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网整合了疫情背后的产业链资源,覆盖19个细分领域,链接超过家企业数据,带来详尽的疫情产业图谱。长按识别图片小程序码,一手资源信息全知晓。
近日,因疫情防控需要,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联合发文,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3月2日,就在文件发布的当天,北京市医保局实现了互联网诊疗医保支付渠道的打通,医院在其技术和运营团队的支持下率先完成全市首单互联网复诊医保报销。
医院是一家医院,为其提供医保支付系统改造的公司是一家成立不到一年的信息化企业:北京凤凰医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凤凰医联”)。
在双方的合作下,医院系统改造和验收耗时仅仅12天,在北京率先实现了互联网诊疗医保支付。凤凰医联是如何做到的?系统改造需要哪些步骤?验收有哪些注意事项?对此,凤凰医联总经理李梅田做了详细解答。
北京疫情防控与互联网诊疗
我们先来看北京在疫情防控中对互联网诊疗的急迫需求。
经历了年非典的北京,面对新冠疫情时,以严密的社区防控前移筛查关口,加上强有力的医疗救治资源,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尽管如此,其疫情防控形势并不轻松。
首先,北京外来人口众多。据北京市统计局数据,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万人,常住外来人口.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例高达34.6%。在全国疫情初步平稳、各地开始实施部分行业有序复工复产时,北京也启动了相关工作。此时,北京面临返京人员交通防控,以及返京后复工复产的人员聚集防控双重压力。
2月18日,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增设复工复产防控组,负责全市工业、商业、服务业及建筑业企业等复工复产防控工作的管理。
其次,北京作为国际都市,拥有大量国际航线。据北京首都国际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