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价值不仅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更在于能否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带动学生。”面对视障学生,他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能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他乐于把信心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唤醒每一位学生的梦想。他就是泰安市特殊教育中心中专专业课教师杜国磊。
杜国磊出生在肥城市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患有先天性青光眼。不幸的是,21年前,杜国磊眼疾复发,完全失明。是盲校的教师们帮他找回了信心,鼓起了面对生活的勇气。“面对现实,我要坚强!”杜国磊用实际行动冲破无尽的黑暗,成为了命运和生活的强者。年9月,杜国磊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招收视障学生的普通高中。三年之后,又以高中组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招收视障学生的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年毕业前夕,他谢绝了多家单位的邀请,毅然回到了他的母校任教。年在全市事业单位统一招考中,他脱颖而出,以优异的成绩实现了多年的梦想,正式成为盲校的一名专业课教师。
针对性教学
让“互动”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桥梁
为了能够尽快适应教学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特教教师,他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认真完成学校交付的各项教学任务。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紧紧抓住“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这一基本原则,科学设计教案,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查阅相关学科资料,融入课堂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他的课堂上学到相应的知识。
每届中专班的学生,情况各不相同,有本校初中升上来的,有中途失明来学技术的,有在家闲散多年来找出路的,所以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墨守陈规、千篇一律、统一要求,必须采用有针对性的分类、分层次教学。这样就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区别对待的互动学习模式,也就达到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的目的。
不断挑战自身极限
用努力证明一切皆有可能
为了工作的便利,杜国磊拼命学习电脑。由于屏幕朗读软件的局限,在文字排版方面,杜国磊要把字体、行距、页边距、空格、样式等数据记在脑子里,在课件应用上,杜国磊要把每一张幻灯片的内容和序号记住,“别人能做的我也要做,决不能耽误学生。”杜国磊说。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杜国磊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尽可能采用模型教学。杜国磊利用现有的材料,制作出了“肌腱腱鞘”模型、“梨状肌”模型、“椎间盘”模型等,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有了模型,我们能直观深刻的了解这些结构,不觉得那么抽象,都记在脑子里了。”杜国磊的学生这样评价。
用心关爱学生
在黑暗中缔造光明
“别人用眼睛观察学生,我是用心观察学生。”杜国磊说。由于杜国磊所教的大部分是身体有残疾的学生,除了专业知识的传授,杜国磊还注重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在杜国磊的印象中,有这样一位学生,19岁,入校之前从来没有上过学,父母白天在外工作,孩子养成了不爱说话的习惯,做任何事情都很被动,就连上课也需要别人不断地提醒。杜国磊发现这种情况,主动跟他结对子,一有时间就拉着他去手法教室练习,并主动与他聊天,充分调动他的积极性。经过半年的坚持,他改变了,开始主动找杜国磊交流。
“教师的价值不仅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更在于能否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带动学生。”杜国磊表示,一名好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因人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