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家不好意思说出口嘛
::
近端附着点:骶骨前面远端附着点:股骨大转子上部:
近端固定:1.在髋关节处将大腿外展2.髋关节屈曲60°以下外旋,60°以上内旋远端固定:1.一侧收缩时骨盆向对侧旋转2.两侧同时收缩,骨盆后倾:
梨状肌由骶丛肌支(S1-S3)支配:你或者你身边的人是否出现过臀部“刀割样”或“烧灼样”疼痛甚至无力?疼痛有没有从臀部放射到大腿和小腿甚至是足部?
如果有的话你要注意了,那有可能是梨状肌综合征在作怪!
啥叫梨状肌综合征?下面就让小编给你科普科普!
首先,我们要了解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位置关系。大部分人的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位置关系为图中I型(坐骨神经干由梨状肌的下缘出坐骨大孔),其余人为图中其他六种类型。我们要简单了解的是,梨状肌与坐骨神经总是特别亲密的靠在一起。
▼▼▼
其次,我们要了解一下引发梨状肌综合征的诱因。不良坐姿(葛优躺)、屁股受凉、硬物压迫等,会导致梨状肌出现过度紧张、充血、肿胀等表现,继而坐骨神经就会受到相应卡压,从而引起臀部疼痛甚至出现下肢麻木等异常症状。
▼▼▼
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
01
体格检查
临床上梨状肌综合征虽然没有任何体格检查可以明确诊断,但体格检查有助于支持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小编今天为你带来了临床上非常简单实用的检查方法,快来跟着我试一试吧!
(1)触诊检查
梨状肌在体表可触及,首先找到髂后上棘与骶尾骨交界处的连线中点,稍微从这往外移动就刚好是梨状肌的位置,一直到股骨大转子处皆可触及梨状肌。在触诊时,患者取俯卧位,髋关节伸直、膝关节屈曲90°,令患者外旋髋关节(按照图中白色箭头方向用力),检查者一手给予阻力(黑色箭头方向用力)、一手在梨状肌处感受收缩并按压,观察出现的症状,值得注意的是:给予阻力时不要太过用力。梨状肌深部出现压痛,即为阳性。
(2)特殊检查-梨状肌紧张试验
患者仰卧位,将患侧下肢伸直,检查者令此侧下肢做髋内收内旋的动作,如果出现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再迅速将患侧下肢髋外展外旋,疼痛随即缓解,即为试验阳性。
02
影像学
MRI、CT、超声、肌电图均可帮助诊断。下图为一CT影像,可明显看出粉色圈内臀大肌较对侧肥厚。
梨状肌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梨状肌既然与坐骨神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那了解梨状肌综合征与坐骨神经痛的差别是必然的。坐骨神经痛只是一种症状,指由于各种原因(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梨状肌综合征等)使坐骨神经本身或其组成的神经根受到压迫或损伤,造成坐骨神经痛。所以,梨状肌综合征仅仅是坐骨神经痛的其中一个亚型。
梨状肌综合征的康复训练
产生梨状肌综合征的病因有很多,只有明确了病因我们才能采取相应的康复训练,明确病因很重要。
梨状肌过度紧张是梨状肌综合征常见的临床病因,且训练起来并不复杂,那咋进行康复训练呢?来跟着小编看一看吧!
1轻柔按摩-放松当梨状肌综合征导致的疼痛较显著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轻柔的按摩手法来缓解梨状肌紧张带来的疼痛。首先要找到梨状肌的位置,其次可在此处用拇指进行来回轻柔的按摩。
2梨状肌牵伸-放松以牵伸左侧梨状肌为例,患者仰卧位,右腿屈膝约30°放于床面,左腿跨过右大腿的前面,类似于仰卧位跷二郎腿,摆好姿势后放松即可。治疗师一手固定骨盆,一手在膝盖处下压,尽量控制髋关节不要屈曲超过60°,用力方向如图所示。以产生酸痛感为度,拉伸力量要循序渐进,不可突然用力过猛!每次牵伸时间可在30s以上。
3MET技术-放松为了便于理解,可采用上图一样的姿势体位与动作,但与之不同的是:需要患者主动用力外旋,对抗治疗师推的阻力(按照箭头方向使力),保持10秒,重复3次(单边)。通过不断收缩、放松来缓解疼痛。
4蚌式开合-强化患者侧卧于床面,双下肢屈髋屈膝(屈髋不超过60°),并使骨盆维持在中立位,两足相对而放且在运动过程中不分开,上方的膝关节向上抬,两膝关节分开,髋关节外旋不超过45°且速度不宜过快,一手也可在膝关节处稍施加阻力(抗阻髋外旋)。阻力由小到大循序渐进。10-15下为一组(单边),一次3组(单边)。
梨状肌综合征的预防
训练很重要,但是预防更重要!想知道如何预防吗?
1
不要久坐
2
不要受凉注意保暖
3
后裤兜里避免放硬物
这一肌到这里就结束了,
读完你涨知识了吗?
最后!!!
愿你
不负韶华,不负春秋!
学有所获,学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