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蛰人软组织压痛点强刺激推拿系统介绍——全身压痛点小结
一、枕项部压痛点检查(13个压痛点)
枕外隆凸压痛点——枕骨上项线和项平面压痛点——颞骨乳突压痛点——下颌支和颧弓压痛点——颈椎棘突压痛点——项伸肌群和项筋膜压痛点——颈椎板压痛点——颈椎后关节突压痛点(切记颈6—胸2后关节)——颈椎横突间压痛点——胸骨颈切迹压痛点——胸锁乳突肌下端压痛点——胸大肌锁骨前方压痛点——前斜角肌下端压痛点。
二、背部压痛点检查(5个压痛点)
胸椎棘突(侧方)压痛点——背伸肌群和背筋膜压痛点——胸椎板压痛点——胸椎后关节压痛点(切记颈6——胸2后关节)——胸椎横突尖压痛点。
三、肩胛压痛点检查(10个压痛点)
肩胛骨上角压痛点——肩胛骨脊柱缘压痛点——冈上肌肩胛骨压痛点——斜方肌肩胛冈-肩峰-锁骨压痛点——冈下肌肩胛骨压痛点——小圆肌和大圆肌肩胛骨压痛点——三角肌锁骨-肩峰-肩胛冈压痛点——肱三头肌长头肩胛下唇压痛点——肩胛骨喙突压痛点。
四、上臂压痛点检查(13个压痛点)
冈上肌肱骨压痛点——冈下肌肱骨压痛点和小园肌肱骨压痛点——肱三头肌外侧头肱骨压痛点——肩胛下肌肱骨压痛点——大圆肌肱骨压痛点和背阔肌肱骨压痛点——胸大肌肱骨压痛点——三角肌肱骨压痛点——肱骨内上髁压痛点和尺神经沟压痛点——肱骨外上髁压痛点和肱骨远端桡屈侧肘关节囊压痛点。
五、前臂和手部压痛点检查
近侧局限压痛点治疗为主。
六、腰部和腰骶部压痛点检查(8个压痛点)
腰椎横突尖压痛点——第12肋骨下缘压痛点——腰椎棘突端和骶中嵴端压痛点——腰椎板和骶骨背面压痛点——腰椎后关节压痛点——骶棘肌下外端附着处压痛点——骶嵴压痛点——腰部深层肌和腰背筋膜压痛点。
七、臀、髋、大腿根部、耻骨联合压痛点检查(15个压痛点)
髂胫束压痛点——臀上皮神经压痛点——髂后上棘和髂翼外面内侧压痛点——阔筋膜张肌压痛点——臀小肌压痛点——臀中肌压痛点——坐骨大切迹缘压痛点——臀下神经压痛点——臀上神经压痛点——骶骨背侧压痛点(骶尾骨背侧原发性压痛点)——大腿根部压痛点(耻骨上支---耻骨结节---耻骨下支/坐骨支压痛点—坐骨结节外侧面压痛点)——腹直肌和棱锥肌耻骨联合压痛点——耻骨下支和坐骨支内侧面压痛点(耻骨弓压痛点)——髂前下棘压痛点。
八、大腿压痛点检查(6个压痛点)
股骨臀肌粗窿压痛点——股骨干前侧、内侧或外侧压痛点——股骨内上髁压痛点——股骨外上髁压痛点。
九、膝关节压痛点检查(2个压痛点)
膝关节内侧或外侧间隙压痛点——髌尖粗面压痛点。
十、小腿和足部压痛点(11个压痛点)
胫骨粗隆压痛点——胫骨骨干内侧或外侧压痛点——腓骨骨干内侧或外侧压痛点——踝前方关节囊压痛点——内踝后下方压痛点——外踝后下方压痛点——跗骨窦压痛点——舟骨粗隆压痛点——跟结节的跟腱滑囊、跟腱鞘和跟腱前脂肪垫(即:踝后脂肪垫)压痛点——跟底压痛
肩背三肌的推拿
1、冈下肌肩胛骨压痛点:冈下肌肩胛不适和酸痛,肩胛活动发响。
用左手第2——5指端扣住肩胛骨脊柱缘,拇指尖在冈下窝,作滑动按压,以冈下窝中央部位的压痛最为敏感。
冈下肌推拿
冈下肌解剖标本
冈下肌推拿肩胛冈下缘沟中推拿
2、小圆肌和大圆肌肩胛骨压痛点:小圆肌、大圆肌。
用左手的第2—5指端按住脊柱缘,当左拇指尖沿腋缘背面的小圆肌附着处的压痛点、下移到大圆肌分别滑动按压。
小园肌和大园肌
3、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继发肩胛下肌肩胛下窝附着处损害引发:
3—1、所谓“肩关节周围炎”,多伴有同侧背部软组织损害,其原发性病灶均在于肩胛骨骨面三肌附着处而不是整个肩关节。通过肩胛背三肌附着处的压痛点上行压痛点推拿解除痉挛后,可立刻消除所有征象。
3—2、向前传导,类似真正的冠心病的征象,常误作“冠心病”;“肋软骨炎”。
3—3、向肩前传导,引出喙突或肱二头肌长头处痛,局部形成高度敏感的压痛点。常诊断为“原发性肩胛骨喙突炎”或“原发性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3—4、传导到上臂,引出上臂痛、麻木等征象。
3—5、传导到肘内方或肘外方。若疼痛经久不愈,肘部形成了继发性无菌性炎症病变,则在肩胛骨背面三肌附着处原发性压痛点上任何治疗仅能减轻肘部征象而不能根治,针对肘关节内外侧的继发性病变软组织进行治疗。
3—6、严重病例引出上肢征象(前臂、腕、手、指的传导痛),肩胛骨背面压痛点上推拿可加重上肢的传导征象家,治疗完毕后,征象随之立刻消失。
拇指腱鞘炎的推拿
宣老生前最后一次压痛点推拿讲习班中说道:年他在撰写《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时,患了严重的拇指腱鞘炎,他就坚持每天自我推拿,大约20来次,终于彻底治愈,至今8年尚未复发,现在仍然每天坚持数万字的写作。
自我治疗腱鞘炎
自我治疗腱鞘炎为患者治疗腱鞘炎(1)
为患者治疗腱鞘炎(2-3)
肱三头肌长头推拿
肱三头肌长头肩胛盂下唇压痛点:肱三头肌长头腋窝痛、肩关节前方痛和后方痛、外展功能受限,向下引出上肢传导征象。拇指尖按住肩胛盂下唇滑动按压。
骶棘肌髂后上棘内上缘推拿
1、骶棘肌下外端附着处压痛点:骶棘肌、腰背筋膜后叶的下外端。腰痛、腰骶痛、下肢传导性麻木感或麻痹等。-
拇指尖沿着腰三角区外缘的髂嵴开始,向内至髂后上棘内上缘,在向下直至骶髂关节内侧和骶骨末端,作滑动按压。一般以髂后上棘内上缘的髂嵴压痛最剧和常见,但对骶棘肌下外端深层(即前方)的压痛点无法触及,只能用一支银质针探至此肌深部骨骼附着处作测定。
膝关节间隙推拿
膝关节内侧和外侧间隙压痛点:半月板病损不可能引起疼痛的,半月板软骨组织内不具有感觉神经末梢,只有当半月板内外缘紧密连接的骨膜附着处出现无菌性炎症病变,就会引起膝关节间隙的疼痛。一手使患者小腿屈曲,另一手拇指按压膝关节内或外侧间隙作滑动按压,,引出剧痛。但此处不受股骨内上髁或外上髁软组织损害性压痛点的传导影响。
膝关节间隙定位方法
膝关节间隙推拿
臀中肌和臀小肌交接处推拿
臀中肌和臀小肌交接处手法
操作(1)操作(2)
坐骨大切迹后缘、中缘压痛点和坐骨神经梨状肌下口处推拿
均会引起臀痛和不典型的“坐骨神经痛”。前者系原发性病变和原发性疼痛,后者是继发性病变和继发性疼痛,治愈前者压痛则后者压痛自行消失。前者在臀中部用拇指尖向前向上深压坐骨大切迹的后缘、中缘以及内后缘内中缘的骨面作纵行滑动按压。
坐骨大切迹处推拿
操作(1)操作(2)
髂翼外三肌推拿
1、阔筋膜张肌压痛点:阔筋膜张肌。引起髋外侧痛,向下肢外侧传导,是小腿外侧痛麻的主要发病部位之一。患肢不能在坐位上剪脚趾甲的动作。检查者用腹壁抵柱病人的臀部,将患侧膝关节屈成90度角,放置于检查者的肩上,可保证大腿外展位上的阔筋膜张肌、臀中肌、臀小肌和梨状肌完全放松;另一拇指尖垂直针对髂前上棘外缘和外后方此肌附着处(特别是臀小肌附着处)。
宣老为韩老作髂翼外三肌治疗
2、臀小肌压痛点:臀小肌
3、臀中肌压痛点:臀中肌一般轻症的阔筋膜张肌和臀小肌骨骼附着处损害产生的髋外方痛传导到大腿外方的膝上部为止。重症者,传导到小腿外侧和足背部,引起典型的“放射性坐骨神经痛”和腓总神经麻痹一现象。双侧坐骨大切迹的内后缘臀中肌附着处损害时,传导痛与双侧臀大肌内端骨骼附着处损害一样,汇集于尾骶部,引起骶尾痛和肛门会阴部不适感,下垂感或疼痛等症状。
耻骨内收肌群推拿
1、大腿根部压痛点(含闭孔外肌):也称股内收肌群耻骨支和坐骨支压痛点。
1-1、耻骨上支——耻骨结节——耻骨下支压痛点:耻骨肌附着于耻骨上支,长收肌附着于耻骨结节下方和耻骨联合处,股簿肌和内收短肌附着于耻骨下支,内收大肌附着于耻骨下支和坐骨支及坐骨结节。
耻骨梳-耻骨肌推拿
耻骨梳-耻骨肌的定位方法
耻骨上、下支内收肌群的推拿
操作(1)操作(2)
操作(3)操作(4)
内收肌群解剖操作
注意:内收大肌、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深横肌、闭孔内肌和提肛肌在坐骨支上的附着处。引起大腿根部痛、腹股沟痛、下腹痛、痛经等;男女性生殖器痛(阴茎根部或阴蒂的传导痛、性功能减退或消失、性交痛、骶尾痛、会阴不适肛门痛;臀痛或并发典型或不典型“放射性坐骨神经痛”;沿大腿内侧——膝内方(常误诊为“内侧半月板损伤”)——小腿内方——内踝或前足、拇指的传导痛或麻木感;鉴别“内侧半月板损伤”方法:拇指尖按压内收肌结节上的内收大肌附着处,引出压痛点,再按压耻骨压痛点,膝内方的压痛消失者,为内收肌群损害向下传导痛影响,反之则不然。大腿不能伸直,但直腿抬高试验受限较轻——急性耻骨上支(耻骨肌)和耻骨结节肌(长收肌)附着处;直腿抬高试验受限较重,但髋膝能完全伸直——耻骨下支(股簿肌、内收短肌)、坐骨支和坐骨结节肌(内收大肌)附着处。两拇指尖分别先在左右耻骨上支和耻骨结节处滑动按压,再在左右耻骨下支直至接近坐骨支处滑动按压。
2、坐骨支—坐骨结节外侧面压痛点:内收肌。引出臀下方痛、坐骨结节痛或并发不典型的“坐骨神经痛“以坐位明显。传统诊断为“腘绳肌劳损”(临床上该处损性病变罕见)。一手固定患侧大腿制动,另一手拇指尖针对坐骨支外缘和坐骨结节外侧面股内收大肌附着处(含闭孔外肌附着处)作滑动按压。
3、腹直肌和凌锥肌耻骨联合压痛点:腹直肌和棱锥肌耻骨联合部的疼痛,向上产生下腹痛、腹部或上腹部不适、胃纳不佳等征象;向下产生女性阴蒂和尿道口疼痛或不适感,男性的阴茎根部疼痛、不适感或龟头麻(痛)感。该两处病变常与腹肌髂嵴附着处损害或大腿根部软组织损害等同时并存,决非单独发生的病种。双侧大腿根部软组织损害经久不愈,两侧向内的传导痛可汇集于耻骨联合上缘,形成继发性腹直肌和棱锥肌附着处病变,引起与原发性两肌耻骨联合上缘附着处损害一样的局限痛和一系列并发症。用拇指尖针对两侧耻骨联合和耻骨结节的上缘骨面作滑动按压。
4、耻骨下支和坐骨支的压痛点(耻骨弓压痛点):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深横肌。引起生殖器痛、女性阴道痛和性交痛
手指端在大腿根部针对耻骨下支和坐骨的内侧骨面上述两肌附着处,由内向外作滑动按压。女性作阴道指间,则压痛点会更加明确。
髌下脂肪垫推拿
1、髌尖粗面压痛点:髌下脂肪垫前上缘、髌骨的下1/2段边缘。
于病人右侧用右拇指操作患者左右膝盖。用左手的1——2指端按住髌骨上缘,推向下方;再用右手拇指掌面向上,指尖对髌骨下端后方的髌尖粗面,含髌骨的下1/2段边缘,向前下方作横行滑动按压。
操作手法
髌骨髌下脂肪垫
引出膝盖下方痛。病人只知道痛在膝前下方,少数病例的膝盖痛并不突出,仅仅表现为腘窝痛或小腿腹、跟腱、跟骨或跟底部的疼痛。此膝前痛常有可能向上方传导,引起股四头肌不适酸胀感;向下传导,引起沿胫骨前方直至足背和第2-4趾骨背面不适、肿胀、酸痛、吊筋感等。但多数病例的膝盖痛向后传导,引起腘窝不适,肿胀、酸痛、吊筋感等,影响走路。腘窝征象向后下方传导,引起腓肠肌不适、酸胀、吊筋感、跟腱痛和后跟痛、跟骨痛等
原发性压痛点:脂肪垫髌尖粗面附着处因急性损伤后遗或慢性劳损形成的原发性无菌性炎症病变所致。继发性压痛点:髋外侧阔筋膜张肌和臀中、臀小肌髂翼外面附着处损害之原发性疼痛向外下方传导引起的膝外侧痛结合大腿根部软组织耻骨附着处损害的原性疼痛向下方传导引起的膝内侧痛,两者汇集于髌下脂肪垫上继发单一膝前下方痛(膝前痛),日久形成髌尖粗面脂肪垫附着处的继发性无菌性炎症病变之故。
上斜方肌等处推拿
斜方肌肩胛冈——肩峰——锁骨压痛点:上斜方肌肩胛沉重、不适和酸痛、颈后外上方痛。用拇指尖作滑动按压。
颈椎后关节突推拿
用拇指尖在上斜方肌与颈7横突背侧面之间相对地向内插入,用指尖按住颈7后关节突,自下向上滑动按压直至颈2后关节突。
应该注意:颈6—胸2后关节软组织附着处损害是颈背肩臂部酸胀重麻痛的主要发病部位之一,检查时,不要遗忘。颈椎板压痛点:多裂肌、旋椎肌。项颈僵和局限痛。也可以理解为:用食指和拇指提起上斜方肌,食指插入胸锁乳突肌和上斜方肌之间,拇指迅速插入食指的位置,往后拉的同时向脊柱中线45度方向相对按压,停-顿2秒钟,两拇指向前方顶住横突的后端,用力推动,活动(移动)按压,顺着颈椎的椎板和小关节到第2颈椎椎板和小关节处。
软组织外科学(筋膜学)高级研修班(新鲜尸体解剖班)(压痛点强刺激手法高级研修班)(银质针疗法高级研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