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过程中,或者是艾灸之后,出现的各种异常反应都是常见现象,并且,它们也是用来判断艾灸是否有疗效的依据。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各种灸后反应分别是表明了什么含义。1、红白相间斑点——需要继续艾灸如果灸后皮肤潮红不均匀,潮红中间夹杂大小不一的浅白色斑点,有的甚至白色多红色少!这是由于局部经脉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提示要继续进行艾灸治疗,直到灸友灸处温热感增强,灸后皮肤白色斑点消失,出现均匀的潮红、汗出为一个疗程的充足剂量。、皮肤成片潮红、出现水气——灸量够了在艾灸过程中,穴位周围皮肤还会出现成片的潮红,甚至有水气,手摸起来有潮润的感觉(一般在用灸盒或灸罐施灸的情况下出现这种现象,艾灸悬灸较少出现这种反应),这种反应多是表明一次的灸量已经相对足够,可以停止本次施灸。3、出现皮疹,发痒——湿气外排如体内湿气较重,灸治过程中面部或身体上会出现小皮疹,并且发痒,这是体内湿气外排的表现。此种情况可继续施灸以观察,如皮疹自行消退则罢,不退或加重则可加灸曲池、大陵穴。4、穴位深处出现响动——经络疏通的表现有时在施灸过程中,特别是在施灸一定疗程之后,灸友会感觉在穴位深处有响动,这是达到一定灸量之后,长久积滞的经络得以疏通的表现。久病和难治性疾病多在体会到穴下深处有响动之后明显好转。5、出现水泡:①施灸过量②排病反应这点在刚开始艾灸,或者,开始试着加大灸量的灸友身上经常出现,原因主要有两种:①施灸过量。表明这次艾灸时间太长了,灸量过头了,这种情况应该减少施灸的次数或缩短单次的艾灸时间;②排病反应。出现水泡也可能是疾病邪气较重,发水泡是机体正气恢复、祛邪除病的过程,所以这种水泡的出现有利于疾病的痊愈。古人提出艾灸起效的标准是机体的反应,这个反应就是灸疮,所以古人将灸疮作为判断灸量和治疗效果的一个主要指标。关于水泡的处理:若局部出现水泡,只要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果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从下方刺破水泡,放出水液6、皮肤灼痛——分四种情况①初灸时不适应。当然,也有些疾病在初灸时很痛,当灸至一会儿之后,局部皮肤适应了灸感,反而又不痛了;②艾灸火力太大。当施灸时局部穴位皮肤灼痛,原因可能是艾灸火力较大,此时可减小灸火或增加灸材和皮肤之间的距离。其次,艾灸时灸友感觉疼痛也可能是取穴不准确造成的,此时需要再对穴位准确定位。③此穴不需要多灸。另外,艾灸时灸友若感到有烧灼、疼痛,表明施灸部位不需要多灸,应重新选择穴位。④疾病本身症状就很痛。也有的疾病本身症状就很痛,在初灸时疼痛明显,当灸一定时间之后疼痛即减轻,这是疾病好转的表现。如带状疱疹,疱疹本身症状皮肤灼痛,初灸时灼痛,当灸至一会儿之后灼痛减轻,当灼痛感减轻甚至不痛时表明一次施灸量充足,可以停止本次施灸。7、艾灸的返病现象——疾病治愈的现象部分顾客在初次施灸或施灸一定次数之后,有50%以上的人,但不是所以的人,会有病气加重,或者其它异常反应比如在艾灸的时候出汗,或者灸后出汗,这种现象有可能会持续几天或更久,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排病反应。还有人艾灸过程中或艾灸后,流鼻涕,打喷嚏,这是体内寒气外排的表现。经过几次艾灸,或一段时间的艾灸后,有的人会表现出肢体冰凉,这是寒气用艾灸后在体表的反应,有的是脏腑内的寒气表现在体表,这种反应在冬天和春天的季节更加严重,有这种反应的,说明身体阳虚的厉害,需要继续艾灸。越是出现多次排病反应,就越证明病邪存留的拨争状态,也体现正气正在一点点积累。有排病反应很正常,没有也很正常,不要刻意追求排病的反应。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
qq.
看到这里,如果您喜欢就分享/推荐给您的朋友!
让我们传递一切关于健康的信息,让健康走进您的生活!
?欢迎社会各界朋友·医疗行业·药厂·残联·养生机构来电洽谈合作开班!
统一健康/(同白癜风医院地址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nky.com/lzzd/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