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天下有情人终得贵子
王磊,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生殖医学中心临床主任,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生育保健分会委员,枣庄市医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年于浙江大学医院生殖中心进修学习生殖内分泌及实验室技术。擅长女性不孕不育、内分泌疾病的治疗及辅助生殖技术。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临床表现为月经稀发、痤疮、多毛、肥胖、不孕等。此外,PCOS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高血压及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风险增加,严重危害了广大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PCOS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环境、心理因素等密切相关。
一、诊断
1.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诊断
1)国际标准:符合以下3条中的2条,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高雄激素症,即可诊断PCOS:①雄激素过多的临床和(或)生化表现,如多毛、痤疮、雄激素性脱发、血清总睾酮或游离睾酮升高;②稀发排卵或无排卵;③卵巢多囊样改变,即一侧或双侧卵巢内有≥12个的直径2~9mm卵泡,和(或)卵巢体积超过10ml。
国内标准:月经稀发或闭经或不规则子宫出血是诊断的必需条件。另外,再符合下列2项中的一项,并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高雄激素的疾病和引起排卵异常的疾病后,可诊断为PCOS:①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或高雄激素血症;②超声表现为多囊卵巢。
2.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
同时符合年鹿特丹诊断标准中的全部3个指标:高雄表现、初潮后月经稀发持续至少2年或闭经、并应包括超声下卵巢体积的增大(>10cm3);同时应排除其他导致雄激素水平升高的病因(包括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Cushing综合征、分泌雄激素的肿瘤等)、其他引起排卵障碍的疾病(如高催乳素血症、卵巢早衰或下丘脑-垂体闭经,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
二、治疗策略:
1、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
1)控制月经周期
(1)口服避孕药
对于月经紊乱及多毛痤疮的PCOS患者推荐首选口服避孕药治疗,常规用法是在自然月经期或撤退性出血的第5天开始服用,每日1片,连续服用21天,停药约5天开始撤退性出血,撤退性出血第5天或者停药7天后重复启用,至少3~6个月,可重复使用。
禁忌症:超过/mmHg(1mmHg=0.kPa)的高血压,病程超过20年的糖尿病,有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或肾脏病变,抽烟超过每天15支等。
(2)孕激素
对于无明显雄激素水平升高的临床和实验室表现,且无明显胰岛素抵抗的无排卵患者,可单独采用定期孕激素治疗。
常规用法是在月经周期后半期黄体酮mg/d,或地屈孕酮10~20mg/d,每月10天,至少每两个月撤退性出血1次;撤退性出血也可以肌内注射黄体酮5~7d,如长期应用仍需肌内注射10d以上,才能保护子宫内膜。
(3)高雄激素血症的治疗
各种短效口服避孕药均可用于高雄激素血症的治疗,以复方醋酸环丙孕酮(达英-35)为首选,其可通过抑制下丘脑-垂体LH分泌,而抑制卵泡膜细胞高水平雄激素的生成。通常,治疗痤疮需要3个月,多毛需治疗6个月。停药后可复发。对于口服避孕药不能改善的多毛症,可选择螺内酯治疗。
(4)其他药品
二甲双胍:二甲双胍为非首选的调整月经周期的二线药品,对于不能服用口服避孕药或对其不耐受的患者使用。同时可用于预防PCOS患者在接受体外受孕治疗中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对于合并IGT或代谢综合征且单纯生活方式调整无效的PCOS患者,建议加用二甲双胍。
2)生活方式的调整
出现超重和肥胖的PCOS患者,建议从限制热量摄入饮食开始,辅助增加运动进行减重。减重方式有以下几种:
(1)采取合理的饮食控制:限制热量摄入,选用低糖、高纤维饮食,以不饱和脂肪酸代替饱和脂肪酸。
(2)坚持长期有效的体育运动:通过规律的体育锻炼,每周至少5次30min/d的有氧运动,达到减轻体重、降低体脂的效果,体重的降低可有效改善内分泌和代谢紊乱,尤其对于有代谢异常高危因素的患者更为有效。
(3)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并减少咖啡因、烟酒的摄入。减轻心理压力,争取医生、家庭和患者之间的支持和鼓励。
(4)必要时请营养学家对患者体重、目前的饮食和运动模式进行干预。
3)如伴有不孕需促排卵或手术或采用助孕技术。
2、青春期PCOS的治疗
1)调整生活方式
此为推荐一线治疗方法,尤其对于超重(BMI23~24.9kg/m2)和肥胖(BMI≥25kg/m2)的青春期PCOS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包括饮食控制、运动、行为训练和减重。雄激素过多导致腹部脂肪沉积,从而加剧胰岛素抵抗,过多的胰岛素分泌进一步增加卵巢雄激素分泌,形成了PCOS病理生理的恶性循环。因此,改善腹型肥胖和减少多余体量可能会控制这种恶性循环,改善PCOS的代谢并发症,同时也能减少雄激素的过多分泌。但减轻体重不宜过快,应循序渐进,以不影响青春期正常生长发育为原则。
2)调整月经周期
①周期性使用孕激素:青春期PCOS患者体内常由于不排卵或排卵不好导致孕激素缺乏或不足,子宫内膜受单一雌激素作用而发生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应周期性使用孕激素对抗雌激素作用。该治疗方案的优点在于对代谢影响小、不抑制或轻度抑制下丘脑-垂体,但不能降低血雄激素水平、无治疗多毛及痤疮的作用。此方法适用于无高雄激素血症、多毛、痤疮症状及无胰岛素抵抗者。用药时间一般为每周期10~14d。具体药物有地屈孕酮(10~20mg/d,10~14d/月)、微粒化黄体酮(~mg/d,10~14d/月)、醋酸甲羟孕酮(10mg/d,10~14d/月)、肌注黄体酮(20mg/d,3~5d/月)。推荐首选口服制剂。
②短效口服避孕药(COC):适用于有多毛、痤疮、月经量过多或经期延长及有高雄激素血症的PCOS患者。常用药物为达英-35,从月经第3~5天开始服用,每日一片,连续应用21d为一周期。3~6个周期后可停药观察,症状复发后可再用药。青春期PCOS患者常常存在肥胖、糖脂代谢紊乱,应用COC之前需对糖脂代谢进行评估。有重度肥胖和糖耐量受损的患者长期服用COC可加重糖耐量受损程度,应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同时注意COC的禁忌症。
③雌/孕激素序贯治疗:适用于雌激素水平偏低的患者。少数PCOS患者雄激素水平较高、胰岛素抵抗严重,使子宫内膜对单一孕激素无撤药出血反应。该类患者常需要采取雌/孕激素序贯治疗。可口服雌二醇2mg/d,21~28d/月,后10~14d加用孕激素。
3)高雄激素血症及多毛、痤疮的治疗
抗雄激素治疗一般需要3~6月,治疗多毛症至少在6个月以上有效。
主要药物有:短效口服避孕药、螺内酯、氟他胺和非那雄胺、地塞米松。还可以进行物理疗法:刮除、蜡除、拔除及脱毛剂,均可有效改善外观,且并不会加重多毛症状。此外,激光及电凝除毛也能有效治疗多毛症。
4)高胰岛素血症的治疗
二甲双胍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胰岛素增敏剂,对于肥胖的青春期PCOS及糖耐量减退患者可明显改善糖耐量,同时降低较高的雄激素水平。常规用法为mg,2~3次/d,治疗时每3~6个月复诊1次。主要不良反应有腹胀、恶心、呕吐及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该类症状为剂量依赖性,可通过逐渐增加剂量或餐中服用而减轻。
噻唑烷二酮类为PCOS患者中应用的另一种胰岛素增敏剂,包括曲格列酮、罗格列酮及吡格列酮,但在青春期PCOS的应用较少,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5)社会心理因素的调整
青春期女性具有特殊的社会心理特点,多毛症、痤疮及肥胖对青春期PCOS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一些患者会出现焦虑和抑郁,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