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解十二经筋的联接关系,让您更好的辩证治

为进一步弄清十二经筋的相互联接关系,现将其衔接走向简要介绍如下,可以边看边模仿,边看边比划,这样有利于对中医经脉学的认识,了解与掌握。

足太阳经之筋

  起于足小趾爪甲的外侧,向上结聚于外踝,再斜行向上结聚于膝部,在足背下循行的那一支沿着外踝结聚于足跟,沿着足跟上行结聚于国窝(国窝是:膝盖后的膝窝中心部位)内;从外踝别出的一支,结聚于腿肚的外侧,上行至国窝内缘,与从足跟上行结于国窝的筋并行,结聚于臀部,上挟脊柱到项部;由此分出的一条筋,别行入内结于舌根;从项部直行的一支,向上结聚于枕骨,上行头顶,由头的前方下行到颜面,结聚于鼻;由此分出的一条支筋,象网络一样围绕上眼胞,然后向下结聚于颧骨处;其下行的支筋,从腋后外侧,结聚于肩骨;另一条支筋,入腋窝下方,然后绕行到缺盆,向上结聚于耳后完骨部,再有一条支筋,从缺盆分出,斜行向上入于颧骨部,与前下行结于颧的支筋相合。

病症:足太阳经筋异常时,可见足小趾支撑不适和足跟部掣引疼痛,国窝部挛急,脊背反张,项筋拘急,肩不能抬举,腋部支撑不适,缺盆中如纽掣样疼痛,不能左右活动。

足少阳经之筋

  起于足第四趾端,向上行结聚于外踝,沿着胫骨外侧,向上结于膝部外缘;其支筋,别起于外辅骨,上走髀部,分为两支,行于前面的,结聚于伏兔之上,行于后面的,结聚于尻部;其直行的,上行至胁下空软处与软胁部,再向上走腋部的前缘,横过胸旁,结聚于缺盆;其起先的上出于腋部,穿过缺盆,出行于足太阳经筋的前面,沿耳后绕上额角,交于巅顶上,从头顶侧面向下走到颌部,又向上结聚于颧部,分出的支筋,结聚于眼外角为眼的外维。

病症:足少阳经筋异常时,可见足第四趾支撑不适,掣引转筋,并牵连膝外侧转筋,膝部不能随意屈伸,国部的经筋拘急,前面牵连脾部,后面牵引尻部,向上牵及胁下空软处及胁作痛,向上牵引缺盆,胸侧、颈部所维系的筋发生拘急。如果从左侧向右侧维络的筋拘急时,则右眼不能张开。因此筋上过右额角与跷脉并行,阴阳跷脉在此互相交叉,左右之筋也是交叉的,左侧的维络右侧。所以,左侧的额角筋伤,会引起右足不能活动,这叫维筋相交。

足阳明经之筋

  起于足次趾连及中趾间,结聚于足背上,斜行的,从足背的外侧上行至辅骨,结聚于膝的外侧,再直行向上结聚于髀枢,又向上沿胁部联属于脊;其直行的,从足背向上沿胫骨,结聚于膝部。由此所分出的支筋,结聚于外辅骨,与足少阳经有筋相合;其直行的,沿伏兔上行,结于髀部而聚会于阴器,再向上散布于腹部,上行至缺盆部结聚,再上颈挟口合于颧部,继而下结于鼻,从鼻旁上行与太阳经筋相合,太阳经的细筋网维于上眼胞,阳明经的细筋网维于下眼胞;另一从颧部发出的支筋,通过颊部结聚于耳前。

病症:本经筋有异常时可出现足中趾及胫部支撑不适,抱紧疼痛,足部活动感觉到僵硬不舒;股前拘紧疼痛,髀前部肿,疝气,腹部筋肉拘紧,向上牵制到缺盆和颊部,突然发生口角歪斜,如有寒邪则掣引眼脸不能闭合;如有热邪则筋松驰使眼睑不能睁开。颊筋有寒使筋脉紧急,牵引颊部致口角移动;有热时则筋肉松驰收缩无力,所以口歪。

足太阴经之筋

  起于足大趾尖端的内侧,上行结聚于内踝;其直行的筋,向上结聚于膝内辅骨,沿股内侧上行,结于髀部,聚于前阴,再上行至腹部,结聚于脐,沿腹内上行,结于两胁,然后向上散布于胸中;其行于内里的附着于脊旁。

病症:可出现是大趾支撑不适,牵引内踝作痛,转筋,膝内辅骨痛,股内侧牵引髀部作痛,阴器部有扭转疼痛,并可向上引脐及两胁作痛,且能索引胸膺和脊内疼痛。

足少阴经之筋

  起于足小趾的下方,入足心,行内侧,与足太阴经筋并行,再斜行向上,至内踝之下,结聚于足跟,下与足太阳经筋相合,而向上结于内辅骨之下,在此于足太阴经筋并行,向上沿着股的内侧结于阴器,又沿着脊的深部挟脊旁肌肉上行至项,结于头后部的枕骨,与足太阳经筋相合。

病症:足少阴经筋异常时,可见足下转筋,所经过和所结系的部位,都有疼痛和转筋的症候。病在足少阴经筋,主要有痫症、抽搐和项背反张等症。病在背侧的不能前俯,在胸腹侧的不能后仰。北为阳,腹为阴,阳筋病,项背部筋急,而腰向后反折,身体不能俯。阴筋病,腹部筋急,而身不能后仰。

足厥阴经之筋

  起于足大趾之上,上行结聚于内踝之前,再上沿着胫骨而结于内辅骨之下,又沿着股内侧上行结于前阴,并联络足三阴及足阳明诸经之筋。

病症:足厥阴经筋异常时,可见足大趾支撑不适,内踝前部疼痛,内辅骨处亦痛,大腿内侧疼痛转筋,前阴不能运用,若房劳过度,耗伤阴精则阳萎不举,伤于寒邪则阴器缩入,伤于热邪则阴器挺长不收。

手太阳经之筋

  起于手小指上,结聚于手腕,沿前臂内侧上行,结聚于肘内高骨之后,如用手指弹拨此处的筋,则酸麻之感能反应到小指上,再上行入结于腋下;其支筋,向后走腋窝后缘,上绕肩胛,沿颈部出走足太阳经筋之前,结聚于耳后完骨;由此分出的支筋,入于耳中;其直行的筋,出耳上,下行结于领部,又上行联属外眼角。

病症:可见手小指支撑不适,肘内锐骨(指肘内的高骨),即肱骨内上髁后缘疼痛,沿臂的内侧,上至腋下,及腋下后侧等处均痛,绕肩胛牵引颈部作痛,并感到耳中鸣响且痛,疼痛牵引颔部,眼睛闭合一会才能看清物景,颈筋拘急,可发生筋瘘,颈肿等症。

手少阳经之筋

  起于无名指靠近小指的侧端,上行结聚于腕部,再沿臂上行结于肘部,向上绕肘的外侧,过肩走至颈,与手太阳经的筋相合;从颈分出的支筋,当曲颊部深入,系于舌根;又有一条支筋,上走曲牙,沿耳前联属外眼角,向上过额部结于额角。

病症:手少阳经筋异常时,可见本经循行部位支撑不适,转筋掣引,以及舌卷。

手阳明经之筋

  起于食指靠近大指的侧端,结聚于腕,沿臂上行结于肘的外侧,上行肘部而结于启髁;从此分出的支筋,绕过肩胛,挟脊两侧;直行的筋,从肩踝上行至颈,从此分出的支筋,上行到颊,结聚于颧部;直行的筋向上出于手太阳经筋的前方,上至左额角,络于头部而下行入右颔。

病症:在所经过处可出现支撑不适,拘紧和疼痛,肩关节不能高举,颈不能向两侧顾视。

手太阴经之筋

  起于手大指之端,沿指上行,结聚于手鱼之后,行于寸口的外侧,沿臂上行结于肘中,上行臂内侧,入腋下,出缺盆,结于肩踝前,再向上结于缺盆,自腋下行的筋则入胸,结于胸内,散布于膈,与手厥阴经之筋合于膈部,下行低季胁部。

病症:在本经筋所循行各处,可出现支撑不适,拘紧掣痛,重者可成息贲病。病为五积之一,属肺之积。其主要症状为胁下有积块而气逆上行、胁肋拘急、上逆吐血。

手厥阴心包经之筋

  起于手中指之端,沿指上行,通过掌后与手太阴经筋相并行,结聚肘的内侧,上行臂的内侧而结于腋下,从腋下前后布散挟在两胁;其支筋,入于腋下,散布胸中,结于膈部。

病症:手厥阴经筋异常时,可见本经筋所循行,结系的部位支撑不适,制引、转筋以及胸痛或成息贲病。

手少阴经之筋

  起于小指的内侧,循指上行结于掌后小指侧高骨,再上行结于肘的内侧,上行入腋内,与手太阴经筋相交叉,走胸,伏行于乳内,结于胸中,沿膈下行联系脐部。

病症:可风胸内拘紧,心下有积块坚伏名为伏梁(伏梁,古病名,五积之一,为心之积,主要症状为积块起于脐上,上至心下,伏而不动,如屋之梁,因而得名)。上肢筋有病,则肘部牵急屈伸不利。本经筋循行部位支撑不适,掣引转筋和疼痛。

此为十二经之筋的相互联接关系之走向简单介绍。

12月06日北京、18号温州“筋骨并用,提气呵成”速治颈肩腰腿关节疼痛等

张一圣老师现场授课手法操作视频

一、疗法简介

张一圣柔式正骨,第一套手法:筋骨并用,提气呵成,一摸(筋)二压(筋结点)三对抗(提气正骨)。根据:筋骨理论,筋出槽,骨错缝。筋柔骨正,骨正筋柔,筋骨并用,提气呵成,大道至简至易。

项目特点:本手法利用生物力学原理,通过患者自身发力,配合提气锁定关节,使筋骨各就各位,保持筋骨和谐稳定,从而痛点自然消失。本手法省力好学,易用易接受,无任何扳法,不使用暴力,让病人在享受中祛除疾病,疗效持久,以柔、准、精、轻、效快速解决疼痛的利剑,是你拓客、留客、锁客的镇店之宝,不受条件限制,任何地方可操作。

张一圣柔式正骨第二套手法:立线复位手法(远端治疗,哪痛不治哪,效果更佳更长久)

原理:点(活动找点),线(顺势导线),力(均匀对抗)

打比方1:给我一根足够长的竿,找到一个合适的点,就可以把地球撬起来。

比方2:车轮下石头原理,把石头往前挪挪,一脚油门,车开走了。

张一圣老师现场授课手法操作视频

二、本次培训主要内容

1、足跟痛

2、足底掌侧痛

3、大脚趾痛

4、足底弓腱痛

5、外踝及足背痛

6、小腿痛

7、不宁腿,腿抽筋

8、足跟跟腱疼

9、膝关节内侧痛

10、膝关节外侧痛

11、膝关节前面痛

12、膝关节后面痛

13、腹股沟痛

14、咳嗽、咽炎

15、下颌关节紊乱

16、偏头痛

17、头顶痛

18、抬头转头痛

19、前额痛

20、紧张性头痛伴低头困难

21、单侧转头受限

22、网球肘

23、高尔夫肘

24、肩痛涉及肘窝痛

25、肩前痛

26、梳头搭肩困难

27、肩胛卡压征,肩外侧痛

28、肩颈沉、抬举困难

29、胸痛手麻反背困难

30、铅球肘及手麻

31、肩胛酸痛,呼吸翻身痛

32、肩下垂,手麻痛

33、肩胛内侧痛如背包袱

34、腰背筋膜炎、晨起僵硬

35、岔气

36、前胸后背游走性疼痛

37、痛经

38、前臂手指疼

39、桡骨茎突炎

40、手掌痛

41、手指痛

42、掌根痛

43、腕关节痛

44、久坐难起,小腿外侧麻痛

45、弯腰困难

46、小腿足底麻木发凉

47、梨状肌综合征

48、久坐起身难,不能直腰走

49、一指痛风灵

50、一指消肿灵

51、乳腺增生胀痛立消灵(不脱衣,不按胸,一次一分钟见效止痛)

往期毕业合影留念

三、主讲专家

张一圣,执业医师,北京中推授课专家,从事临床中医推拿正骨17年,拜师学艺,博采众长。潜心研究一套专治颈肩腰腿关节疼的立线复位手法。本手法优点:不暴力、不扭转;几分钟乃至数秒使疼痛缓解甚至消失;杠杆力,患者自身发力;零基础,不记穴位、神经、血管,一按便有效。原理三个字:点(活动中找点)、线(顺势导线)、力(均匀对抗);标新立异、独具一格,治愈了无数例疼痛患者,深受患者及同仁的好评。

四、邀请参加对象: 

1、各级医疗机构中西医医师等。

2、从事中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等机构负责人及临床医生等。

3、从事疼痛技术研究、教学、科研机构以及医学爱好者等有关人员。

4、个体非职业医师等从业人员。

五、研修方式及证书

1、由张一圣老师亲自授课,并现场示范及手把手教学。

2、研修班结束经考核合格,授予中英文对照由中国针灸推拿协会颁发的结业证书。

3、医院决定,所有参会人员均颁发研究院结业证书,可以作为就业上岗的参考证明。

4、凭本研修班中推研究院证书自参会之日起24个月内,免费复习3次。

5、报到时交四张二寸免冠彩色照片。

六、时间与地点:

年12月06日—12月09日(06日全天报到)北京

年12月18日—12月21日(18日全天报到)温州

七、主办方与承办方

主办方:中国针灸医院

承办方:中推中医文化传媒中心

八、研修费及报名办法

1、研修费每人元,特价元,会员价元(包括:资料费、证书费以及免费复习的费用)。食宿可协助安排,费用自理。

2、会议地点及乘车路线在开班前一周以书面形式通知各位学员。

3、参加学习的学员必须以电话、短信、邮箱或其他联系方式报名注册。

报名咨询陈主任

报名(备注自己的名字与要学习课程)

服务网址:







































北京中科白癫风医院
白癜风治疗北京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nky.com/lzcs/103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