛不利,却对腰部休息有益。有腰疾的人,可以适当选择。
第四张弯曲是骶曲(骶椎),骶曲以腰骶角34度为宜,合适的骶曲使人体充满活力,女性则腰臀骶浑圆而富有魅力。骶曲过大,腰骶不稳,持重线通过骶椎前方,易致腰臀部肌肉劳损,尤其梨状肌易劳损,而引起坐骨神经等腰骶丛神经分支受压而产生各种疼痛。
当然保护脊椎还有很多细节要注意,记者还将继续为您深度挖掘,保护脊椎的方法。
了解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