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谈骨盆旋移综合征

自上次发表“亟需引起重视的骨盆旋移综合征”之后,有不少学员和朋友以及患者打电话或网上询问,希望进一步了解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知识,在此,我把自己对该病的认识再简略谈一下,供朋友们探讨。

1、骨盆旋移综合征包含一系列病变,是一个复杂的病症,而不单纯指骶髂关节错位。骶髂关节错位是近年来逐渐被中、西医认可存在,但仍有少数人质疑的骨盆旋移综合症之一,治疗上已基本形成完整思路和方法。骨盆旋移还应该包括骶骨的旋转、摆动、侧翻、仰倾等改变,包括耻骨联合的左右分离,前后、上下错动等改变。骨盆旋移不仅包括骨盆组成各骨发生的位置改变,也包括相应的脊柱各部分改变,比如:脊柱侧弯、旋转,上下椎体及关节的错位,甚至直到踝关节,环枕关节,蝶骨等改变。骨盆旋移综合征不仅包括骨盆组成各骨发生的位置改变带来的直接症状,也包括相应脊柱各部分改变带来的间接症状,甚至精神症状。所以,认识骨盆旋移综合症要有整体观念,动态观念,平衡观念,生物力学观念等,不能简单的以偏概全,执一驭繁,要正确分析各关节的动态、整体变化,分析相应关节的变化及可能带来的其他连锁变化。2、发生骨盆旋移的原因相当复杂,不能简单的以一两种原因解释,最常见的原因是外伤,其中臀部着地的跌伤、墩伤最多。当然外伤不一定是非常暴力的,有时是温和的,甚至是不知不觉的。上周来了一个顾客,右侧大腿肌肉都萎缩,股骨头都凹陷了,他自己都知道是啥原因:几年前右脚踝烧伤,他经常搬起右脚搭在左腿上查看、处理伤口,慢慢的感觉右侧髂骨后旋,髂后上棘高出、后移,右腿逐渐出现麻痛、乏力等,医院都没查出是咋回事。来时一触诊,髂骨后移,股关节内旋明显。前几天接了一个电话,是一个南通的老顾客的,本来她骨盆旋移来青岛校正后恢复非常好,那天,她在下公交车时不小心滑了一下,一侧屁股卡在台阶上,另侧脚踏空,下车后马上感觉臀部和腿不适,在电话里根据她所述表现,指导马上锻炼,两天后,症状才完全消失。事实上,骨盆虽然有关节、软骨连接,有坚实的韧带固定,但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运动状态的改变或者突发暴力、外伤以及不正确的长时间的工作、休息(半躺老板椅)、坐姿(如单臀着椅)、卧姿(侧卧屈膝抱腿)、先天性关节不对称及下肢不等长(如小儿麻痹症,髋关节脱臼)等都可以破坏脊柱、骨盆内外平衡,出现相应力学改变,使韧带松弛,关节错、滑动,逐渐或迅速产生骨盆旋移。3、骨盆旋移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和体征:因为骨盆旋移不仅包括骨盆组成各骨发生的位置改变,也包括相应的脊柱各部分改变,骨盆旋移综合征不仅包括骨盆组成各骨发生的位置改变带来的直接症状,也包括相应脊柱各部分改变带来的间接症状,甚至精神症状。所以骨盆旋移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体征相当复杂多样,设及到全身多系统、多部位的表现和体征。

(1)主要直接表现:以疼痛为主,超过80%的腰腿痛患者有或轻或重的骨盆旋移;髋痛、膝痛、骶髂关节活动时疼痛;耻骨联合的接触痛,坐骨结节疼痛(滑囊炎)。此外,还有以腰肌劳损、腰椎后关节紊乱、腰椎间盘突出等为表现的疼痛、麻木等,有弹响髋、弹响膝等。(2)间接表现:相应改变带来的症状,如脊柱侧弯,相应椎体改变带来的疼痛、不适。严重的骨盆旋移还可以出现排便、排尿异常,肠胃功能紊乱,月经不调,头痛、头晕,定向力不准,走路不平衡,周身不适,疲劳易倦,内脏功能下降,全身关节松动、弹响,甚至严重的、长期得不到明确诊断和很好治疗的,可以产生精神抑郁等。一些原来认为常见的膝、踝关节痛(如膝骨关节病、慢性滑膜炎、跟骨骨刺、趾痛症等),足部病变(如马蹄足、扁平足、内翻足等),膝部病变以及阔筋膜张肌、股直肌、股二头肌、梨状肌等病变可能也与骨盆旋移有关。笔者曾遇到过一顾客,表现为腹胀不适,大便不爽,触诊为左侧髂骨后旋,调整后症状霍然消失;另一例顽固性头痛,久坐右侧坐骨、尾周痛,右脚外侧及脚后跟麻痛,触诊为骶骨侧翻,尾椎右偏,手法校正后诸症皆消!当然,这些病也可以反过来导致骨盆旋移,与骨盆旋移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及早正确诊断、治疗,防止误诊和并发症发生。(3)体征:骨盆旋移后不同阶段表现不尽相同,我们见到的往往是中晚期,症状比较明显的病人,下面是经常见到的体征改变:俯卧位时,髂嵴和两肩连线不平行,表现为右高左低或左高右低;两侧臀部不一样高:一高一低,或一侧丰满,一侧平坦;两条腿不一样长;站立位或步行时,身体倾斜;两肩一高一低;头往一侧倾斜;仰卧位时,两髂一高一低;两脚一内斜,一外斜。随着病情变化、恶化,骨盆旋移体征会变得复杂多变,因为骨盆移位的继续,势必导致脊柱出现复杂的弯曲状态,出现髋关节移位,肩关节移位,肘关节移位,腕关节移位,甚至手指关节移位等相应改变部位出现的体征改变。不仅如此,脊柱的扭曲、错位还可使肋小头的各关节也会发生移位,出现肋骨的翻转、顶起等。同样,髋关节的移位也可使膝关节移位,踝关节移位,趾关节移位而带来相应体征改变。

不仅如此,脊柱的扭曲、错位还可使肋小头的各关节也会发生移位,出现肋骨的翻转、顶起等。同样,髋关节的移位也可使膝关节移位,踝关节移位,趾关节移位而带来相应体征改变。骨盆旋移的复杂多变会导致出现平卧位和仰卧位时不一致,卧位和站立位时不一致等,给诊断造成困难。所以不能单凭一种姿态诊断,更不能仅凭静态的X线准确诊断为何种类型的骨盆旋移。我认为,长短腿,阴阳脚是骨盆旋移的重要症状和体征,是骨盆旋移诊断的重要条件,长短腿,阴阳脚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真性的,而非假性的,其中髋臼中心(或说顶点)上、下移动和髋骨内外旋,股关节内外旋是重要原因,值得重视。4、骨盆旋移的诊断:正确的认识和诊断骨盆旋移综合症非常困难。我想要强调的是:诊断骨盆旋移时一定要有整体观,运动观,平衡观,生物力学观等,要学会用整体动态生物力学原理而不是简单的物理力学原理来分析骨盆各组成骨及整体脊柱的运动,学会分析不同力学改变导致骨骼不同形式错位,要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不局限于一处、一骨,因为骨盆旋移不仅仅只是髂骨的旋前旋后错位,有时还有髂骨的内外旋,骶骨的仰倾错位、摆动错位及侧向翻转,还有耻骨联合的上下、前后错动、左右分离,更有它们相互之间混合复杂的错位、旋移等。骨盆旋移的体征改变大部分可以通过精细触诊发现,但要正确诊断除了依据上面的症状、体征、特别是触诊(特别是髂后上棘,髂前上棘,骶髂关节面(骶骨外缘,髂骨内缘),坐骨结节,耻骨联合等,而且要多体位,甚至运动状态下触诊)外,还要特别注意问诊和相关检查(在次不赘述)特别还要注意结合骨盆旋移后的特征性症状和体征改变,才能更好的判断!五、骨盆旋移的治疗:手法复位是首选,在施行手法前一定要诊断明确,如果诊断错误,非但不能取得明显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加重痛苦。笔者接诊了许多到处求医、被误诊、误治的患者,往往病情缠绵不愈甚至加重,谈起就医经历,忍不住痛哭流涕,扼腕叹息!治疗骨盆旋移时要注意该病可能引起的脊柱侧弯,腰、胸、颈以及颅骨位置的改变等,不能只注意骨盆和脊柱,还要重视可能影响骨盆稳定的诸如前面所述的足、膝、骨盆、腰、胸、颈以至颅骨等相关疾病的治疗,重视心理疏导等治疗,使其不仅骨正筋柔,而且要气血自流,精气神足!骨盆具体调整手法以纠正错位关节,恢复脊柱与骨盆生物力学结构,调动人体自我修复机制为核心。常用手法有:

1、侧卧牵抖冲压法2、屈髋屈膝旋髋按压法3、摇腿揉腰法4、俯卧牵抖冲压法5、侧卧推髂、推坐骨法6、侧卧推(旋)骶骨法7、卧位柔性正骨法8、站位柔性正骨法其中传统和美式整脊手法在调整骨盆旋移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可快速减轻症状,但因重视触诊不够,缺少对相关骨性标志及整体改变的认识,使效果也有明显不足,而柔性手法在结合触诊,精细调整骨结构改变,调动机体自身修复力方面有更明显的优势。本人独创的于氏整脊既具传统手法的奥妙,又具有美式调整的轻巧,再结合柔性正骨、整脊,使骨盆调整变得轻巧、舒适、安全、自由、到位,为来自国内外大量患者解除了病痛。对于时间较久的患者,因为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其他表现,则需要配合针灸、拉伸、中药、心里疏导等其他治疗,并鼓励患者加强锻炼,自我调整、调适,以巩固治疗效果,彻底消除躯体和精神方面的病痛。

此文为于仁波老师的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如果您对于氏整脊手法感兴趣,欢迎探讨,共同提高。

联系

/yunbo









































北京治白癜风专业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nky.com/lzzl/5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