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8月19日,中国的医师们开始拥有一个共同的节日——“中国医师节”。在首个“中国医师节”前夕,8月2日,河南省中医管理局通报表扬中医医疗机构临床工作表现突出的52个集体、名医师,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和大医精诚、悬壶济世的优良传统,树立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增强临床医师的职业荣誉感。
从本期开始,我们选登其中23位医师的先进事迹。他们来自全省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或参与援外、援疆工作,或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并取得突出成绩,或在某些中医领域有所擅长。褒扬他们的事迹,希望能够给更多中医临床工作者带来启发,为保障群众健康再立新功。
赵明宇医院(医院)颈肩腰腿痛一科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年2月,他被选为河南省第九批援疆干部并赴新疆工作,医院任副院长(挂职)至今,先后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先进个人、“开发建设新疆奖章获得者”等荣誉。
主要事迹:医疗援疆他在当地出了名
“去新疆?一去3年?”医院(医院)医生、河南省第九批援疆干部赵明宇,用实际行动给出答案。从河南省郑州市到新疆哈密,跨越公里,他带着精湛的医术和援疆热情,医院尽心诊治患者、传授医术。
在哈密市,赵明宇克服身体和生活上的不适快速投入工作,医院的民族大家庭。根据前期河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医院找准“以骨科为主,大专科小综合”的定位,赵明宇从学科建设、科研项目到日常诊疗,都积极建言献策。在他的帮助下,医院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了颈肩腰腿痛专病专科,结合维吾尔医学术思想与技术理论,进一步彰显民族医药特色。
让赵明宇在当地出名的原因,是他擅长的中医正骨术。
贫困牧民买买提5年前因一场车祸伤了一条腿,受伤的腿不仅肌肉萎缩,还疼痛难忍。今年4月,赵明宇下乡义诊。买买提接受赵明宇的正骨术治疗后,不再使用双拐了;继续治疗了两次,近距离行走不用拐杖了。随后,不少牧民慕名来找赵明宇看病。伊州区五堡镇维吾尔族妇女阿里亚·吾尤甫在农田干活时忽然感到腰骶部剧烈疼痛,家人把她送到赵明宇的诊室时,她痛得泪流满面。赵明宇经过观察与分析,诊断其为梨状肌综合征,便用正骨术为其治疗。几分钟后,她的腰骶部疼痛症状减轻了。随后,她微笑着说:“赵院长的正骨术真神呀!”
除了医院定期坐诊,赵医院医疗队深入伊州区五堡镇、回城乡,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萨尔乔克乡、花园乡等偏远乡(镇)和农牧区开展义诊活动。
3年援疆,赵明宇还有一个目标——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赵明宇围绕骨科建设,将医院的先进管理经验带医院,毫无保留地医院的年轻骨干。
医院理疗科医生亚合甫说:“跟着赵老师,我不仅学到了中医正骨的医学理念和先进的技术,还学会了实实在在为患者着想。”
侯留法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消化研究室主任,河南省医院肝胆脾胃科主任,主任医师,国家级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
他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肝病专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编委,长期从事肝胆等消化病的临床研究工作,擅长肝胆胰胃肠疾病以及消化道肿瘤等疑难杂症的治疗。
主要事迹:坚守临床一线是他的“最美告白”
“崇尚医德仁心,才能真正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每天在晨会上,河南省医院肝胆脾胃科主任侯留法都会这样对年轻医生说。
侯留法的门诊总是围满患者,他们大多是慕名而来。今年3月,一名张姓患者深夜突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侯医院进行抢救。得知患者经济困难,他毫不犹豫地拿出配血治疗费,并守护患者到第二天凌晨6时,直到患者转危为安,他才放心回办公室休息一会儿。他来不及回家休息,因为他还心系着当天的门诊患者,他不忍心患者长途跋涉求医、满心遗憾而归。
长期坚守临床一线,侯留法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本专业疑难问题也有较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在乙肝的发病机制上,他提出:湿热疫毒内侵是发病的根本原因,肝胆脾胃不和是脏腑病变的基础,肝气郁滞失疏,脾气虚弱失运是乙肝发病的重要环节;气虚血瘀徵积,阴阳气血俱损是乙肝发展的必然结果;故对乙肝的治疗采用清除疫毒、疏肝健脾、活血通络等疗法。对于乙肝长期病毒不能转阴的治疗,侯留法提出了滋养元气、健脾补肾、平补肾阴肾阳的治疗方法,不仅能够保持乙肝患者的病情稳定,还能使一部分病毒转阴,使患者摆脱乙肝困扰。
在肝硬化等疾病的防治方面,他基于肝硬化患者容易发生肝癌的发病趋势,明确提出了要重视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治疗肝硬化时,在疏肝健脾、活血软坚的基础上,他定期运用健脾补肾、抗癌解毒方药,合理调控免疫力,不仅能够使肝硬化患者病情保持稳定,还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肝癌的发生。
侯留法带领的肝胆脾胃科是国家中医重点专科,中医特色尤为突出。近年来,在继续沿用中医传统疗法的基础上,他们研究、应用了督脉灸、中华神灸、砭石灸、冬病夏治等中医疗法,并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量身定做艾箱辨证药物灸等中医外治法,在临床上疗效显著,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
张朝霞医院儿科专家,是首届郑州市“21世纪中医人才”。她担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的理事等职务,为中医儿科的学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她勤于钻研,在医疗、教学、科研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突出,特别是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哮喘、长期咳嗽以及儿童厌食症等方面疗效显著,受到了患者的好评。
主要事迹:哈萨克族大娘的“大女儿”
张朝霞是郑州市第九批援疆工作队队员。到达新疆哈密后,张朝霞积极投身援疆医疗工作,利用查房、讲课、下乡义诊等,把自己平生所学的知识与技术手把手地教给哈密医务人员,实现了医疗援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为“传、帮、带”工作做出突出贡献。
在援疆工作中,张朝霞根据多年中医药治疗儿童疾病的临床经验,结合儿科自身特点,医院儿科开展了多种中医药外治疗法,直接受益人数达余人。“中药封包疗法(也叫热奄包疗法)”,她利用新疆群众喜闻乐见的“青盐”作为主药,配以温经通络、散寒止痛之中药,加热后局部外敷以治疗儿童腹痛、呕吐以及输注阿奇霉素、红霉素等引起的胃肠道反应,疗效确切,受到了患者的好评;她运用中药“止咳化痰膏”穴位贴敷治疗儿童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引起的咳嗽以及“中药神阙穴贴敷治疗儿童腹泻”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中医“针灸刺四缝疗法”治疗儿童厌食症、偏食症等,疗效确切。
张朝霞还克服了语言障碍,坚持每月与少数民族同胞联系、互动。她和他们一起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向他们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和民族政策,加强了民族团结,被哈萨克族大娘亲切地称为“大女儿”。
多年来,张朝霞坚持业务学习,不断提升业务能力,积极发挥中医药治疗儿童常见病的优势,在临证时经常运用中医药解决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等,尽量减少输液以及抗生素的应用,促使中医疗法得到老百姓的认可。
在治疗儿童抽动症以及儿童遗尿等与精神、心理有关的疾病中,她努力从儿童的角度和孩子交流,对孩子和家长同时进行心理辅导,配合中药口服以及耳穴压豆等疗法治疗疾病,疗效显著,使患者彻底摆脱疾病困扰。在临床上,她运用中医疗法治愈了许多患者的疾病,且疗效显著。因此,她逐渐获得广大患者的好评。
索晓灿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