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发点=激痛点=扳肌点≠压痛点
一、压痛点(tenderpoint)
1、特定部位的压痛点在人体某个疼痛部位的出现,不是孤立的一个压痛点,而是由不少具有规律的一群压痛点。
2、一群压痛点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在人体某个疼痛部位构成一个立体致痛区域——软组织损害性病变区。
3、压痛点的解剖特点:在软组织(特别是骨骼肌、筋腱)骨骼附着处。
4、压痛点病理特点:存在无菌性炎症病变。
5、压痛点同激痛点(区)的区别:前者在肌肉筋膜等起止点的骨骼附着处,后者在神经肌肉的运动点上。
6、人体疼痛部位出现的压痛点应有原发和继发之区分。原发性痛点散发出来的疼痛会波及病变区周围的正常软组织,形成一疼痛反应区,出现与主诉痛不相上下的早期反应痛。
7、在治疗中不区分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压痛点,错误地把疼痛反应区作为主治目标而忽视了软组织病变区,本末倒置的治式,必然会使治疗失败。
8、原发性疼痛引出的原发性疼痛可在躯干对侧或沿肢体某侧远离原发性压痛点的一个或几个部位形成了疼痛传导区。
9、以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或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而言,就是骨骼肌附着处压痛点结合肌腹同时进行砭刀筋膜松解。
例如:肩胛骨背面软组织损害时,其中的冈下肌、大圆肌和小圆肌骨骼附着处的原发性疼痛可传导至前胸部或传导至肩关节前、外、后三个方向,最多见的是沿上肢的被侧直达手指,常在肱骨三角肌附着处周围或肱骨外上髁部形成一疼痛传导区。
例如:腰骶部软组织损害时,其中腰3——骶4部骶棘肌、多裂肌和旋椎肌骨骼附着处的原发性疼痛可向前传导至下腹部形成一疼痛传导区;最多见的是沿臀部、大腿外后侧、小腿外侧直至足趾,常在下肢外侧、腓骨小头部或外侧形成一疼痛传导区。
9、晚期病例,当软组织病变区的原发性疼痛经久未愈,会致使疼痛反应区或疼痛传导区中受累软组织骨骼附着处出现继发性无菌性炎症病变,就形成了继发性压痛点,此时单独针对软组织病变区的原发性压痛点进行治疗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先针对远原发性压痛点,以后再针对继发性压痛点一并进行治疗,才能达到痊愈的目的。
二、传导痛
1、“牵涉痛”的发病机制建立在椎管内神经根的机械性压迫致痛学说基础上。
2、“传导痛”的发病机制却建立在椎管内外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致痛学说基础上。
3、梨状肌处于臀部的深部,当一般的急性损伤的外力或慢性劳损的牵拉性刺激作用于臀部时,首当其冲的是局部皮肤、浅层的皮下组织和臀肌,而深层的梨状肌受影响最小,多不易受累。针刺验证明确了常见的梨状肌与坐骨神经干的粘连属继发性病理改变;随着原发性疼痛的治愈,继发性病理变化也可逐渐自行消失。
4、古人的理论建立在经络学说的基础上,软组织外科学的理论建立在对应补偿调节和系列补偿调节两种学说的基础上的。
5、压痛点检查是软组织外科学最为重要的基本功,必须完全认识压痛点的性质、分布部位及其传导循行规律,全面掌握和正确使用压痛点的检查方法,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敢于创新。
三、压痛点检查方法
1、头颈背肩臂痛或腰骶臀腿痛不是单独由一个压痛点所引起的,而是由不少具有规律的一群压痛点所组合,形成这一症候群,故需要有一整套概念全面地了解这些压痛点。
2、检查压痛点时可以采取俯卧位、仰卧位、侧卧位、坐位或立位。
3、检查者用砭刀筋膜松解技术可以发现感觉到小到小米粒大小的压痛点!
4、应该指出:头颈、躯干前部和四肢的原发性软组织损害是比较少见的,它们的酸、胀、重、麻、痛及其多种不适征象多属躯干后部软组织损害的向外周传导的继发征象或由此而形成的继发性软组织损害的局部征象。
5、临床上缺乏主诉的疼痛,这类压痛点称潜性压痛点;受体内的内部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刺激而诱发的,可使潜性压痛点出现主诉疼痛者,这类压痛点称显性压痛点。
6、压痛点四类指标的评估
6—1、高度敏感:剧痛反应的各项指标均属阳性者;
6—2、中度敏感:局部剧痛,、无剧痛反应出现者;
6—3、轻度敏感:局部有可忍受的轻痛而无剧痛反应者;
6—4、不敏感:局部紧压感而无疼痛引出者。
--------------------------------
触发点:肌肉组织内可被触知的紧带区的小结节中,一个高度容易激发、极端敏感的触痛点。小结节=触发点。
在肌肉内能够找到紧带区,没有(小结节)触发点,也不会引起疼痛。
可理解:触发点=触痛点=激痛点=小结节。
肌纤维内放大的收缩小节(触发点)肌纤维走行方向—平行、双羽状、单羽状
1、大部分的常见疼痛,以及许多其他奇怪的生理性疼痛,实际上都是由机体内存在的触发点所引起的。约75%的时间里,它们都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肌肉疼痛,在某些时候是由触发点所激发的(常见疼痛、生理性疼痛——主要原因——触发点)。
2、触发点能表现为头痛、颈项部和下颌痛、腰痛、腕管综合征以及关节痛;触发点还有许多其他表症:如耳痛、旋晕、恶心、胃灼热、假心痛、心律失常以及生殖器疼痛;也可能引起脊柱侧弯的原因。
3、触发点所引起的问题很容易自己动手解决。
4、触发点的认识源自西方医学研究。触发点是真实存在的,在电子显微镜的帮助下,肌肉组织中的触发点还可以被拍摄。
5、特拉维尔和西蒙著的《肌筋膜痛和功能障碍·触发点手册》,他们认为,触发点是肌肉组织内的一个收缩小节。6、治疗触发点的难点:引起身体远处产生相同的疼痛。触发点将疼痛传送到其他部位。传统的治疗手段,假设疼痛的原因在疼痛部位找到(即:哪里痛病兆就在哪里,无法鉴别原发痛和传导痛、原发痛同继发痛的关系——宣蛰人)。
7、传统治痛方法失败原因:将重点放在疼痛所在位置,仅仅治疗此点,忽略了真正的原因(原发痛和传导痛、原发痛同继发痛的关系——宣蛰人),触发点可能与疼痛所在的部位有些距离。
8、触发点疗法的应用,在全世界范围内对疼痛治疗带来真正的变革。
--------------------------------
1、肌肉是个不被重视的器官,没有一个医学专家为它说话,因此也没有医学专家去小孩得白癜风怎么治疗白颠风早期证状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