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健跑步
千里之行,始于“根健”!
疫情不仅破坏了跑者们早早安排好的比赛计划、训练计划,而且更令跑友郁闷的是限制活动可能带来的运动能力下降、身体健康水平下降等问题。
久坐,我们最熟悉的话题之一,在这个非常时期又被提上了热点。每天被宅在家里,久坐看电视、电脑、手机成了大部分人的常态,无论是跑者还是其他普通人群。(躺着的此处另当别论)
久坐对跑者的负面影响,比如身体变得僵硬不协调,跑步技术变形,各种跑步损伤都找上门来了!甚至日常生活也会遭受腰酸背痛困扰。而这种影响并不是通过多跑步就能简单抵消的,它是一个系统性问题。要知道为什么,必须从“髂腰肌”谈起。
对跑步者举足轻重的髂腰肌
髂腰肌的解剖和功能
髂腰肌是由髂肌和腰大肌共同组成的肌肉群,它们也是最有力的髋屈肌群。
起止点
起点:腰大肌,起于第十二胸椎和第一至五腰椎体侧面和横突;髂肌,起于髂窝。
止点:股骨小转子。
功能
近固定,使大腿在髋关节处屈和外旋。
远固定,一侧收缩,使躯干侧屈;两侧同时收缩,使躯干前屈或骨盆前倾。
在跑步时,髂腰肌是负责屈髋的主要肌群。脚掌蹬离地面后(摆动初期到摆动中期),我们要快速提拉、屈髋(抬腿),该阶段髂腰肌的主要作用是近端固定收缩,由下向上前拉力使大腿以髋为轴屈曲,这一动作速度和力量十分重要,关系到步幅、步频、和整个动作效率。
而且,髂腰肌与基本的身体姿态和功能密切相关,髂腰肌过紧或无力,容易破坏整个动力链,造成功能代偿从而进一步诱发膝关节疼痛、下背部痛甚至远到足底损伤。
久坐对髂腰肌的影响
现代人群中髂腰肌过于紧缩的问题十分普遍。此前我给业余跑友带来了较多关于科学跑步的专题讲座。其中有很多次,只要现场条件允许,就会安排一个髂腰肌紧张度测试环节。结果发现半数以上的跑友出现不同程度的髂腰肌紧缩,并且初跑者(或缺乏训练的人群)尤为严重,这与久坐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无不关联。
这是因为久坐会导致我们长时间维持髋关节屈曲、髂腰肌缩短的状态。
髂腰肌紧缩的危害
髂腰肌本身和髋关节不适髂腰肌的紧缩会诱发髂腰肌本身或是肌腱、周围的软组织发炎疼痛症状,比如髂腰肌肌腱炎、髂腰肌筋膜炎、髂腰肌滑囊炎等,表现为在跑步(或上台阶、步行)抬腿时髋关节前侧腹股沟处疼痛。
而且,在髋关节屈曲伸展的过程,紧缩髂腰肌还容易摩擦骨盆缘,有部分人群会听到髋关节前侧偏内侧有弹响声,同时髂腰肌伴随一阵疼痛,形成“内侧型弹响髋”。
体姿态改变久坐人群不仅屈髋肌过于紧张,往往同时还伴有腹肌、臀大肌松弛无力(同时交互抑制会加剧这种力量不平衡),导致骨盆被拉向前倾位。此外,腰大肌紧张会拉动脊柱向前凸。整体呈现一种“骨盆前倾+腰椎前凸+小腹突出”的下交叉综合征体态。
这样的体态不仅影响身体的形态美观,还会引起各种疼痛和不适:
腰椎剪切力增加;
下肢力线异常(比如膝过伸)造成膝关节、踝关节的疼痛;
往往合并上交叉综合征,与肩颈不适有关。
过度牵拉腘绳肌而造成劳损。
降低腹内压与核心稳定性,阻碍运动表现并增加下背部痛风险。
跑步技术变形髂腰肌出问题,往往影响的是跑步中最核心的动作环节,造成明显的运动表现降低和损伤风险增加。
典型的如伸髋不足。由于髂腰肌负责髋关节屈曲(抬腿前摆),它是相对于“伸髋”的拮抗肌,假如髂腰肌过于紧张就会限制伸髋,并且由于交互抑制等作用,负责伸髋的臀大肌等肌群激活程度更低,呈现一种后蹬无力、“坐着跑”的姿态。
这种“过度向前跨步”的不良技术模式,引发的“刹车效应”,不仅会使人体减速,还增加了落地冲击负荷与损伤风险(特别是膝关节和胫骨)。
而且这时不仅我们蹬地无力,其实向前抬腿时髂腰肌也是无力的(因为肌肉只有处于“最适长度”时力量才能被发挥出来),属于一种“紧张而无力”的状态,导致“拖着腿跑”的技术错误,也会增加水平冲击力。
身体功能代偿假如髂腰肌紧而无力,跑步还容易引起各个协同肌群代偿和过度使用。比如,抬腿时很多跑友总觉得找不到教练提示的髋部发力感觉,反而大腿前侧感觉很强,这就是髂腰肌唤醒不足而造成股直肌代偿的一种情况(解决这个问题也是预防“跑步腿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