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炷灸,灸愈梨状肌综合征
本期精选
中华精髓经络疏通养生寿百岁
养生修性平衡阴阳尽在学学艾灸
某日,我的好友程某前来求治。程某男性,年近七旬,已退休多年。只见其来时扭着腰,走路深一脚浅一脚,一看就知道他一定是腰腿不舒服。果然不出所料,刚刚就座,他就迫不及待地叙述了病情:他最近买了新房,新房在珠江边的珠江新城,窗户正对着珠江,他心想晚上感受一下从江面吹来的习习凉风一定很惬意。可谁料,那天之后他搬家时,只是挪动了一下箱子,腰就被扭伤了,当时也没在意;又接连几天晚上睡在窗旁贪凉又没盖衣被。孰料两天前,清晨起来感到浑身不舒服,右侧腰痛、大腿和小腿也痛,有点像抽痛和酸痛,走起路来,整个腿不仅没力而且肌肉像收缩了一样感觉空空的;晚上睡觉时抽痛得更厉害。左躺不行,右躺也不舒服,腿伸直难受,蜷卧又酸痛,翻来覆去,夜不能寐。一连几天,感到备受煎熬,身心疲惫,看来硬挺是挺不过去了,只好找我们帮忙想想办法,治疗一下。
查体:右侧臀部及大腿皮肤发凉,在肾俞、环跳及大转子后侧以及承山等穴处有明显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我诊断其所患的病为梨状肌综合征,属中医痹证范畴;治疗则应温经通络,行气止痛。遂采用艾炷隔姜灸,选取穴位为肾俞、环跳、殷门、承山、绝骨,均取患侧。姜,最好选取老姜,切成一元钱硬币厚,再用牙签在姜片上面穿几个洞即可。每日施术一次,每穴施灸6~8壮。
第一次治疗结束后,他站起身来走了走,感觉腰腿轻松多了,不痛了。他当即喜笑颜开,表示感谢。第二日治疗时,他述说第一次治疗后当即很好,但晚上腰部和大腿的疼痛、酸楚感依然如故。我就告诉他:既然当时好,表明此法有效,应继续施灸,以图功成。如此法接连治疗5日后,他的腰痛已缓解,但他感觉大腿和小腿后侧仍有酸痛感,而且疼痛部位不确定,时上时下,一会儿酸楚感在股骨大转子周围,一会儿在委中穴上,一会又在昆仑穴上……。此症状即表明患者体内有风邪存在,“风善行而数变”,故加取祛风要穴:风市和阴市。施灸半月后,患者诸症皆消。
穴位定位
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环跳: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
殷门:承扶穴与委中穴连线上,承扶穴下6寸。
承山: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
绝骨: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后缘。
风市:大腿外侧正中,腘横纹水平线上7寸。
阴市: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6寸。
梨状肌综合征是引起急慢性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疾病。坐骨神经多从梨状肌下缘穿出进入大腿后内侧,梨状肌损伤是导致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出现炎症的梨状肌可以刺激和压迫坐骨神经,引起一侧臀部以及大腿、小腿后外侧的疼痛。中医则称为“坐臀风”“腿股风”“腰腿痛”等。属于中医的痹证范畴。
痹,即为气血痹涩不通之意,多由风寒湿之邪侵袭而成。正如《黄帝内经》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吾友老程年近古稀,用力过度,令腰部受伤,产生瘀血;更不知珍惜身体而贪凉,遭受风寒湿邪侵袭,《济生方》曾说:“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治之,采用艾灸可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而隔姜灸可增加散寒除湿之力,后选取祛除风邪之穴“风市”和“阴市”,则依据“风为百病之长”“风为六淫之首”的病理,取之疗效果然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