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昌永老师说,唱歌的时候一定要放松,只有在放松的状态下才能真正唱出歌来。为了让献唱的学生放松下来,廖昌永主动牵着他们在舞台上走动。“人在洗澡时是最放松的,所以唱歌时也最陶醉”,话音未落,整个剧场都爆发出阵阵笑声。
能否做到适度的紧张与放松,是演唱者演唱方法正确与否的决定因素,正确的方法会使发声器官的紧张与放松得到自然的控制。我们一般将歌唱分为呼吸调节、吐字发音、情绪控制等环节,这几个环节中“紧张”与“放松”的调节将最终影响到歌唱的质量与效果。
例如,歌唱的时候,吐字器官始终在不停地紧张与放松,口形要不断地启合,唇齿与喉舌也在不断地交替用力;母音既要尽可能拖长,又要富于艺术表现力,音色统一,声音宽窄适度协调;喉头不断向下挡气、吐字、发声,几乎全身的神经肌肉都在快速地做着紧张和放松的运动。
嘴唇在吐字时要紧张,在延长母音时,由于要保持字形不变,使其自然地,平稳地流畅而出,所以又要放松。这种放松不是字头吐完后嘴唇便可以乱动松懈,而是在保持原字形的母音形象下的放松。
吐字清晰,声音嘹亮的艺术效果,要求发声时发声器官要稳定打开,吐字时吐字器官又要灵活,即稳中求变,二者协调统一。这种稳定与灵活之间的协调统一,同样离不开正确调节“紧张”与“放松”的关系。
“松”,是声音松弛的简要概括。声音松弛,是各种唱法规范化要求的重要标志之一。声音松弛,给予听众的心理感受是轻松愉快的。它使听众得到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心理学家认为:愉快的心情,是个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个人的目的达到时的情绪反映。这就是说,听众听到的这种松弛的歌声时,是歌声在艺术上表现的美感,满足了听众的需要,达到了欣赏歌唱艺术的目的的心理表现。
声音怎样才能变得松弛呢?“自己要想把歌儿唱好,声音又松弛又好听,首要的是心理放松,思想要彻底解放,绝不能有任何顾虑。心理状态总是又积极又松弛。
从歌唱技巧来讲,气儿是主要的,呼吸要稳定,它是声音松弛的基础。加上一个好的高的共鸣位置,只要嗓子上没有任何多余的劲儿,排除对声带发音的干扰,声音就松弛了。”
在歌唱训练中,我们经常使用的是“U”通道。即后通道、全通道(用比喻来讲,就是在耳朵后边,裤线的后边)
“U”通道的好处:(1)上下比较通畅。(2)声音容易进入头声。(3)气息跟头声下边容易连成一条线。
金铁霖教授曾经将歌唱的通道比喻成高速公路。引用他的话说:如果路修不直,修不平。则汽车走不顺走不快。反之路不平,又窄又堵塞,好车也开不快,也很难到达目的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限时领取课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