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算是我们的擅长范围,关于这个病以及如何治疗我回答过很多次,这里以事实说话,把正确认识和治疗思路说清楚。
医院的处理是先镇痛止痛保守治疗,其后就开放手术或者微创手术治疗,但经过多方来源证实,只有不到5%的腰椎间盘突出需要手术治疗,北医三院骨科党耕町主任翻译了国外《脊柱手术失败》一书,就是介绍国外对大量椎间盘开刀的反思。
不同的思路带来不同的方法,也就有了不同效果的可能。
全面评估,精准诊断,多维度治疗,追求最小代价达到最好的远期疗效。
恰好,前段时间处理完一位椎间盘手术后复发的病人,起初,这位女士并未抱太大希望,纯粹“死马当活马医”,结果……
病案资料一、患者资料患者,女性,42岁。
二、主诉腰臀部疼痛伴左下肢侧后方疼痛麻木一年余。
三、现病史患者诉: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伴左侧大腿侧后方、小腿后侧方麻木,腰部僵硬,各方活动受限。医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予后路开窗减压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在家休养半年后,症状逐渐消失。
1年前起,无明显诱因,上述症状复发,并逐渐加重;特别在早上睡觉醒来,感觉腰部僵硬活动困难。行走时,左下肢牵扯感明显。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要求入院进行二次手术治疗。
患者一位亲戚是医务人员,当他得知这个情况后,强烈反对患者接受二次手术,并建议患者来我处就诊。患者起初并不情愿,认为“医院都说是椎间盘突出,都说要做手术,一个小门诊还能有什么办法呢?”但在亲戚的再三劝导和自身对二次手术的疑虑下,勉强同意来我处看看。
四、专科检查(一)触诊检查1、腰部无明显压痛、叩击压;2、左侧髂后上棘水平位置较低;左侧骶髂关节平第三骶椎水平处压痛(+),骶三角左侧短,左下肢长,右下肢短;3、左侧臀部外上区:臀上神经出口处压痛(++)臀中肌、臀小肌区域压痛(++);4、右侧腹肌、髂肌紧张,压痛(+);5、直腿抬高试验(-),臀部及大腿后侧牵扯感。(二)影像学检查MRI示:1、L5/S1中央偏左型突出2、符合后路开窗减压术后五、初步诊断 一看症状,只是麻木,并无小腿后外侧的刺痛或胀痛,腰部更无明显放射痛;二看片子,中央型突出未见椎管狭窄,恻隐窝也未被压死,我心中就有数了,这叫捡漏,又可以手术室前“刀下留人”了!医院还要求动刀,但这症状多半不是椎间盘或者椎管内直接引起的。1、骨盆旋移症(左侧髂骨后倾)2、臀上神经、坐骨神经卡压六、治疗方案1、臀上神经与坐骨神经卡压处乃至腰臀腿所有紧张挛缩的肌肉筋膜利用针刀和圆利针松解2、龙氏正骨手法纠正骶髂关节、髋关节的错位(先松筋在正骨)3、腹肌筋膜松解与激活、重建腹压(腹压像一个气囊支持我们的腰椎)4、骨盆稳定训练(只有骨盆稳定才能支撑稳定的腰椎,才能不复发错位)5、纠正不良习惯与姿势,重建良好运动模式(症状消除后仍然坚持一个月的康复训练)七、治疗经过首次治疗时,我先以诺亚第拉伸疗法放松患侧臀部肌群,再用龙氏骨盆区手法“单髋过伸冲压法”、“侧卧牵抖法”整复患者左侧髂骨后倾错位。最后,在左侧坐骨大切迹上缘(臀上神经出口)处用小针刀进行局部松解治疗后,患者左侧腰臀部疼痛及下肢麻木症状明显缓解。
次日复诊,患者诉,夜间睡眠时,臀部疼痛减轻,下肢麻木感明显缓解;但睡醒后腰臀部疼痛及下肢麻木感有复发,症状程度中等。
二次治疗后,在对左侧臀中肌、臀小肌条索压痛区再用圆利针进行局部松解,胀感一直传到小腿部(中医之经络感传,“气至而有效”)。患者反映腰臀部“轻松了许多”,下肢的麻木感也缓解了许多。第三天患者复诊时,反映睡觉时的不适已缓解大半,醒来后没有明显的不适和腰部僵硬感。
其后两次治疗,在手法调整骶髂关节错位、拉伸臀部及下肢肌群的基础上,重点进行患者髂腰肌离心收缩功能训练、腹肌筋膜松解、重建腹压,以提高骨盆稳定性。
五次治疗后,患者主诉症状缓解80%,只剩余小腿后外侧轻微麻木感。后续治疗除了适当地调整骨盆外,以臀部、下肢的拉伸和肌能激活训练为主;均没有针对腰椎进行治疗。末次治疗时,在小腿局部行常规针灸治疗。
八、治疗结果前后共计9次治疗,腰臀部疼痛及左下肢麻木症状均消失,达到临床痊愈。患者笑逐颜开,“还好当时没有去做手术!真是太感谢了!我一定好好帮你宣传”
病案思考一、腰腿麻痛一定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吗?如果读过我以往文章,那您一定早已经知道,很多腰腿部的麻痛并不都是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
下肢肌筋膜张力过高、肌力失衡、骨盆旋移,甚至是腹内压不足、呼吸模式异常、盆腔脏器疾病等等,都可能是导致具体病例腰腿痛症状的原因。腰椎间盘突出,只是其中原因之一,并且是一个非最主要因素。
二、有椎间盘突出就一定是椎间盘突出症吗?过往,患者主诉腰腿痛,医生就会让患者拍片子;一看片子,“椎间盘突出!做手术吧!”但是,患者的主诉症状可能与椎间盘突出没有一点关系!
首先,神经激惹性的腰腿部疼痛麻木等不适,其发病部位,必然与受卡压节段的神经支配区域相对应。如果患者主诉症状的部位与椎间盘突出节段的神经支配区不相符——如患者主诉为小腿后侧麻木(胫神经支配区,来源于S1、S2脊神经前支)但MRI显示L4/5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腰腿部症状可能是由别的原因引起的!
其次,即使椎间盘有突出压迫到神经根,但如果神经根有逃逸空间,也不一定会产生症状。
再者,即使突出椎间盘已经压迫到了神经根,但患者可能还同时伴有骨盆旋移症、神经循行区软组织高张力等干性卡压因素,形成“双卡综合征”从而引发症状。
臀上神经臀上神经(L4~S1),属于骶丛的分支;由骶丛分出后,与臀上动、静脉伴行,由梨状肌上孔出盆腔,行于臀中肌与臀小肌之间,支配臀中肌、臀小肌和阔筋膜张肌。
当L4/5、L5/S1发生错位、骶髂关节发生错位(特别是髋骨后倾),或臀部肌肉紧张时,有可能对臀上神经造成卡压,引起臀部的相关症状。如本案例中的患者,其腰臀症状就符合臀上神经卡压的典型症状。
坐骨神经坐骨神经(L4~5、S1~3)是全身最粗大的神经,多数以一主干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至臀部。在臀大肌深面经坐骨结节与大转子连线的中点下降到股后部。坐骨神经有两个主要分支,分别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坐骨神经及其分支支配大腿后部、小腿后部和外侧部的皮肤及肌肉。
当相应腰椎发生错位、骶髂关节发生错位,或梨状肌、腘绳肌等肌肉紧张时,有可能对坐骨神经造成卡压,引起相关症状。本案例中的患者,左下肢的症状区域就符合臀上神经、坐骨神经卡压的支配区域。
三、案例诊疗思路“三步定位诊断法”是(龙氏)治脊疗法对疾病诊断的重要思路和原则。
本案例中,我们根据患者主诉症状,通过神经定位诊断,初步把目标放在臀上神经和坐骨神经上。
通过触诊诊断,我们在腰部相关区域并没有找到明确的阳性体征,排除了腰椎错位导致的神经根性卡压。而在骨盆区发现了典型的骨盆旋移征象,并在左侧臀部外上区:臀中肌、臀小肌区域发现明确痛点;诊断初步锁定在骨盆旋移导致的臀上神经和坐骨神经的干性卡压上。
在影像学诊断中,MRI虽然显示有椎间盘突出(L5/S1),但突出物并没有明显压迫脊神经根。这也符合了我们前两步的推断。
最后,根据诊断针对骨盆进行调整取得的显著的疗效,也反过来映证了我们初期诊断的正确性。
核心:
遇到腰椎间盘突出,首先要分清是椎管内还是椎管外因素,在不依靠影像时,一用宣老的办法,改变椎管内空间来测试,二看有无间歇性跛行,有很大一部分跛行并非是椎管狭窄,有些刚走时很痛,走一会反而缓解,有些虽然痛但依然可以行走;(胡超伟认为跛行都不是椎管狭窄);至于椎管外因素重点
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白癜风的症状有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