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你的腰大肌!转!转起来!”
腰大肌就是腰吧?还是腰上的肌肉??应该是腰上的一块很大的肌肉?......
“放松你的骶髂(dǐqià)!”
骶髂是什么来的?是骨头?还是肉?究竟长在哪里呢?咦,好奇怪这两字怎么写?......
这样上课是需要孤勇的,当老师无暇顾及而你懵懂无知在使用蛮力的时候,扭伤扭错其实后果不小。当瑜伽遇上解剖学的时候,它跟精确有关,跟严谨有染。我们的心力需要专注在精准的位置、肌肉精准地控制和运动才能是极好的,否则就有那么一点悲催。这个问题固然跟学生本身的基础有关,但其实也牵扯老师的教学。今天我们专门来谈谈老师的问题。JulieGudmestad是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物理治疗师和艾杨格瑜伽教练。她非常喜欢且擅长将瑜伽与理疗结合在一起让瑜伽教学更加严谨和科学。多年的瑜伽教学和专业的理疗背景知识让她见识过很多瑜伽老师在解剖学上的“坑”。“每当我听到瑜伽老师和学生在体式习练课上谈及解剖学时,总觉得震惊、搞笑甚至有时觉得有点伤感。部分老师对于解剖学的理解、动作以及对学生的指导总结让人实在惶恐,有些几乎可以成为茶余饭后的笑料,而另一方面,我却觉得伤感和失落,因为作为老师,这是在误人子弟,白白浪费了学生们认识身体和体式的重要机会。因此,JulieGudmestad列举了瑜伽老师常犯的四个解剖学上的错误。你是否有过其中之一?瑜伽老师常犯的四个解剖学错误“第一,随意交换使用解剖学术语和伤病的名称当老师犯错而不自知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重复这个错误。瑜伽老师亦然。一些我相当喜欢的的解剖术语甚至包括一些身体部分的名字几乎成了伤痛的代名词。比如他们经常用“肩袖”(这组包绕在肱骨头周围保护肩关节的稳定和活动的肌腱复合体)来表示“肩袖撕裂”,用“颞(niè)下颌(hé)关节”这个下巴关节来表示颞下颌关节问题或者伤痛,所以,当有人跟我报告伤痛说“我有颞下颌关节”或者“我有肩袖”的时候,我经常遏制探究其伤痛的欲望,故意说:“哦,真的吗,我有两个呢。”“第二,错用解剖学术语描述运动有一些错误跟不恰当地用解剖学术语去描述动作有关。解剖学家和人体运动学家有一套简单直接的语言,来描述人体运动和关节位置,但一般人还是需要一些时间和练习,才能学会正确地运用它。
在瑜伽教学中,“延展/伸展”(extension)被老师用于描述“打开”、“伸长”或“放松”某个部位的时候,引发了最多的问题。在解剖学中,“延展”描述的是特定的一些动作或姿势:比如双臂伸向后的时候,就像在肩倒立(Sarvangasana)中,双肩是“延展”的;双臂伸过头顶的体式中,双肩就不是“延展”的;在脊柱“伸展”的时候,它需要呈弓形,比如在后弯体式中,所以如果你让我(或其他医学专业人士)在山式(Tadasana)中“伸展脊柱”,我会向后弯曲身体,给下背部造成过大压力,这与山式“释放脊柱压力”的意图是背道而驰的。
“第三,自我预想学生可以辨识身体部位这种情况也很常见,部分学生对于老师一连串的专业身体名词可能全是茫然和无措。频繁提及身体部位的位置问题,包括肌肉、关节和骨头让很多学生常常困惑。总体而言,更深的结构更难理解,比如腰大肌、梨状肌和肾脏一般是偏难和非常神秘的部分,但一些学生甚至连一些更表面的结构如骶髂关节、肩胛骨、斜方肌都没搞懂。我在课堂上曾提及过,关于瑜伽学生的解剖学教学有几点,但最重要的是永远在你指导之前让学生在自己的身体上找到相关的部位,否则,学生也只是努力尝试去遵从你的指导但他们永远不知道你在说啥。“第四,尽可能少用解剖学的词汇可能我最大的患了白癜风如何治疗白癜风医院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