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约君说
腿脚不利索,是不少患者最常见的苦恼之一。一些中老年朋友觉得,人老了自然如此,忍一忍就过去了。但也有不少焦虑的患者,为了腿痛的问题到处寻医问药,花了不少钱和时间却始终不见效。
事实上,腿痛并非小事,你不管它,它可能日益加重,最终导致跛行甚至残废。有约君得知,腿痛只是一个表面症状,很多人一说骨痛就想到骨科,其实骨头或关节的问题只是引起腿痛的其中一个原因,神经和血管也是导致腿痛的“大户”。
专家提醒,掌握不同腿痛的特点和背后隐藏的原因,有助于在首诊时选对科室,更快更好地铲除病根噢。
脚踝红肿痛原来是痛风
德叔左侧脚踝经常隐隐作痛,最近还又红又肿鼓起了一个大包。德叔年轻时是个足球爱好者,脚踝处曾经受过伤。开始时,他以为是旧患发作,于是找了个懂“跌打”的朋友用陈年药酒给患处按摩。然而折腾了几次后,德叔脚踝的红肿不仅没有消退,而且疼痛越发剧烈。
“既然是腿痛,当然是看骨科。”德叔医院就诊,可拍了X光片,骨科医生说德叔的脚踝的骨头没有问题,建议他看看内科。“腿痛怎么会看内科呢?”德叔大惑不解。
“有些踝关节的红肿疼痛可能是痛风引起的,要查一查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如果真的是尿酸高引起了痛风,那么就要用药物治疗。此外,有些关节疼痛可能是类风湿的一种表现,还可能需要看免疫科。”
医生一席话让德叔恍然大悟。后来,经过血液检查,德叔果然是痛风。
末梢神经炎
也会导致腿痛
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曹志恺说,如果有明确外伤史引起的腿痛,那首先应该看骨科,否则的话,腿痛的原因除了骨头或关节问题外,还有很多,例如由神经问题引起的腿痛也十分常见。
“由神经问题引起的腿痛总的来说分成外周型和中枢型两种。”曹志恺说,其中外周型最常见的就是坐骨神经痛,发病原因与这组神经受到压迫有关。
“坐骨神经从腰椎发出后,沿着臀部和大腿外侧向下行走,这里有一组肌肉叫做梨状肌,如果梨状肌劳损或发生炎症,刺激压迫到了坐骨神经,就会引起坐骨神经痛,也叫做梨状肌综合征。”
遇到这种腿痛除了看神经科,还可以看疼痛科,通常打上一针封闭,局部消炎就能对腿痛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除了坐骨神经痛外,末梢神经炎也能引起腿痛。
“这种痛通常以麻为主,痛的部位多数是脚趾、脚背等人体末端的部位,而且在夜间感觉特别明显。”
曹志恺说,末梢神经炎主要与某些营养素缺失,例如B族维生素以及糖尿病等有关。末梢神经炎通过肌电图和脑干诱发电位等检查就能分辨,一般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如多补充B族维生素等。
还有些腿痛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最常见的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专科比较多,以骨科为主,医院还会细分出脊柱专科,也医院将其放在疼痛科。
除此以外,脊髓肿瘤也可能导致腿痛,原因就是肿瘤压迫了腿部附近的神经,“这种就属于比较严重的疾病,要通过MR检查来确诊和定位。”
曹志恺总结说,由神经问题引起的腿痛通常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那就是痛中带麻,包括腰椎间盘突出、末梢神经炎等都是如此。
此外,手脚发麻的话还要特别留神是否与脑梗塞有关,这种麻的感觉面积比较大,有时是一侧身子麻木,这时就要高度警惕,医院的专科就诊。
走路腿才痛可能要看血管外科
还有一种腿痛往往是在走路时感觉明显,专家提醒说,这种情况应该考虑看外周血管科或血管外科。这种间歇性的腿痛更容易被老年人忽视,他们往往以为自己年纪大了,走不了远路,反正痛的时候歇会儿就好,医院。
事实上,当老人出现间歇性跛行和走路没劲儿时,可能是血管堵塞了。据广州医院血管外科的杨澄宇主任介绍,供应四肢血液的血管称为外周血管。在老年人中,由外周血管堵塞引起的四肢不适很常见,据统计患病率约15%。不仅是患者,甚至有些医生对这种疾病的认识都很不够,常常误认为“老年关节病,体力不好,或坐骨神经有问题等。”
专家提醒,关节病和神经病变引起的腿痛和外周血管病变引起的腿痛是可以区分开的。前者引起的腿痛是持续性的,而后者是间歇性跛行和疼痛,如行走几分钟后出现小腿、臀部、髋部或足弓疼痛、发紧、僵硬或沉重,但休息几分钟后又能恢复行走,病情反反复复。
杨澄宇分析,下肢动脉闭塞患者成倍增长,主要原因是广州人近20年来饮食习惯的改变。“高脂肪、高热量、高糖的食物吃得越来越多,血管壁易硬化、变厚,变得不再光滑,易出现血栓,最终把血管塞住。”
据介绍,人体下肢动脉血管被堵塞的早期,双腿常有发凉的感觉。发病第二阶段,病人走路时会因为疼痛而出现间歇性跛行。然而,90%以上的病人因为不知道该到哪个专科就诊而耽误治疗。杨澄宇说,如果病人整条腿发黑,那意味着这条腿的机体已经坏死,如果这时不将其截去的话,很可能会因为毒血症而威胁生命。如病人在“间歇性跛行”甚至更早时接受正确治疗,九成以上患者的症状能治愈。
还有些下肢疼痛伴有明显的大片红肿,用手指按压,红肿可褪色,局部发热并伴有明显的触痛,这种往往是有炎症的表现,临床上叫网状淋巴管炎,又名丹毒。“这也是一种外科感染,可以看普通外科或血管外科。”
医学指导: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曹志恺、广州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杨澄宇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黎蘅
编辑:李津
图
视觉中国更多秋季养生食谱看这里
近期热文回顾
■(一)口干上火秋燥怎么破?超全秋季食养方来了,快转给你最关心的人
■(二)秋风起,滋阴润燥要多吃这些白色食物——
■(三)秋季煲梨润燥?想要有效果,得先辨体质分凉热!
■(四)秋燥伤肺,请收藏这三款当令食疗
■(五)孩子咳嗽老不好,少吃雪梨和香蕉
6道食疗方拿走不谢!
■(六)柿子遇上螃蟹,可怕的事情会发生?这些秋令佳品该这么吃
了解更多近期热点文章
乌鸡白凤丸治疗痛风有“奇效”?中医专家告诉你,真相是……
健康听我说
有些食物会让皮肤喊“渴”,秋季护肤宝典来啦
千金难买老来瘦?医生告诉你真相!
八大问题最毁心血管,“养心”关键竟在这个日常举动
文末福利派送:邓铁涛百岁长寿经等你来拿
脱发是“肥腻中年”的专利?连90后都在买防脱产品了!这条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专业治白癜风昆明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