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前沿
6月21日,医院放疗科联合胸外科、肿医院肺癌MDT国际前沿研讨会在诊疗楼会议中心召开。会议邀请到来自美国MDAnderson癌症中心的国际知名教授张玉蛟博士,医院放疗科主任李高峰教授、胸外科主任佟宏峰教授,医院放疗科主任高献书教授、医院曲宝林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出席,以及来自医院和医联体单位的近百名医务人员参会。与会专家以MDT模式共同研讨肺癌综合治疗的前沿诊疗策略和发展趋势。
会议医院放疗科主任李高峰教授主持。
张玉蛟博士是国际知名的胸部肿瘤放疗权威专家,美国MDAnderson癌症中心肿瘤放射治疗系胸部放疗科主任,立体放射外科中心主任,德克萨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后导师。拥有多项国际专业学术头衔。多次在国际顶级杂志发表重要专业论文,参加撰写美国肿瘤中心联盟规范诊治指南(NCCNguidelines),并受邀多次在国际学术大会上作专题发言。
李高峰主任为张玉蛟教授颁发证书
医院放疗科主任李高峰教授在致辞中提到,张玉蛟教授治学严谨、成果卓著,获得了国际肿瘤学界的认可与推崇。他首先提出对早期肺癌非创伤性放射手术治疗并完成早期肺癌外科手术和立体定向放疗的国际随机临床研究。开辟了早期肺癌放射手术根治的先例并提出可以作为手术可切除的早期肺癌的选项之一。该研究结果引发了学术上的各种激烈讨论。近期他又提出了免疫治疗和立体定向放疗结合,并首创了“ISABR”理论和名称,提出:用高剂量生物效应的放疗(SABR)对肿瘤的精准打击,既可消灭肿瘤细胞又促使肿瘤相关抗原的释放,激活机体的免疫反应,起到肿瘤疫苗的效果。同时结合应用当代其它免疫治疗以消除肿瘤对机体免疫的抑制。两者互补结合使得ISABR能取得对肿瘤强大的免疫杀伤功能。张玉蛟教授在免疫治疗联合立体定向放疗领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此次将与国内专家分享经验与心得。
张玉蛟教授在学术报告中指出,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是肿瘤中的头号杀手,发现时大部分为晚期期,治愈率低,因此早诊早治非常重要。放疗进入精准医学时代,立体定向放疗(SBRT)是放疗技术进展的里程碑,又称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ABR),其作用是在影像介导下高精准地治疗肿瘤。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利用多个辐射束大剂量精准地照射到肿瘤靶区,不仅有效地减少周围组织的辐射损伤,而且能克服部分抗辐射肿瘤细胞的耐受性,增强放疗疗效。
进入当今生物治疗时代,局部控制加全身系统治疗更加重要,免疫治疗引起极大重视。应用针对OX40、4-1BB的激活剂单抗或针对CTLA-4、PD-1/PD-L1的拮抗剂单抗,以及CAR-T细胞治疗等手段,来激活T细胞识别杀伤肿瘤细胞。而SBRT的单次高剂量甚至毁损性剂量较常规分割模式可以导致适应性免疫反应,并产生潜在的远隔效应,最合适与免疫治疗联合。SBRT与外科手术的疗效对比引起讨论,与免疫联合是目前针对晚期恶性肿瘤的最佳组合治疗方式。从而体现出多学科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这次会议促进的目的。只有多学科的密切合作,方能攻克肿瘤这种顽固疾症。
医院胸外科主任佟宏峰教授发言
本次会议同道们提问积极,畅所欲言,现场气氛热烈,张教授耐心而细致地逐一作答,也使参会人员收获良多。随后,胸外科副主任医师焦鹏和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张萍分别做了题为“肺小结节的术前定位”和“精准医学背景下的肺癌免疫治疗”,受到与会者好评。
作为肺癌领域的国际专家,张玉蛟教授不远万里与我们相聚分享此领域的最新学术前沿信息,并近距离与国内肺癌专家们互动交流,对医院放疗科学术提高至国际前沿水平大有裨益。此次研讨会也为院际之间、科室之间的合作共赢搭建了平台,对相关科室的强强联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与张教授的交流以及与同道们的合作,医院放医院、兄弟科室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预期,也将使我院肺癌多学科诊疗的学术地位提升到新高度,更大程度造福中国的肺癌患者。
素材提供:放疗科
编辑制作:宣传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