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人腰痛,医生头疼那是因为没有找对

在医疗圈内流传这么一句话,“病人腰痛,医生头疼”。这是因为很多时候,“腰腿痛”并不好治愈:有的即使治好了,过两天又复发;更多的是十八般武艺全上了,疗效依然不好,甚至加重了……

根据我们多年来对腰腿痛疾病研究发现:

1、有很大一部分所谓“腰腿痛”症,其病因并不在“腰”——而在骨盆(或臀部)。

2、即使是影像学检查(CT、MRI)中,可以明确地看到腰椎间盘突出的征象,患者所主诉的“腰腿痛”症状,也可能并不是由于椎间盘突出引起,而是由于骨盆旋移引起的。

3、相反地,骨盆旋移症持续存在,很可能会对腰椎,甚至腰椎以上节段产生不良影响,导致椎间盘突出等病症的产生。

骨盆旋移症案例

基本资料:

严某,男,46岁;广东新兴县人;某知名农产品公司董事。

主诉:

腰部及左侧下肢麻痛3月余,加重两周。

现病史:

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及左下肢麻痛。医院经MRI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脱出症”,并予相应治疗,症状未见明显缓解,并有继续加重趋势。主诉症状在晨起加重活动后减轻,活动久又加重,不能平卧及患侧侧卧,卧床3个小时后加重。初起病时,患肢肌肉经常会跳动,咳嗽时腰部疼痛加重,但是无下肢放射痛,坐位前屈时患侧下肢麻木加重。

一般检查:

站立和坐位弯腰均引发症状;

双侧直腿抬高试验(+);抬高幅度小于30°,但属腿痛无法用力,而不是坐骨神经牵拉痛;

颈静脉压迫试验(-);

膝腱反射及病理征未引出;

双下肢不等长,左长右短。

触诊检查:

T12/L1棘突间隙变窄,压痛明显;

L4棘突向左侧略偏歪,轻微压痛,无叩击痛;

双侧臀中肌区域压痛明显,且按压时会有放射性麻木传到小腿外侧(按压的地方在髂嵴略下方臀中肌起点处,不是梨状肌区域)。

影像检查:

L4/5椎间盘向左后方突出,且见髓核游离于L5平面椎管内。

临床诊断:

骨盆旋移症并腰椎小关节紊乱。

治疗处方:

1、予龙氏正骨手法纠正骨盆旋移和L1倾位式错位;

2、予局部水针(10%葡萄糖注射液20ml+复合VitB4ml)治疗。

治疗结果:

前后共治疗7次(因为病人工作的原因,不是每天都有治疗,前后用了大约2周时间),腰痛及下肢麻木疼痛基本缓解。随访至今无复发。

病例分析:

虽然该患者影像学检查显示L4/5椎间盘脱出,且有临床腰腿痛症状,可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但该病人的主诉的疼痛性质与特点,却不同与一般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我认为而是由于骨盆旋移引起的。这是因为:

1、左下肢麻木疼痛没有明显地呈线状分布,病人甚至不能明确说明不适的区域;

2、虽然第四腰椎棘突略有偏歪,但是压痛不明显,无叩击痛,属于生理性偏歪;

3、直腿抬高试验时,虽然双下肢不能抬起,但不是因为坐骨神经受到牵拉,而是下肢无力,抬腿过程中下肢肌肉抖动剧烈——此为直腿抬高试验假阳性;

4、虽然影像学显示有明显的腰椎间盘脱出压迫神经根的迹象,但颈静脉压迫试验和屈颈试验却为阴性;

5、卧床后加重,活动后减轻。

所以,该病例中虽然有明显的椎间盘突出影像学征象,但是由于有更为明显的骨盆旋移体征及临床症状,所以应该按照此诊断(骨盆旋移症)为首选。

实际上,临床上有很多以“腰腿痛”或“下肢麻木”为主诉的患者,在仔细检查后,都能发现类似的诊断线索。过往,医生往往因为影像学的缘故,仅仅顶着突出的椎间盘不放,忽略了对椎间盘突出深在原因的追究,要么通过各种手段在腰部治疗,往往会出现久治不愈,给病人造成了莫大的压力,最后只能去选择手术治疗。即使有些有疗效,但是会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由于过往医学界对骨盆旋移症的认识较少,加上影像诊断依据模糊,骨盆旋移症常常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也正因为诊断不明,治疗效果就无从谈起了,所以才会出现“病人腰痛,医生头疼”的无奈局面。

反之,认识并注重“骨盆旋移”这个潜在病因,在诊断和治疗上就能找到更好的思路,取得更好的疗效了。这个病例也提醒我们,椎间盘退变和突出只是脊柱长期应力失衡的结果,所以对其的治疗更应该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最好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地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nky.com/lzzl/42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