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状肌综合征是指坐骨神经受梨状肌压迫或变异而出现的下肢疼痛,肌力减弱.感觉异常的症候群。梨状肌起于能骨前缘,经过坐骨大向外,止于服骨大转子内上方,作用是使大腿外旋。坐骨神经一般从梨状肌下缘穿出骨盆,在臀大肌下面降至大腿后面,并在该处分为胆神经和排总神经,支配小腿足部的感觉和运动。
梨状肌是股骨外旋肌,受能丛神经支配。梨状肌可因某种激烈或不协调的运动,髓部扭伤时,髋关节急剧外旋,梨状肌猛烈收缩.或筋关节突然内收、内旋使梨状肌受到牵拉等,而发生急性损伤,故使该肌痉挛、充血、水肿。
如梨状肌急性损伤末获得及时治疗或因某种工作使梨状肌经常处于过度紧张、牵拉状态,而造成梨状肌劳损、慢性劳损而致该肌持续性充血、水肿、痉挛、以至梨状肌肥厚、硬化或粘连等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而引起臀腿痛。
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1.大部分梨状肌综合征患者有外伤史或慢性劳损史,部分患者有夜间受凉史。
2.梨状肌综合征患者自觉患演变短,走路跛行。臀部深在性疼痛,且向同侧下肢的后面或后外方放射,偶尔小腿外侧发麻,会阴部不适,走路时身体半屈,严重者臀部呈现“刀割样”或“烧灼样”疼痛,两下脏屈曲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或大声咳嗽增加腹压时,患肢窜疼加重。
3.走路跛行,腰部一般无压痛点,亦无明显压痛,患侧臀肌可有萎缩,梨状肌部位可触及弥漫性钝厚,成条素,成束状肌束。局部变硬,压痛明显,宣腿抬高在60。以前出现疼痛为试验阳性。超过60。疼痛反而减轻,此与梨状肌先拉紧,后松弛有关。臀部深在性酸胀、发沉,有时伴有患肢大腿后侧及小腿外侧疼痛,咳嗽、大便用力时疼痛加重,自觉患肢变短,行走破行,可因劳累或感受风寒湿邪而加重,严重者自觉臀部有“刀割样”或“跳脓样”剧痛,病久者夜不能寐、两下肢屈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