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梨状肌是负责执行髋关节外旋与外展的肌肉之一,负责下肢运动和感受的主神经之一的坐骨神经丛梨状肌下方穿过,如果梨状肌的肌肉状态出现问题,就会导致臀部的疼痛并延伸至大腿背侧,这就被成为梨状肌候症群。
大多数人的坐骨神经由梨状肌下方穿过,但还有15%的人坐骨神经则是由梨状肌肌肉穿过,这种情况会导致“梨状肌候症群”的高发性,其他的原因也包括了不正确的走路或慢跑姿态、长期的坐姿运动(自行车),当然,肌肉臀部肌肉僵硬也会出现梨状肌候症群的部分症状,大多数人只是出现下肢的麻木及轻微的刺痛。
症状:
出现“梨状肌候症群”的患者在功能上都会出现部分衰退,例:无法轻松的完成“二郎腿”动作、骨盆前倾受限(体前屈)等。在感官上,疼痛会由臀部深处开始,因为肌肉的复杂与肌肉厚度的关系,往往这种疼痛最初会变的难易寻找(钝痛)。之后疼痛就会沿着坐骨神经一路扩散到大腿背侧,坐姿、爬楼梯、上陡坡或深蹲等姿势都会加重疼痛感。通常我们会通过医学影像资料(MRI)或骨科测试来判断和排除其他原因(椎间盘突出压迫脊神经)。
复原时间:
当腿部可正常活动不出现疼痛,且肌力恢复原先强度后就可以正常的进行运动。如果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通常4-8周就可以完全复原。如果进行了手术治疗,一般复原时间需要3-4个月。
★早期:此阶段主要缓解患者的疼痛和麻木感,康复师可以针对梨状肌进行手法松解又或者肌肉伸展,也可以建议患者进行电疗。
①对脊柱、骨盆及髋关节做详细的功能评估。
②运用软组织松解手法来改善症状。
③比较双侧臀部及大腿前后肌群、双侧背部肌群(胸椎下半段和腰椎链接骨盆肌肉),并进行矫正训练。
④练习“神经梳理”动作,缓解症状并增加髋关节活动度。
★中期:此阶段患者应该可以正常进行行走或端坐(盘腿坐),并且痛感轻微。
①康复师可以对患者进行低强度核心训练,例:静态臀桥。
②下肢功能自重训练(矫正训练),例:提髋运动。
③非冲击性运动,例:跑台训练(小坡度或无坡度)。
★恢复期:此阶段患者可以完成骨盆和髋关节的常规功能且无痛感。
①持续观察患者脊柱骨盆的活动度。
②进行非站立姿态的上肢力量训练。
③功能性训练,例:跪姿超人。
④髋关节功能强化练习,例:髋内收训练。
⑤在无痛或忍受范围内可进行低强度跑台训练。
★完全恢复:此阶段可以完全展现骨盆与腰椎主动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的脊柱肌群的肌力及柔韧度。
①无痛的完成脊柱运动,例:体前屈。
②无痛的进行下肢上举运动,例:仰卧抬腿。
③无痛的完成中高强度跑台或冲刺。
结尾:
“梨状肌候症群”的诱因其实有很多,仅肌肉因素而且,除了坐骨神经由梨状肌穿过这种先天因素外,大多则是因为生活习惯或不良姿态,而经常进行下肢运动又缺乏拉伸的人群来说也是高发人群。通常当症状不是非常严重的情况下,康复师通过适当的康复训练,是可以完全使会员恢复。当然,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区分“脊神经压迫”和“梨状肌候症群”,否则你的康复训练可能是无效的。
武曲星健身学院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