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明医,才能成为名医,浅筋膜平衡针刺

学术思想:筋膜筋结点致病学说,筋膜阿是穴,浅筋膜筋膜针刺松解术

以“短平快”的方式传承传授。

什么是“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技术”?(简称“针刺松解术”)

是吕晓峰大夫根据20年针灸临床经验,以中医经筋(即西医的筋膜、神经)为生理基础,以其病理改变所形成的筋结组织为靶点穴,以传统腧穴为坐标,按循证医学为标准,融合针刀医学理念,用传统与现代针刺手法得气为治疗手段所创立一种3秒见效,专治经筋、筋膜病变导致急慢性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病、以及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及脊柱源性内科病有着立竿见影的针刺手法。

怎样去理解传统穴位与浅筋膜靶点

筋膜筋结点组织穴为我们提供的信息如下:定因、定理、定病、定征、定位、定性、定时、定法、定穴、定量、定术、定论、定义、定人等。

使这些穴位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等客观指标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有是因,有是理、有是证、有是法、有是方、有是穴、有是术、有是人、有是效。

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术的穴位靶点特点:

筋膜组织的“筋结点”:是(阿是穴+靶点穴+阳性点+敏感点+板激点+激应点+压痛点+条索+结节+紧张点等)统称,因为上述穴位物质基础是筋膜增生的病理产物---疤痕组织,故统称为“筋结点”。

它与传统的穴位不一样,是发展了传统的阿是穴的同时结合现代西医激痛点疗法而形成的新理论,可以说他是古代与现代、中医与西医、经筋与筋膜、针灸与手术、按摩与骨伤等有机结合起来的产物,不是什么发明而是发现,发现的什么你只是发现了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理症状与体征,康复转归预后等规律性的东西总结起来而已。一个穴位就代表了一个整个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机病理、症状、体征、诊断、治疗、康复、转归、预后等全过程,所以说对待每一个穴位对重视程度和重视整体概念是一样的

头面部症状:治疗的点位主要是在下项线和乳突与下颌角连线的中点。

上肢疼痛和麻木:治疗点主要是在下位的颈椎棘突旁和棘间韧带上。

颈椎神经引起的相关症状的治疗靶点:

1、环枢椎椎间隙变小:头昏、头痛

2、C2-3:头晕、咽部不适、后背酸胀

3、C3-4:颈痛,肩胛带酸胀,肩关节活动障碍

4、C4-5:颈痛、肩胛带酸胀、上臂在肘关节下方10厘米以上部位酸痛。

5、C5-6:颈、肩、上肢酸痛伴拇指、食指、中指发麻

6、C6-7:颈、肩、上肢酸痛,伴尺侧三个指头发麻

治疗只在相应棘突旁或棘突间用刃针或粗针治疗即可。

正中神经受损:

1、旋前圆肌综合征;旋前圆肌浅头起于肱骨内上髁臂内侧头肌间隔,深头起于尺骨喙突,止于第二三掌骨的前面。(旋前圆肌起于尺骨头桡骨头,止于桡骨中上1/3与中下2/3交点处。)

2、腕管综合症(腕横韧带宽四个厘米卡压与痉挛也会导致手指麻木)

治疗靶点:旋前圆肌以及肱二头肌短头的止点。

腕管综合症直接治疗腕横韧带与豌豆骨。

肩周炎共有6个靶点:

1、肩胛骨内上角点:肩胛提肌

2、大结节点: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

3、小结节点:大圆肌肩胛下肌背阔肌

4、喙突点:肱二头肌短头、喙肱肌

5、盂下结节点:肱三头肌长头

6、结节间沟:肱二头肌长头

心脏病治疗靶点:

1、T3-6棘突旁左侧。

2、C7横突上方筋结点,左侧。

3、锁骨下窝,锁骨下肌的附着点,左侧。

4、剑突。

5、胸小肌治疗点。

6、天突穴附近。

7背阔肌处。

股骨头坏死治疗靶点:

1:髂腰肌损伤,包括腰大肌和髂肌。

2:腹外斜肌损伤:腹外斜肌下1/3肌纤维卷曲形成腹股沟韧带。

3:股内收肌损伤。

4:L1-2神经卡压。

5:股直肌损伤。

“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术”靶点是根据什么来定位的?

传统针灸学

软组织外科学

皮神经卡压学

临床神经解剖

运动解剖学

无菌性炎症

中西医按摩学

筋膜学

“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技术”如何确定诊断?

症状,体征,查体,穴位查体,触诊等。

康复评估:

主观、客观;症状,体征;功能活动,力量,耐力,筋膜松软,筋结点组织穴消失。鉴别诊断。

怎样才能学习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术

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术是由吕晓峰老师创建、医院授课

授课时间:

年11月10日-11月14日(10日全天报道)

24小时

王主任:(同







































北京白癜风诚信医院
白癜风诚信坐标企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nky.com/lzzl/10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