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水针刀技术进针示意图
梨状肌损伤是指梨状肌慢性劳损、急性外伤导致炎性肿胀,使肌腹形成纤维束带或瘢痕条索、梨状孔狭窄以及梨状肌上下孔粘连、挛缩结节、压迫坐骨神经血管等,产生的以单侧下肢疼痛为主的病症。
梨状肌位于臀部,起自骶骨前面,经坐骨大孔向外,止于股骨大转子内上方,是髋关节外旋肌,并有助外展后伸作用。该肌受骶1、2神经支配。正常情况下,坐骨神经大多紧贴梨状肌下缘穿出,或坐骨神经全部由梨状肌中间穿出,在梨状肌的上孔有臀上动脉、静脉及臀上神经,梨状肌的下孔有阴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及臀下静脉通过。坐骨神经一般从梨状肌下缘出骨盆,在臀大肌下面降至大腿后面。在该处分为胫神经及腓总神经,传导小腿、足部的感觉及支配运动。
1.慢性劳损长期髋关节过度内、外旋或外展,尤其是在下肢内旋、外展或由蹲位突然直立时,易使梨状肌过度牵拉,使之不协调而至损伤,损伤后充血、水肿、渗出粘连,进而对邻近组织产生压迫,直接影响梨状肌上、下孔通过的神经血管,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尤其是对坐骨神经影响最大,易出现明显的坐骨神经卡压征。
2.神经源性长期的骶1、2神经卡压导致梨状肌痉挛、缺血,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1.有外伤史或慢性劳损史。
2.单侧或双侧梨状肌上、下孔通过的神经和血管有受压的症状。
3.疼痛是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主要表现。疼痛以臀部为主,并可向下肢放射。
4.严重时不能行走或行走一段距离后疼痛剧烈,需休息片刻后才能继续行走。
5.动静触诊压痛点在梨状肌的表面投影区(坐骨神经出口位于:大粗隆与坐骨结节连线中内上1/3上方的2.5~4cm),可有压痛或阳性结节。
6.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即内旋患侧下肢,可诱发臀腿痛。
7.患侧直腿抬高试验,在60°以内疼痛明显,超过60°时,疼痛反而减轻。
鉴别诊断
在临床中引起坐骨神经压迫症状的疾病有多种,需要和以下几种引起坐骨神经疼痛的疾病相鉴别:
1.坐骨神经炎坐骨神经炎起病较急,疼痛沿坐骨神经的通路由臀部经大腿后部或向小腿外侧反射至远端,其疼痛为持续性钝痛,并可发作性加剧或呈烧灼样刺痛,站立时疼痛减轻。
2.根性坐骨神经痛根性坐骨神经痛多由于椎间盘突出症、脊柱骨关节炎、脊柱骨肿瘤及黄韧带增厚等椎管内及脊柱的病变造成。发病较缓慢,有慢性腰背疼痛病史,坐位时较行走疼痛明显,卧位疼痛缓解或消失,症状可反复发作,小腿外侧、足背的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足及趾背屈时屈肌力减弱,踝反射减弱或消失,这类病变可做X线片检查以协助诊断。
此外,梨状肌损伤还应该和其他造成干性坐骨神经痛的疾病相鉴别,如臀部脓肿、坐骨神经鞘膜瘤等病。
松解筋结,活血消肿,通络止痛。
1.松解液配方三七注射液2ml、维生素B12注射液μg、利多卡因注射液3ml备用。
2.针具扁圆刃水针刀。
3.针法筋膜弹拨分离法。
4.体位俯卧位。
5.操作规程按“一明二严三选择”的操作规程,令患者俯卧位,按三针定位法,局部皮肤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具体操作如下:
a针:大转子尖端内上方,选扁圆刃水针刀,向后上方快速纵行进针达筋膜层,逐层松解分离筋膜结节,然后达大转子尖端,行筋膜弹拨分离法松解3~6针,回抽无血,注射松解液1~2ml,注射中浓度三氧5~10ml,快速出针,贴创可贴。
b、c针:坐骨神经出口处(大粗隆与坐骨结节连线中内上1/3处),选扁圆刃水针刀,快速纵行进针达筋膜层,逐层松解分离筋膜结节,然后达梨状肌中下点,个别出现坐骨神经向下放射时,行筋膜弹拨分离法松解3~6针,回抽无血,注射松解液1~2ml,注射中浓度三氧5~10ml,快速出针,贴创可贴。
每周2次,1~3次1个疗程。
1.仰卧位,让患者外旋患肢,医生双手握足踝部与患者对抗(内旋),反复做2~3次。
2.嘱患者做直腿抬高试验,如仍达不到90°时,医生可帮助患者直腿抬高超过90°,达到撕裂粘连的作用。
以活血祛瘀,通络消肿为治法,方选消肿化瘀汤加减:
当归10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9g,三七10g,血竭6g,丹参30g,鸡血藤30g,姜黄10g,云苓15g,薏苡仁30g,甘草6g,水煎服,日一剂。
1.术前中药热敷或蜡疗,术后中频照射,每日1次,每次10~30分钟。
2.梨状肌中点松解时,浅层可以切割松解筋膜,深层旋转分离,防止损伤神经。
3.注意局部保暖,避免风寒刺激。
治疗骨伤疼痛病、颈肩腰腿痛病的首选
——水针刀技术、中医筋骨三针疗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疗技术
—国家局一类继续教育项目
—被纳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
“以真诚传授针法绝技用生命创新微创技术”
培训二十余年,发明人吴汉卿教授亲授,数万学员受益!
全国免费咨询
手机:/
联系人:黄建
北京世针联微创针法研究院官方enfa
扫一扫,了解更多知识!
水针刀筋骨三针法发明人吴汉卿教授北京白癜风医专科医院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