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状肌是髋关节重要的外旋肌肉,和臀中肌一起作为髋关节重要的维持稳定作用的肌肉。梨状肌为臀中深层的一块小肌肉,起于第2~4骶椎前面骶孔外侧缘,沿骨盆壁向外下行,穿过坐骨大孔将该孔分成梨状肌上孔与下孔,止于股骨大粗隆。坐骨神经大多经梨状肌下孔穿出骨盆至臀部,部分有解剖变异者则从梨状肌上孔或梨状肌中穿过。此肌因急、慢性损伤,或加上解剖上变异,致易发生损伤性炎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神经,而产生腰腿痛,称为梨状肌综合症。
一
病因
病因主要是梨状肌的急性或慢性损伤。梨状肌损伤是导致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梨状肌损伤后,局部充血水肿或痉挛,反复损伤导致梨状肌肥厚,可直接压迫坐骨神经而出现梨状肌综合征。
其次,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解剖关系发生变异,也可导致坐骨神经受压迫或刺激而产生梨状肌综合征。
此外,由于部分妇科疾患如盆腔卵巢或附件炎症,以及骶髂关节发生炎症时,也有可能波及梨状肌,影响通过梨状肌下孔的坐骨神经而发生相应的症状。
二
主要症状
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坐姿超过15-20min后疼痛加重,许多患者表现为梨状肌的疼痛,尤其是肌肉在骶骨附着点和股骨大转子的内侧,这可能是突然或逐渐发病,与梨状肌痉挛或坐骨神经受压迫有关。
患者可能还会表现出行走困难及同侧小腿内旋时出现疼痛,如发生在盘腿坐着或步行时,弯腰、举重导致疼痛加重,通过牵引可以不同程度缓解。查体在梨状肌的解剖部位可以触到梭形、腊肠状的块状物。
三
鉴别诊断
1.腰椎间盘突出本病常有腰痛伴坐骨神经痛,腰椎代偿性侧弯畸形。
腹部加压可加重或诱发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损伤范围与突出椎间盘部位有关。直腿抬高试验与加强试验阳性,4字试验阴性(梨状肌综合征最易误诊为该病)。
2.神经鞘膜瘤高位神经鞘膜瘤较少见。
症状进行性加重,与活动或休息无关。臀部有较强的Tinel征,但难以在局部扪及条索状瘤体。有时可在B超发沿坐骨神经表面均匀增厚的回声带。手术和病理检查是最终确诊手段。
四
康复治疗
1.物理因子治疗
热疗、冷疗、电疗、超声波治疗等可以作为物理治疗的辅助手段,起到改善局部血供,缓解肌肉痉挛,促进新陈代谢,减轻粘连和消炎等作用,对缓解梨状肌综合征有很大的帮助。
2.手法治疗
对梨状肌进行压揉:
对梨状肌进行起止点压揉,并且也可以在对梨状肌拉伸的状态下压揉。
拉伸梨状肌:
病人仰卧,治疗侧的髋部和膝部屈曲,治疗师一手抓住膝盖,并尽可能的屈曲髋关节,并外旋45到60度,用前臂贴着小腿并将小腿摆在内收位置,稍微下压以防止髋部抬起;另一手放在肌肉终点处往肌腹方向来拉伸梨状肌。
3.康复训练
想了解更多关于腰疼及坐骨神经痛的康复指导,欢迎到我科咨询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
康复区:-
理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