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状肌综合征属于祖国医学“腰腿疼”、“痹证”之范畴。《医宗金鉴>关于“胯骨若素受风寒湿气,再遇跃订损伤,痰血凝结,肿硬筋翻,足不能直行,”和“跃打损伤,气血虚衰,下部腰、胯、膝、腿疼痛,酸软无力,步届艰难”的叙述,与本病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比较类似。常见病因有先天变异和后天急慢性损伤等。
可引起梨状肌综合征的病因
1.梨状肌变异。梨状肌变异较多.正常的结构是坐骨神经在梨状肌下方出来。梨状肌变异有两种类型:一为坐骨神经从梨状肌中穿出;另一种为坐骨神经商位分支,即坐骨神经在梨状肌处就分为排总神经和服神经,腔神经在梨状肌下出来,而排总神经则从梨状肌腹中穿出。
2.损伤下肢。突然用力外展外旋或蹲位起立,梨状肌过度收缩;或下肢负重内旋,梨状肌过度牵拉等原因造成梨状肌损伤,肌腔破裂,肌肉发生保护性痉挛,对肌肉下方的组织产生压迫,从而影响梨状肌上,下方的神经血管,尤其是对坐骨神经影响最大。由于神经走行的变异,当梨状肌稍有损伤时使易导致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损伤多由间接外力所致,如闪,扭,跨越,反复下蹲等:或由于某些动作,尤其是下胶外展,旋外或蹲位直立时,使梨状肌被牵拉过长而导致损伤;臀腰部感染或外邪侵袭亦可造成梨状肌炎症性损伤。
梨状肌的损伤可能为肌膜破裂或部分肌束断裂、致局部充血,水肿,肌肉痉孪,若再加上坐骨神经与梨状肌关系的变异,常可压迫,刺激坐骨神经而引起臀部及大腿后外侧疼痛,麻痹一例下肢疼痛,活动减少,久之可引起臀大肌、臀中肌的萎缩。
3.某些妇女由于盆腔炎、卵巢或附件炎等波及梨状肌,也可引起梨状肌综合征。
感受外邪、跌仆伤损致经脉闭阻,气血郁滞而不通,不通则痛,或因正气不足,肾气亏损,无以充养筋脉而发生疼痛。临床上多先因劳力扭伤,复感外邪,而正虚又为本病的关键,故本病多虚实相兼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