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有不少人出现臀部疼痛同时伴随腿麻的症状,这种情况常常被认为是腰椎间盘突出导致压迫坐骨神经,医院一检查,腰椎并没有什么问题,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的确,这些症状是由于坐骨神经受压引起的,但是多数人都不知道的是,在临床上,导致坐骨神经压迫症状的原因有很多种,除腰椎间盘突出外,最为常见的即为梨状肌综合症。想要了解它,就必须先从梨状肌开始。
梨状肌是臀部的深层肌肉,起于第2、3、4骶椎前面,经坐骨大孔入臀部,止于股骨大转子后面。主要功能是使髋关节外展外旋。
而坐骨神经是全身最大的神经,由梨状肌下孔出盆至臀部。当梨状肌过度紧张时,会对坐骨神经产生压迫,从而产生臀部疼痛、下肢窜麻的症状。
正如之前所说的,同样都是压迫坐骨神经,那我们应该如何快速确认症状是由梨状肌引起的呢
我们先单纯地分析一下梨状肌损伤的原因:
直接损伤的原因:1.慢性损伤:骑摩托车,席地而坐,跷二郎腿等。2.急性损伤:直接撞击,回旋侧身提重物,滑到,突然收缩以维持平衡等。间接损伤的原因:腰间盘突出,骨盆发生位移,大转子滑囊炎,盆腔炎等。梨状肌损伤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我们把这些问题统称为梨状肌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是指梨状肌的急慢性损伤而引起的梨状肌水肿、痉挛、肥厚等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及其它骶丛神经、臀部血管等引起以坐骨神经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系列症候群。那么当患者下肢出现问题的时候,医生直接根据临床经验处理梨状肌到底可行么!其实错误是必然存在的,因为有另外一种疾病也会产生下肢疼痛的症状,他就是腰间盘突出,我们来对比一下这两种问题的异同。梨状肌紧张引起坐骨神经受压时,存在着三大特征:
1、患者自觉腰臀部或一侧臀部疼痛或酸胀,并向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放射,致使小腿外侧麻木,偶见腓总神经麻痹体征。
2、腰部椎体两侧无压痛点。在患侧臀部,梨状肌走向位置上可触及条索状肌束,或梨状肌压痛明显。
3、直腿抬高试验达到60度以前疼痛明显,超过后疼痛反而减轻,下肢内收内旋时可引起坐神经痛。
与之相区别的是,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的发病特点是:
1.发病较为缓慢,有慢性腰背疼痛病史;
2.坐位时较行走疼痛明显,卧位疼痛缓解或消失,症状可反复发作;
3.小腿外侧、足背的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足及趾背屈时屈肌力减弱,踝反射减弱或消失,这类病变可做影像学检查以协助诊断。
梨状肌综合征和腰间盘突出的联系:
二者其实并不是毫无联系,通常情况下腰间盘突出的患者,一般都是腰4-5或腰5骶1突出,因为这一段压力比较大,而这一段的突出很大几率会压迫骶丛神经,骶丛神经有控制腰部肌群的功能,所以当腰部肌群失去控制时,显然会导致骨盆发生位移,这时梨状肌不仅被动地被拉长或缩短了,还要去代偿腰部肌群的功能,劳损便随之而来了。有些人由于久坐,有可能出现腘绳肌缩短,时间长了会产生腘绳肌损伤,由于腘绳肌起于坐骨结节,所以有人会产生坐骨痛,而往往由于其位置过于靠近梨状肌,所以会和坐骨神经痛混淆。如果存在梨状肌综合征或梨状肌紧张的话,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几种方法来进行梨状肌的放松:
1梨状肌自我牵拉仰卧位屈髋,健侧膝关节抵住患侧踝关节,接着双手抱住健侧大腿后侧,靠近身体中心,直至患侧梨状肌产生牵拉感,保持姿势45s以上。
2俯卧屈膝3其他辅助性治疗措施有温热性质的理疗(如超短波、磁疗等)、以及手法治疗,痛感严重的可以考虑局部封闭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