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梨状肌综合征的内热针治疗解析

梨状肌综合征是坐骨神经通过梨状肌出口时受到卡压或慢性损伤引起的一种临床症候群。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可有臀部外伤史、劳累、受寒湿等诱因。主要症状为臀中中部相当于梨状肌体表投影部位疼痛,并向股外侧、股后侧、小腿外侧放射。大部分患者有间歇性跛行和下肢痛,蹲位休息片刻可缓解,极少有腰痛症状;严重者也可有臀部、股部肌肉萎缩表现。

临床表现

患者主诉大腿后侧至小腿外侧或足底有放射性麻木及疼痛感,患肢无力,但腰痛常不明显。检查患肢股后肌群,小腿前、后及足部肌力减弱,重者踝、趾关节活动完全丧失,出现足下垂;小腿外侧及足部感觉减退或消失。可发现梨状肌有痉挛呈条索状或腊肠状,梨状肌有压痛、并向下放射,一般腰椎旁无压痛,脊柱前屈时下肢疼痛加重,后伸时疼痛减轻或缓解。直腿抬高试验多为阳性,端坐屈头无腿痛。将足内旋出现疼痛并向下放射。

诊断要点

1、臀中部相当于梨状肌体表投影部位疼痛,并向大腿后侧至小腿外侧或足底有放射性疼痛及麻木感,患肢无力,但腰痛常不明显。

2、检查患肢股后肌群,小腿前、后及足部肌力减弱,重者踝、趾关节活动完全丧失,出现足下垂;小腿外侧及足部感觉减退或消失。

3、梨状肌有压痛、并向下放射,一般腰椎旁无压痛,脊柱前屈时下肢疼痛加重,后伸时疼痛减轻或缓解。直腿抬高试验多为阳性,端坐屈头无腿痛。将足内旋出现疼痛并向下放射。

4、辅助检查:腰椎X线摄片多无明显病变,骨盘摄片时有骶髂关节炎等表现。超声检查在梨状肌综合征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内热针治疗

1、体位:患者健侧卧位,屈髋屈膝,以患者舒适为度。

2、布点:在梨状肌体表投影的三角形区域内布点。三角形的3个顶点分别为:股骨子大转子尖,髂后上棘与尾骨尖连线的中点。在此三角形区域内,每隔2cm布一点,用笔标记。

3、消毒:施术部位常规碘伏消毒2遍。

4、麻醉:0.75%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5、针具:选用直径0.7mm的2号内热针。

6、针法:在上述布点部位垂直面进针,经皮肤、皮下、臀大肌、梨状肌,直达髂骨骨面。

7、加热:针柄连接加热端,42°C恒温加热,时间20min。

8、治疗结束后,拔出全部内热针,局部按压止血3分钟,碘伏消毒一遍。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我们吧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治疗哪家最好
中科治白癜风疗效更显著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nky.com/lzzl/10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