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科特色第三十六期如何在训练臀部肌肉

转载自:康复体能新科学

作者:孙板板

现今很多研究结论认为不正确的髋关节运动学及髋关节周围肌肉功能紊乱与很多骨骼肌肉系统疾病有关,如髌骨疼痛综合征、髂胫束综合征、前交叉韧带损伤、腰痛、髋关节疾病等。有研究显示髌骨疼痛综合征的患者与正常无痛人群对比在进行功能活动时,会有显著的髋关节外展肌、旋外肌的减弱,同时出现过度的髋关节内旋和膝外翻。这也给我们的具体康复方案提出了方向,提高髋关节外展和旋外的力量或许是我们解决此类问题的目标。

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一个问题,在进行髋部肌群训练时存在这样的一个捣蛋鬼----阔筋膜张肌(TensorFasciaLata)。为什么说它捣蛋呢?别看它很小(起点在髂前上棘和髂棘前部,向下移行为髂胫束,止于胫骨外侧髁),但是功能可是相当的多样化。它可以完成髋关节外展、内旋及屈曲三个平面内的动作。那么,你是否有考虑过,如果你遇到一个如前所述的髌骨疼痛综合征的患者,观察到他有功能动作中髋关节的内旋动作,你想通过加强髋关节外展和旋外肌群的力量来对抗这种力线不正的现象。在训练髋外展肌群时,会不会因为同时训练到阔筋膜张肌而导致其功能增强,本应该期待通过训练得以纠正的髋内旋并未得到很好地矫正呢?训练髋关节外展肌的方法很多,但当你遇到这个问题时(最大化激活髋外展肌而最小化激活阔筋膜张肌),哪种训练方法才对你的患者最适合的呢?

学者Selkowitz等去年发表于JOSPT中的文章《WhichExerciseTargettheGlutealMusclesWhileMinimizingActivationoftheTensorFasciaLata?ElectromyographicAssessmentUsingFine-WireElectrodes》或许能给你一些启示。下面就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研究。

研究方法:20名健康受试者10男10女,肌电采集使用针电极,选择临床常用的11个动作进行测试,如下图所示:

动作名称按顺序为:Sidelyinghipabduction(侧卧位髋外展),Clam(贝壳),Bilateralbridge(双腿背桥),Unilateralbridge(单腿背桥),QKE(跪位直膝后伸髋),QKF(跪位屈膝后伸髋),Lunge(弓步),Squat(屈膝90°半蹲),Sidestep(弹力带侧步),Hiphike(髋关节抬升),Step-up(上台阶)

研究者使用针电极采集受试者优势侧臀中肌、臀大肌上束以及TFL肌电信号。为了使不同的人之间的数据具有可比性,标准化EMG振幅,用最大EMG振幅(通过MVIC测试得出)百分比表示受试者在完成每个动作时靶肌肉的激活情况。

研究者进行了数据分析后显示,性别在该问题中既没有主效应,也没有交互作用。因此将男女数据合并分析。最终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在完成每个训练动作时三块靶肌肉的EMG信号差异。此外研究者还创新了一个定量分析指标,对比某一动作下臀肌相对于TFL的激活比率,叫做GTA指数(Thegluteal-to-TFLmuscleactivationindex)。公式如下:

GTAindex={[(GMED/TFL)XGMED]+[(SUP-GMAX/TFL)XSUP-GMAX]}/2

怎么理解这个指数呢?(1)一个训练方法,如果有较高的GTA指数,那么代表该动作不仅有较高的标准化后的两个臀肌的EMG振幅,也有较高的臀肌相对于TFL的激活比率。(2)相反,即使某一个训练表现出较高两个臀肌相对于TFL的激活比率,但如果其臀肌标准化后的EMG振幅较小,那么也不能获得较高的GTA指数。因此,这个定量分析的方法就同时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好
最出名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nky.com/lzzl/4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