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医院康复医学科自年成立,科室床位30张,诊室3间,有神经康复区、骨科和慢性疼痛康复区、儿童康复区、作业治疗区、言语治疗区、淋巴水肿治疗区、心肺康复区、理疗区、支具室。拥有国内外先进的康复设备包括上下肢和手康复机器人、ERP、步态分析、超声诊断仪、心肺运动评估系统、功能性电刺激、训练系统、等速、平衡系统、tDCS、言语和吞咽治疗系统等。康复医师8名,康复治疗师18名,其中博士学历5名,硕士学历7名。科室业务特色:疑难复杂重症脑和脊髓损伤、慢性肌骨疼痛和骨关节康复、淋巴水肿康复、儿童康复等,开展超声引导下药物和肉毒毒素注射、PRP注射、脑机接口和康复机器人训练、综合消肿治疗等新技术。科室每年收治多例住院患者和近万名门诊病患。年获批国家级康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国家GCP临床实验基地。4年来招收来自国内17个省市地区的20余名进修康复医生和康复治疗师,培养约多名康复治疗专业实习学生,顺利毕业输送至全国各地。
图为科室合影
图为康复治疗大厅
图为prp注射与肉毒毒素注射图为科室开展的综合康复治疗图为近年进修医师与实习生
教学管理根据国家和北京市康复住院医师培训要求,医院康复教学培训经验,建立以“培养六大核心能力”为目标的康复住院医师培训体系。转变以往单一授课模式的教学方式,增加EBP病例讨论、读书会、教学查房、门诊教学、attending师资培训课、科研素养培训等,调动学员主动参与教学。康复医师培养涵盖康复评定技术、康复处方、病房和门诊病历书写、住院和门诊患者照护、教学能力培养、各类超声引导下注射技术培训(PRP、肉毒毒素、药物注射治疗痉挛、偏瘫肩痛、神经阻滞、骨性关节炎、腱鞘炎、肌腱末端病、滑囊炎、冰冻肩、颈椎病、腰痛、梨状肌综合征、骶管注射等)。理论授课包括康复基础知识、康复新技术、影像和超声等课程,全年教学培训余场。定期进行教学考核和教学反馈,实现教学相长。每年组织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进修医师和实习学生免费开放。
?
图为日常理论授课
图为近年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图为进修医师进行病例汇报及学习心得总结
教学对象(1)R1-R5的康复医学住院医师
(2)全国进修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
(3)参加规范化培训的康复治疗师
(4)康复治疗专业实习学生
(5)清华大学医学院医学实验班八年制学生
招募进修医师条件和申请程序1、从事康复医学专业及康复医学相关专业临床医疗工作并取得《医师资格证书》或《康复治疗师资格证》,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
2、进修医师需具备国家承认的临床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进修康复治疗师需具备康复治疗专业国家承认的专科及以上学历;
3、进修时间:6-12个月;
进修程序:每年接收4次报名,报名先通过网上申请,并分别于1月1日、4月1日、7月1日、10月1日前报送纸质版资料,待审核通过后通知进修时间,进修报到时间每年2月21日、5月21日、8月21日、11月21日,学习考核合格后发进修结业证书。
网上报名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