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对我们工作室做什么的有各种理解,有的认为就是按摩的地方(比如我姐夫经常问我,按摩生意好做吗?我也想投资开一个),有的以为是健身的地方(因为有很多健身器材),有的充满了无限的崇拜以为我们包治百病,有个别的则持怀疑态度,说只有我的某某技术才是王道,你这个软组织技术在瞎搞啥呢……
Whatarewedoing?我们是做什么的呢?下面我就选择目前在我这里的一个客户,一个疑难病为例,直播一下我们的工作流程,让大家了解我们的工作内容和思路。(之所以选择这个案例也是出于私心,因为客户看了很多年了也寻遍名医了,如果我看不好,也不至于太跌台,嗯,我脸皮有点薄)
1
小伙子腰痛手术后无效
一位年轻的小伙子,身材修长高挑,跟他母亲一同前来。我们都以为是他陪母亲来看病的,其实不是,这位看上去很阳光的小伙子其实已因腰痛求医6年之久了。小明(化名)自述腰痛明显(疼痛性质为酸痛、胀痛),双下肢乏力、麻木,自感肌肉萎缩,行走不稳,走路有上斜坡感。6年前在健身房推胸时突发腰痛,若干天后腰部疼痛不减,后出现双下肢乏力、麻木。行MRI显示L3-L5椎间盘膨隆,L4椎体上下缘,L3、S1椎体上缘增生。4年前因被诊断为椎间盘突出症而行椎间盘消融术,术后疼痛未有缓解。后经针灸、牵引、药物等治疗皆无效。就来我们这里试一试。2
评估测试
时间:年6月12日VAS疼痛评分:7-8分
脊柱运动:
腰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侧旋(—)右侧旋(—)
特殊测试:
Thomas试验(+)、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slumptest(—)、4字实验(—)、Trendlenburgtest(+)
肌力:
左股四头肌(V)、右股四头肌(V)、右臀大肌(Ⅳ)、左臀大肌(IV—)、右外展肌(IV)、左外展肌(IV—)
腱反射:
髌腱反射:存在;踝腱反射:减退;
压痛部位:左右侧腰大肌、髂肌,左右侧腰三横突,左右侧臀大肌、梨状肌
初步的诊断
因为患者呈双侧对应性麻木,乏力,走路不稳,怀疑患者脊髓受压可能。问其走路感觉,答如踩棉花感。又问起有无其他部位疼痛,答:颈部经常不舒服,伴有双侧手麻症状,且脚麻先于手麻出现,考虑脊髓型颈椎病。然Hoffman征(—)、Babinski征(—)。因踝腱反射减退,遂问其有无小便控制问题,答偶尔会有。考虑马尾受压,但皮肤感觉测试均正常。遂嘱托医院拍颈椎MRI,以辨别是否由脊髓受压所引起的下肢症状。
当天我们的处理方法whatwedo1、腰大肌松解和强化
2、髂肌松解和强化
3、髋外展肌松解和强化
4、臀大肌强化
两天后Twodayslater
时间:年6月14日
两天后,小明携带颈椎MRI片前来,MRI片显示颈椎C6颈髓可疑变性,短期随访。这个仍不能提示患者脊髓受压。
并问患者现在症状,答疼痛明显减轻、脚麻减轻,力量较前好转,颈痛,手麻好转。VAS疼痛评分5分。仍会有走路踩棉花感,走路不稳,不能平卧等症状。遂考虑患者自身本体感觉交叉,考虑处理枕下肌群、颈前屈肌。
当天我们的处理方法whatwedo
1、腹外斜肌起止点松解
2、髂腰肌松解和强化
3、外展肌松解和强化
4、枕下肌群和颈前屈肌松解
一周后oneweeklater
时间:年6月21日
小明一周后再来时,告诉我症状又加重,尤其L4-L5棘间韧带处非常疼痛,不过力量略有恢复,脚麻程度和区域都有减轻和减少。左手会经常麻木,尤其是在俯卧玩游戏后。再次检查,发现患者腰方肌压痛异常明显,骨盆旋移试验(+)。由于患者身体姿势原因,怀疑可能为整体姿势原因导致腰痛,遂松解胸大肌、胸小肌。
当天我们的处理方法whatwedo
1、腹外斜肌松解
2、腰大肌、髂肌松解和强化
3、腰方肌松解和强化
4、胸小肌、胸大肌松解
三天后Threedayslater
时间:年6月24日
3天后小明又来,自述疼痛并未有明显缓解。不得不反思自己所治疗的方法。虽患者自述较之前吃止痛药已大有好转,仍不满意其效果。考虑腹部神经支配问题,T6——T12神经在胸椎下发出,向下可支配腹部肌肉,如果胸部神经卡压,亦可导致患者腹部疼痛。遂触诊患者胸椎,发现右侧T5—T10棘突旁压痛剧烈,伴随胸最长肌部分压痛,左侧T1-T12压痛。患者自述弯腰牵拉感,行臀大肌松解。当天考虑患者支配腹肌的神经受卡压,松解胸椎棘突附近软组织。
当天我们的处理方法whatwedo
1、臀大肌松解和强化
2、胸最长肌和棘突旁松解
3、腰大肌松解和强化
4、腰方肌松解和强化
治疗完后,小明自述症状减轻很多,腰部疼痛缓解很多,暂时需要观察患者情况。
未完,待续!
昨天小明深夜11点给我电话,告诉了一个重要的症状,已经预约下次的时间。是什么症状呢?小明有没有好转?下次的评估、处理思路和方法是什么?我目前也不知道,等待本文的更新吧。
结语
第一次做这样的案例的直播分享,为了:
1.分享我们技术的思路和方法,与同道共享。
2.欢迎更多业内高手为解决患者的问题献计献策。
3.处理疑难案例如同艰辛的探险。我们绝不是包治百病手到病除的神仙。我们对医学和人体的复杂性充满敬畏,所谓步步惊心,每次出手都建立在全面的评估与绞尽脑汁的思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