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
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冬为阴,夏为阳,“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或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症、喘症、慢性泄泻、关节冷痛、怕冷、体虚易感等反复发作或加重。
“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针刺、穴位注射、穴位帖敷、药物内服、推拿等,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又称“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
通常是指医者运用自己的双手作用于病患的体表、受伤的部位、不适的所在、特定的腧穴、疼痛的地方,具体运用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形式多样的手法,以期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的疗效。
推拿的适应症:
1.骨伤疾病:主要病症有颈椎病、落枕、颈椎间盘突出症、前斜角肌综合征、肩关节周围炎、冈上肌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内上髁炎、腕管综合征、腱鞘囊肿、脊椎后关节紊乱、急性腰肌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骶髂关节扭伤、梨状肌综合征、髋关节扭伤、退行性膝关节炎、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踝关节扭伤、踝管综合征、跟腱周围炎、跟痛症等。
2.内科疾病:主要病证有:胃脘痛、便秘、泄泻、胃下垂、感冒、咳嗽、哮喘、高血压病、眩晕、失眠、中风后遗症、面瘫、阳痿等。
3.妇产科疾病:主要病证有产后少乳、产后身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围绝经期综合征等。
4.儿科疾病:主要病证有肌性斜颈、脑性瘫痪、厌食、疳积、惊风、发热、咳嗽、呕吐、小儿麻痹后遗症、桡骨小头半脱位等。
5.五官科疾病:主要病证有:近视、耳鸣、耳聋、鼻炎等。
推拿的禁忌症:
1.各种传染性疾病。
2.各种恶性肿瘤。
3.所操作的部位皮肤有烧伤、烫伤或皮肤破损的皮肤病。
4.结核性和感染性疾病。
5.胃、十二指肠等急性穿孔、各种出血性疾病。
6.骨折及较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患者。
7.月经期、怀孕期的腹部、腰骶部操作。
8.诊断不明确的急性脊柱损伤或伴有脊髓症状患者,手法可能加剧脊髓损伤。
假如您还有疑惑需要解决,那么您可以亲自到我院中医科进行就诊哦~
中医科目前有主任医师2名(内科张春主任医师,针灸科高云华主任医师)、中医推拿理疗师1名(刘军医师)长期坐诊,以及专家3名定期坐诊。
刘军,中医推拿理疗科医师
临床工作8年余,
擅长使用以推拿调整手法为主、针灸理疗中药等为辅的综合手段
治疗各类颈肩腰肢疼痛、脊柱小关节紊乱及各类常见病。
医院-医院
位于门诊D区4楼,
设有:
中医内科主任门诊、
中医针灸主任门诊、
中医专家门诊、
中医推拿及理疗牵引门诊,以及配套1楼中药房。
开展各类常见疾病的中医内科治疗,
使用针灸、推拿、理疗(高频、中频、低频、药物离子导入、微波等)、牵引(颈、腰椎)、拔罐、刮痧等常规中医诊疗技术。
治疗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等颈肩腰腿痛相关疼痛疾病;
中风、面瘫、带状疱疹等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
各种急性损伤及陈旧性损伤等运动系统疾病;
部分内科疾病(如呃逆、失眠、肥胖、眩晕、耳鸣耳聋、内分泌失调等);
中风病(市级重点专科)、颈椎、腰椎病、带状疱疹、面瘫等疾病具备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治疗效果。
医院-医院
交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