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65岁以上帕金森病(PD)发病率为1.7%,现有帕金森病患者万,预计年将达万[1]。临床发现帕金森病从发病到确诊平均时间为2年。53.75%的患者历经一年以上才做出诊断,37.5%的患者平均就诊三次才能确诊。
在疾病早期,运动症状是帕金森病患者寻求救治的主要原因,但随病程进展,疗效逐渐减退,运动并发症、言语和吞咽困难、姿势平衡障碍、跌跤等轴性症状等一系列临床问题接踵而至,促使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全面下降,加速了帕金森病患者的残障和死亡[2]。
所以,早期对帕金森病症状的准确识别,对提高诊断率和早诊早治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针对帕金森病总结了五项问诊的关键点,能起到一定的初筛和鉴别作用,希望在临床中能有所帮助。
正确区分无力和运动迟缓
帕金森病运动迟缓表现运动幅度变小和运动速度的减慢,部分患者出现运动启动延迟或困难。由于对疾病的认知和语言表达差异,不少患者就诊时主诉肢体沉重无力,走路下肢拖拉,容易与脑血管病或周围神经疾病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肌无力相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