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石康复新理念运动损伤康复一腰椎

螺旋链

之前讲过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区别,今天主要讲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螺旋链的应用。那么,螺旋链到底是什么呢?螺旋链是肌筋膜链理论中一条非常经典的路线。它在人身体上左右各一条,以左侧为例:左侧头夹肌与颈夹肌-右侧菱形肌-右侧前锯肌-右侧腹外斜肌-左侧腹内斜肌-左侧阔筋膜张肌与髂胫束-左侧胫骨前肌-左侧腓骨长肌与腓骨短肌-左侧股二头肌-左侧骶结节韧带-骶骨筋膜-右侧竖脊肌-帽状腱膜。

天哪!看起来真复杂。不,不,不!只是看起来有点长罢了,结合图片看是不是很像把人给绑了起来?

接下来说一下螺旋链的临床应用,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这种现象: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一般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认为是坐骨神经被受到牵拉,可能是梨状肌或者是更常见的结果,也就是腰椎发生了问题——椎间盘突出!

不可否认,试验结果阳性也是告诉我们坐骨神经的传导路线确实是受阻的。就像有一个“Y”字型的道路交汇口,突然间会车方向的道路堵车了,你觉得会是什么情况?

1.可能是道路坍塌了,这样会造成来到这条路上的车辆无法行驶。

2.可能的是来自某条支路的车辆太多,超过了交汇道路的承载能力

你认为会是哪个?是不是觉得是第二种情况的更多?

同理,我们的腰椎就像“Y”型路口的交汇主路,两条腿就像“Y”上面的两个叉。就像任何一条分支来的车辆过多都会造成主路过度负载一样,来自我们左右双腿的过度张力也会造成腰椎的过度“负载”!

这里我们还要提到一个概念-“关节相间理论”(jointbyjoint)。这是由根据著名物理治疗和运动训练专家GaryCook和MikeBoyle提出的,髋关节是一个以灵活性为主要特征的关节,腰椎是一个以稳定性为主要特征的关节。

这个从关节的运动能力上也可以看出,髋关节是一个球窝过节,可以做多个方向上的运动,所以说髋关节是灵活性关节,而腰椎是一个复合关节,主要以屈伸为主,起稳定作用。

而当髋关节的活动能力受限后,就会迫使与其相邻的环节发生代偿。拿髋关节为例,当屈髋能力受限的时候,会引起腰椎的过度屈曲代偿和旋转代偿。

1.先分析屈曲代偿:

当髋关节的腘绳肌过紧的时候,就会造成我们在下蹲的过程中发生腰椎的过度屈曲。比如我们在下蹲捡东西的时候,正常情况下我们应该是屈髋下蹲,而尽量保持腰椎挺直的情况下完成。而当腘绳肌的紧张度大于腰椎周围软组织的紧张度的话,腰椎就要被迫做出屈曲的动作,也就会形成弯腰捡东西的错误姿势了。如果这种的动作发生过多,那么就难免会发生椎间盘突出或者是腰肌过度劳损。

2.再分析一下腰椎旋转代偿。

有人会奇怪,腰椎屈曲代偿是很好理解的,那么旋转代偿是如何产生的呢?

通过螺旋链,股二头肌通过骶结节韧带既可以将张力传导向同侧竖脊肌,也可以将张力传向对侧竖脊肌。穿同侧竖脊肌,就会发生腰椎的屈曲代偿。而传向对侧的话,就为旋转代偿提供了条件。那么下面我帮大家分析一下:

在步态中,身体会发生一个交叉旋转,也就是骨盆与胸廓产生一个对侧的旋转,就像拧毛巾一样。当右腿向前迈出的时候,骨盆会向左侧旋转,胸廓将会向右侧旋转。而当右侧的股二头肌过度紧张,不能达到足够的延展度的情况下,骨盆就会发生代偿,出现更多的向左旋转,从而将右腿向前送出去。此时,当左臂向前摆动伴随者胸廓向右旋转的话,腰椎要产生向右侧旋转的动作才能完成。这样每一次的迈步,都会让腰椎发生一次旋转。而且腰椎的旋转和侧弯是伴生的,我们每天即使是典型的“坐姿生活”,上厕所、进家门等活动也要让我们至少走几百步,这对腰椎也是一个不小的刺激,时间一长,“单腿抬高试验”呈阳性也就理所当然了。

最后,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其实很简单,股二头肌松解+加强腰椎的稳定性就可以了。

下面就是几个简单的康复动作:

腘绳肌伸展

找一个“墙角”,躺下来。尽力保持脊柱的伸展,腹部和腰部收紧,也就是保持中立位和核心收缩。将一条腿置于墙上,保持下面的腿与躯干对拉延长的情况下,保持一分钟。

核心稳定性练习

以下动作尽量在核心区域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进行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医院康复院区肌骨诊疗中心

王建晖主任:

杨林副主任:

王云龙康复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nky.com/lzyy/126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