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梨状肌综合征的中医药特色治疗

一、概念

由于外力损伤梨状肌而致局部充血、水肿、肌痉挛,进而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而产生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和下肢放射性痛、麻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症,称为梨状肌综合征,又称梨状肌损伤、梨状肌狭窄综合征

二、解剖生理

在人的臀部肌肉非常丰满、结实,脂肪也不少。而梨状肌却是臀部一块深层肌肉,其形状有点象“梨”,故起名叫“梨状肌”。

梨状肌起于盆腔内骶骨前面2、3、4骶前孔的外侧,向外下穿过坐骨大孔达臀部,以肌腱止于股骨大转子。主要是协同其它肌肉完成大腿的外展、外旋动作。

梨状肌与坐骨神经位置的关系

正常型-坐骨神经干从梨状肌下孔穿出,至过腘窝处分为二终支;内侧为胫神经,外侧为腓总神经。变异型-①坐骨神经高位分支:坐骨神经在梨状肌以上分支,腓总神经由梨状肌肌腹中穿出,胫神经由梨状肌下缘穿出。②坐骨神经干由梨状肌腹穿出或上缘穿出。

三、病因病机

风寒湿邪、间接外力、梨状肌变异或坐骨神经高位分支。病理:肌束痉挛、梨状肌撕裂,局部充血、水肿,容易压迫坐骨神经,引起腰腿痛。

四、诊断

(一)、症状

1、多有臀部急、慢性损伤史或受凉史。

2、患侧臀部深层紧痛,可向坐骨神经区域放射痛。

(大腿后侧、腘窝、小腿后外侧、足外侧及足跟部)

3、严重者患侧下肢不能伸直,自觉下肢缩短,步履跛行,或呈鸭步移行。

4、咳嗽、喷嚏或大便用力时疼痛加重。

(二)、体征

1、压痛:腰部无压痛与畸形,活动不受限。在梨状肌体表投影区的深层有明显压痛,有时沿坐骨神经区域放射痛、麻。

2、肌痉挛:在梨状肌体表投影区,可触及条索样或弥漫性肌束隆起。病久者,伤侧臀部肌肉松软、无力,重者可出现萎缩。

3、直腿抬高在60°以前疼痛明显,超过60°以后,疼痛反而减轻。

梨状肌体表投影区:髂后上棘与尾骨尖连线的中点向股骨大转子尖端划一连线,为梨状肌下缘;髂后上棘与股骨大转子尖端划一连线,为梨状肌上缘;上下缘区域内即为梨状肌体表投影。

梨状肌紧张试验:

病人俯卧位。术者立于患侧,一手固定股部下段,另手握拿踝部,将膝关节屈曲90度,使小腿外展。此时,股骨大转子外旋,拉紧梨状肌,若臀部与下肢出现疼痛,再将小腿内收,使梨状肌放松,症状减轻或消失。患者仰卧,患肢屈髋屈膝,术者一手按压膝关节外侧,使患肢极度内收,顶向腹部,另一手握住踝部,使小腿外旋,梨状肌部位出现疼痛即为阳性。

五、治疗

(一)回医特色治疗。

1.局部回医姜疗:回医姜疗在梨状肌体表投影处局部贴敷,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

2.回医马刺针刀疗法:在梨状肌体表投影区,触及条索样或弥漫性肌束隆起,可用回医马刺针刀割法,剥离条索样肌束,改善局部供血,加速局部肌肉恢复。

(二)手法治疗可选用滚、按、揉、点、压、弹拨、擦、振及被动运动等放松肌肉类手法。取穴及部位:环跳、承扶、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太溪、昆仑、涌泉及臀部、下肢等。

1.按揉松筋法:患者俯卧位,自然放松,术者叠掌按揉患部肌肉,反复按揉使局部由僵硬变为松软,且有发热感为度。

2.弹拨筋络法:术者以双手拇指用力触及梨状肌,俯卧位局部点按弹拨揉,然后沿与肌纤维走行方向垂直的方法来回弹拨10次左右。

3.肘尖点按法:术者屈肘以肘尖在痛点明显处按压3分钟,力量务必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缓缓抬起,有较好的解痉止痛之效。

4.理筋整复法:施掌推法或深按法,顺肌纤维方向反复推压5-8次,力达深层,再以肘尖深压梨状肌2-3分钟。

5.舒筋活血法:医者一手扶髋臀部,一手托扶患者下肢,作屈膝屈髋、外展及旋外等被动运动,反复数次,使之滑利关节,松解粘连,最后施擦法擦热局部。

6.拔伸牵拉弹拨复位法:患者去健侧卧位,健侧下肢屈曲,患侧下肢伸直,第一助手固定患者肩、背,第二助手双手握住换则会下肢踝部,两名助手呈对抗性牵引,牵引力在同一直线上。术者位于患者背侧,术者以双手拇指用力触及梨状肌,俯卧位局部点按弹拨揉,然后沿着肌纤维走行方向垂直的方法来回弹拨,可感到梨状肌肌肉松弛,表明已经复位。

(三)针灸疗法

1.针刺法患者呈侧卧位,屈曲患肢,伸直健肢,在梨状肌表面投影处由髂后上棘至尾骨尖作连线,在距髂后上棘3厘米处作一标点,该点至股骨大转子的连线即是,沿肌纤维走向顺序排列针3针,深度约为2-3寸,再刺患侧大肠俞、秩边、居髎、承扶、三阴交等穴。气滞血瘀证配肝俞、血海、大椎、支沟、阳陵泉;风寒湿证配阴陵泉、地机、夹脊穴、腰阳关、委阳、阿是穴;肝肾亏虚证以肾阳虚为主配太溪、命门,以肝肾阴虚为主配太溪、志室、承山等。根据不同证型采取补泻手法。急性发作以泻法为主,慢性发作以平补平泻为主,以有酸麻感向远端放射为宜。针灸一天1次,每次30分钟。还可以选取电针治疗。

2.温针灸操作:阿是穴为主,患者去俯卧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取阿是穴进针,进针后捻转泻法,留针期间在针灸针针尾部置一长约5cm的艾条,并将其点燃,待艾火熄灭后出针。

(四)其他外治法

1.中药薰药、涂擦等治疗

(1)气滞血瘀证选用活血止痛汤加减(香附、地骨皮、透骨草、红花、五加皮、生姜等)治疗。

(2)风寒痹阻证选用祛风活络汤加减(乌蛇、木瓜、伸筋草、丁香、红花、川乌等)治疗。

(3)肾气亏虚证选用补肾壮骨汤加减(牛膝、肉桂、土虫、川乌、附子、炙马钱子等)治疗。

2.穴位注射选用当归注射液等,注射环跳、阿是穴等穴位。

(五)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气滞血瘀证

治法: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推荐方药:逐瘀止痛汤加减。

丹参、当归、牛膝、枳壳、三七、红花、没药、五灵脂、酒大黄、骨碎补、续断、元胡、香附、土鳖虫等。

中成药:七厘散等。

2.风寒湿阻证

治法: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推荐方药:蠲痹汤加减。羌活、独活、肉桂、秦艽、当归、川芎、炙甘草、海风藤、桑枝、乳香、木香等。

中成药:云南白药膏、追风透骨丸等。

3.湿热痹阻证丹参、当归、牛膝、枳壳、三七、红花、没药、五灵脂、酒大黄、骨碎补、续断、元胡、香附、土鳖虫等。

中成药:七厘散等。

4.肝肾亏虚证

治法: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推荐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

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泽兰、狗脊、木瓜、五加皮、肉桂、茯苓、细辛、防风、秦艽等。中成药:独活寄生片等。

(六)健康指导

1.体位指导:患者应多卧床休息,保持患肢在外展外旋位,避免髋关节的旋转动作,使梨状肌处于放松状态。

2.饮食调理:患者宜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饮食,多饮温开水,多食新鲜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3.情志调摄:主动与患者沟通,及时解除心理障碍,消除个别患者因疾病引起的恐惧或对治疗效果的疑虑。

4.功能锻炼

(1)做髋关节的内外旋、内收外展的被动训练。

(2)患侧下肢力量锻炼。如空蹬练习法。

(3)腰背肌功能锻炼。如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飞燕法等。

六、注意事项

1.治疗期间适当休息,不要从事重体力劳动。

2.不可因梨状肌位置较深而使用暴力。

3.可配合中药热敷、理疗等治疗。

4.注意局部保暖。









































治疗白癜风哪最好
治疗白癜风哪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nky.com/lzzd/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