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脉遍布全身,联系带动骨关节运动,人一老就会弯腰驼背,手上、脚上出现“筋疙瘩”,按上去隐隐作痛,这就是中医称作筋结。
还有一个更加直观的现象是,年轻的时候1米8,到老了就只有1米7了,“越长越回去”,这就是中医一个专有的说法:筋缩。当然,这并不是说肌肉、韧带打结了。
1筋结出现结块,病延五脏
从病理上看,筋结指的是有纤维化,粘连,形成,增厚,肿胀,严重的会出现萎缩。触摸有筋结的部位,会感觉紧张、僵硬、痉挛、肿胀,会摸到增厚甚至“筋疙瘩”,压痛明显;
从功能上看,筋结会使关节活动范围减小,转头受限,弯腰困难,抬腿弯膝不如从前。筋结压迫神经造成疼痛,压迫血管造成供血不足,筋脉失养,麻木抽搐,以及内科疾病等一系列病症……
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说“筋长一寸,延寿十年”的原因:筋脉不缩、少缩,血脉就通畅。
筋脉通了、血脉通了,第一感觉就是呼吸顺畅,腿脚那种堵着的感觉没有了!
拉筋术古已有之
2
拉通筋脉,五脏通畅
中医讲的筋脉只是在体内,并不延及五脏,但为什么说拉通筋脉,五脏就通畅了呢?这是因为:
五脏出了问题,首先在五官上会表现出来,所以五脏的功能也能通过五官来判断,五脏的问题也能通过五官抻筋来缓解。十二经筋很多都经过了头面,头面也可以抻筋,从而缓解脏腑的疾病。
1、五脏拉筋之耳为肾,固肾调心、交通心肾
肾精足则听觉聪灵,肾精虚则两耳失聪。通过耳听力的变化和耳廓的饱满润泽程度,一般可以推断肾气的盛衰情况。
我们在耳朵上抻筋可以起到固肾调心、交通心肾的作用。
提耳尖
分搓耳根
2、五脏拉筋之肝于目,肝精通目,明目止晕
肝开窍于目,是说肝的精气通于目,肝脏的经路又上联目系,而目的视力,要靠肝血的濡养。
眼睛抻筋主要有两个动作:点风池、握拳怒目。
点按风池
这两个动作能够帮助眼睛变得明亮,预防一些眼病,还能帮助止晕。
3、五脏拉筋之舌养,五脏滋肝胆、养心胃
心气不足是很多人都有的问题。比如:日常生活中有人经常会出现口误,这也能预示健康问题,这就是心气虚。
舌头跟着不听使唤,出现错语,有时候会不经意地咬舌头,这可不是因为馋肉了,而是心气不足,严重的人,思维表达上就会出现问题。
通过口唇部的抻筋动作,可以使我们的嘴皮子更利落,同时对肝胆、心、胃起到滋养的作用。
舌揉口唇
3
颈部拉筋,手不麻!
手麻是中老年人特别常见的一个问题,而且手麻和筋结确实有一定的关系。我们说手麻的原因,常见的有两个,一种是上肢神经卡压,一种就是颈椎病,这个比较常见。
颈椎病早期的真正病因应该是颈肌的劳损和痉挛,长期得不到缓解,就形成了“筋结”,压迫了血管、神经,进而造成关节失稳。
测试:臂丛牵拉初步判断原因
专家提示,可以做臂丛牵拉试验。一个人托患者侧头部,一手握患者侧上肢,将其外展90°,两手同时向反方向推拉,有放射痛或麻木加重者可初步确诊为颈椎病。
当确定是由颈椎病引起的手麻之后,可以在颈根部和肩胛骨内上角寻找筋结。除了局部筋结的的调理之外,还可以做下面这个颈部抻筋法。
抱颈仰头
抱颈仰头,这个动作最好一组持续30秒,每次根据自己的能力适当加长时间,当然,如果有严重不适,可能暗示您的颈椎有大问题,不能通过日常训练保健,要就医。
手麻的第三个原因:中风的前兆。
需要区别的是,中风也会手麻,中风的手麻是整个手都麻,而且不会单独出现这一个症状。我们的手不好使了,麻木无力,连只笔都拿不起来,这是中风手麻的一个最显著特征。
4
背部拉筋,散寒气
有条件去外面搞锻炼的朋友可以尝试“蹭树”这个运动,蹭树与我们要讲的筋结,是有很大关系的。
人的每块肌肉,每条韧带都有固定的走向,由于受寒、外伤、长期的不良姿势等,这就形成我们所说的“筋结”,背部受寒最容易忽视,因而背部也成为我们散寒的主要区域。
您可以自己摸一下在肩胛骨的外侧位置,是否有僵硬、条索状的组织存在,这就是您的背部筋结所在。
抱肘收肩
这个动作适合室内做,如图操作,请注意用两手尽量将两臂向内收紧,起到抻拉背部筋结的目的。
托天转腰
托天转腰这个姿势可以帮助揉散腰三横突出筋结。
大家四指向前,拇指向后,双手叉腰,拇指所在位置就是一个腰部最常见的腰三横突出筋结,有这个筋结的可以常练这个动作。
拜月式
这个动作帮助整个背部拉伸,和“蹭树”是差不多的功能哦!
5
腿部拉筋,膝盖不痛!
人老先老腿,腿上的筋结多了会引起很多的问题,我们在正常行走或在上下楼梯时,突然感觉膝关节吃不住劲,腿发软,差点跪下,很多内科疾病也和腿上的筋结有关。
我们可以用手指在内外膝眼二个位置按揉,会发现手下有咕噜咕噜的感觉,膝关节过伸或劳累后疼痛,这就是膝盖筋结。
大家可以把膝关节伸直看一看,如果膝眼是凹陷的,说明你的膝关节还可以,如果你的膝眼鼓起来了,摸到了硬硬的筋结,并且按着还有些疼,就说明膝关节退化的比较严重。
膝盖有筋结,有问题光练膝盖是不顶用的,股四头肌是伸膝关节的力量来源,股四头肌力量不够,髌骨两侧就要出现筋结了,那时就不是打软腿了,就该关节僵硬打不弯费劲了。所以说练好了这块地方,膝盖自然不疼。
缓解膝盖筋结,我们可以做以下3个动作:
内收外放
坐在椅子上,双手合掌相对放在两腿之间,双腿尽量内收夹紧,双手尽量外展,持续对抗10秒钟;再将双手放在大腿外侧,双腿外展,双手内收持续对抗10秒钟,重复20遍。
双足争力
坐位,双足跟交叉,下腿向前伸,上腿下压,相互争力坚持10秒,双腿交替重复20遍。
点按散筋结
我们可以用手指在内外膝眼四个位置按揉,会发现手下有咕噜咕噜的感觉,这就是在散筋结啦!
抽筋缓解中老年人晚上足部抽筋是经常遇到的事情,现在一说抽筋就是缺钙,其实这是很片面的,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而言,抽筋可能预示着动脉硬化等等问题。
那么,面对抽筋这个问题,除了垫高腿部休息这种缓解方法以外,平时有什么方法能够避免抽筋的反复出现呢?
趾点筋结
这个办法来缓解抽筋,用一侧的大脚趾放在痉挛腿的侧壁附近筋结处,用腿部自重点按约1分钟。
后期可以把上部的腿抬起来,自然下垂,只用下面的大脚趾之称。
双足互踩
容易痉挛的脚在下,脚掌平踩住另一脚的脚后跟,然后足跟后压,使小腿肌肉有牵拉感并持续10秒钟。
筋脉通了后,百病不扰不敢说,至少人体内部循环通畅了,病上身的可能性那是大大减小!现有的疾病也能得到缓解,这好处是只有拉过筋的人才知道呢!
什么是零力度上古易筋术?
零力度上古易筋术是张振听老师根据《灵枢·经筋》、《素问、五脏生成》、《素问、痿论》、《伤科汇纂》、《中医筋伤学》等,结合现代医学并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的一套简单实用,快速去除疼痛症状的一种推拿临床绝技。
手法简单安全
1.手法轻柔,无损伤,无副作用。
2.简易学习,无需医学基础,入门快,复制快,学完即用,用之有效。
临床效果显著
1.去除疼痛迅速,脑中风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强直性脊柱炎等疑难杂症,运动受限者,都能得到改善!
2.易筋手法界的手法技术革命性进步,一般一到两个疗程达到劈叉不是梦!
适用范围广泛
1.临床诊断简单化,无需阅片,手法触诊即可。
2.该手法使用范围广泛,青少年、中年甚至70岁以上老人患者也能放心使用的手法。
主讲内容:第一天
1.零力度上古易筋术定义。
2.筋伤的发展简史。
3.筋伤的病机病因和分类。
4.筋伤的诊断。
5.人体十二经筋及治病开关。
6.颈椎部位筋伤左右侧屈受限诊断与零力度手法,一次见效。
7.颈椎部位前屈受限的诊断与零力度手法,一次见效。
8.颈椎后伸受限的诊断与零力度手法,一次见效。
9.颈椎左右旋转受限的诊断与零力度手法,一次见效。
10.颈椎反张诊断与零力度手法手法。
11.腰椎部位筋伤腰椎前屈受限诊断与零力度手法,一次改善。
12.腰椎后伸受限诊断与零力度手法,一次改善。
13.腰椎左右旋转受限诊断与零力度手法,一次改善。
14.腰椎侧屈受限诊断与零力度手法,一次改善。
第二天
15.肩部筋伤,肩部向前平举受限的诊断与零力度手法,一次见效。
16.肩部后伸受限诊断与零力度手法。一次见效。
17.肩部内收受限诊断与零力度手法。
18.肩部外旋受限与零力度手法。
19.肩部上举受限诊断与零力度手法。
20.肩部外展受限诊断与零力度手法。
21.髋关节筋伤屈曲受限诊断与零力度手法。
22.髋关节后伸受限诊断与零力度手法。
23.髋关节外展受限诊断与零力度手法。
24.髋关节内收受限诊断与零力度手法。
25.髋关节外旋受限诊断与零力度手法。
26.髋关节内旋受限诊断与零力度手法。
27.弹响髋零力度手法思路与康复理念。
28,股骨头坏死不能走路者,一个疗程改善。
29.脑中风后遗症,零力度易筋手法,病史两年内的一次见效!病史二十年内的一周见效!
30.强直性脊柱炎,零力度易筋思路。
31.青少年脊柱侧弯,S型侧弯,一次见效!
第三天
32.小儿脑瘫康复。
33.青少年增高,零力度易筋术。
34.全身肌无力,周围神经病损,久瘫痪在床,一个疗程改善!。
35.急慢性哮喘,一次见效。
36.甲状腺肿大零力度易筋术。
37.乳腺小叶增生,节结,一个疗程见效!
38.代谢紊乱引起下肢浮肿者,久治不愈的三天见效!
39.肌性斜颈(歪脖子)零力度手法一次见效。
40.胸廓出口综合症零力度独特思路及零力度手法。
41.前斜角肌综合症,零力度一次见效!
42.颞下颌环节紊乱症。零力度独特手法。
主讲老师
张振听:张氏零力度(无痛)正骨疗法及零力度上古易筋术发明人。中推专题授课专家,中推副会长,毕业于河南省中医学院针推系,先后进修于医院,医院,河南省中医学院三附院,医院,美国帕默脊柱学院,台湾脊柱健康委员会,获得国家二级技术等级证书,中国就业技术培训指导中心CETTIC高级整脊师证书,中华中医药协会养生保健培训合格证书,弟子数千,遍布国内外。
开课时间
9月02日-05日(02日全天报到)
研修费:元
咨询
1.打款视为报名,按打款次序排座次,20人后延至下一期。
2.课堂纪律特殊,上课期间禁止携带录像录音设备,以及手机等电子产品进入教室。
3.课程不提供录像光盘,仅限现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