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逐渐在健身人群中火起来,个人觉得跑步受伤是由细小的动作失误或者说很细小的伤病逐渐积累造成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跑步中的小细节。
※先来说说为什么跑步会火?
1、跑步对装备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对场地的限制也不是很多,只要道路还算平坦,就可以了。
2、健身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群是为了减肥,跑步这种有氧运动自然成了首选。
3、对大部分人来说,他们觉得跑步比较好上手,不用人教,自己就会。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跑步距离该如何设定?
跑步初期,跑者的进步通常比较明显,令跑者的信心大增,从而人们会加大跑步距离,以求更好的锻炼效果。
身体对于训练存在一个适应过程,急于加量极易造成身体损伤或导致身体消耗过大,抵抗力下降而生病。
建议跑者慢慢增加跑步里程可以有效降低受伤的风险。
※跑步前、后应该做什么?
跑步前、后的热身和拉伸:跑后的拉伸整理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跑前热身,一般说来,跑前的热身以动态为主,目的是使身体热起来,习惯之后的运动强度和轨迹。
跑步后拉伸以舒展肢体的静态拉伸为主,包括对肩颈,背部,四肢肌肉的牵拉,以便身体从跑步的紧张状态中松弛下来,缓解身体的疲劳,加速身体机能的恢复。
※一天中什么时候跑步效果最佳?
建议要有自己的训练计划,往往我们的身体恢复了,但我们的神经系统还是疲劳的,这样会影响训练效果。只有身心都恢复了,才是身体最好的状态。
※跑步人群容易患哪些病症?最主要说三个比较典型的:
一、髂胫束症候群:当跑步者大腿两侧肌肉力量不均时,跑步过程中髂胫束就会受到挤压导致过度受力从而导致受伤。
症状表现:通常表现为膝盖外侧的针刺状痛感,大腿伸直时的痛感最强,所以会让人以为是膝盖出了问题的错觉,实际却不是。
如何改善:针对髂胫束症候群的训练主要以平衡肌肉力量为主,改进跑步姿势,放松紧张一侧的腿部肌肉,进行针对性的力量训练和髋外展训练,如侧卧举腿,侧卧在床,缓慢抬起大腿,再轻轻放下,注意不要让膝盖在举腿过程中产生移动感,大约20—30次左右换另一方向,两条腿交替完成,一般来说两到三组即可。
二、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位于足弓部位的筋膜组织,对足弓形成支撑并可以在跑步过程中起到缓震的作用。体重偏重或平足的跑友会比较容易患病,这里要说明如果你的鞋子选得不合脚或是不正确也会导致筋膜炎。
如何改善:放松紧张的足部,可以用高尔夫球踩在脚下来回滑动,放松足弓;再加强足部,膝盖,髋关节稳定度,可以试试单脚抬脚更,单脚硬拉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三、跟键炎:脚踝或者小腿根的发炎问题。这个部位的伤痛跟跑步的落地姿势有关,对于落地很重的跑者或者自重很大的跑者,他们的跟键部位比较容易受伤。
如何改善:提踵可以有效的锻炼到小腿,是最简便的锻炼方式,随时都可以进行,可以有效增强跟腱的力量,避免再次受伤。
旧伤复发也是会导致一些问题的,在开始跑步的时候,以前受过的伤病容易慢慢复发,所以提醒各位在运动前的康复训练很有必要,运动中要有意识地加强相应的力量训练,以防止旧伤复发,带来的一系列的影响。
图片来自网络
点击文字,北京有专治白癜风的医院治疗白癜风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