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的臀部疼痛
张女士,46岁,两个月前久坐及受凉后出现左臀部刀割样剧烈疼痛伴酸胀感,并放射至左侧大腿内侧及外阴。疼痛在坐位、站立及平躺时加重。患者白天坐立不安、晚上无法入睡,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医院就诊,尝试多种治疗方法,疼痛始终无法得到缓解。剧烈的持续性疼痛导致患者情绪低落,几乎到达崩溃的边缘。
绝望之余患者慕名来到我院疼痛门诊,仔细询问病史并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后,发现此患者疼痛十分诡异,既不同于典型的盆腔痛,也不像普通的腰腿痛,而且患者既往没有任何外伤史及盆腔腰椎部位手术史。该患者的疼痛从何而来?
隐藏的真相
这些问题摆在了疼痛科医生的面前,因为只有明确诊断才能从根本上解除疼痛。经过深思熟虑全面分析,先让患者行髋关节X线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随后行盆腔MRI检查,发现左梨状肌下部及周围肌间隙肿胀,T1相呈等信号、T2抑脂相呈混杂信号。这一异常信号是否与患者的疼痛有关?
疼痛科联合骨伤科及放射科反复会诊讨论,终于在患者盆腔阴部神经管区域发现一新生物,边界模糊且与周围神经血管关系密切,炎症或肿瘤均不能排除。
随即我们在超声引导下行新生物穿刺活检术。病理科诊断该患者为非常罕见的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患者顽固性疼痛的罪魁祸首终于找到。
目前患者已顺利完成肿瘤切除手术,疼痛也随之缓解,术后患者来我科送上锦旗以示感谢。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是起源于内皮细胞介于血管瘤及血管肉瘤之间的低度恶性肿瘤,也是一种少见的具有特殊形态学表现的血管肿瘤,可侵犯肺部、肝脏和骨骼肌肉组织。该病病因尚不明确,临床上多表现为疼痛性深部软组织肿块。由于该疾病发病率非常低,临床上极易漏诊及误诊,导致患者病情延误。医院多学科联手为该复杂痛症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短时间内作出明确诊断和治疗,标志着我院多学科合作模式上一个新台阶,将为更多疑难罕见病痛患者带来新希望。
我们的诊疗团队:
许华
主任医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医院麻醉及疼痛诊疗科主任,上海市医学会疼痛学专科分会常委兼秘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分会委员、脊柱内镜学组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疼痛学专科分会神经病理性疼痛学组组长。
疼痛诊疗特色:
1、慢性盆腔痛的诊断和综合治疗
2、脊柱源性疼痛的诊断和介入治疗
3、癌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综合诊治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一、周四上午
秦春晖
副主任医师
长期从事慢性疼痛诊疗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任培恩e学线上教育项目负责人,中华医学会疼痛大讲堂负责人,上海中西医结合介入学会青年委员。擅长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技术解决各种临床疼痛疑难杂症。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周三、周五下午
季锋
主治医师
长期从事慢性疼痛诊疗工作。
业务擅长:
1、神经调控或毁损治疗各种神经病理性痛,如: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相关神经痛、糖尿病性神经痛及下肢血管源性疼痛等;
2、晚期癌痛的规范化治疗,鞘内镇痛泵植入术控制癌痛;
3、微创介入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
4、四肢关节、软组织疼痛的治疗,如:肩周炎、网球肘、髋及膝关节炎、足底筋膜炎等。
在核心期刊及SCI期刊发表论文6篇,主持上海市疼痛学会青年基金一项,参编参译专著多部。
门诊时间:周二、周四全天
李彩霞
主治医师
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从事麻醉和疼痛诊治工作多年。年赴泰国皇家Siriraj医院参加IASP临床疼痛培训一年。熟悉癌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及骨骼肌肉疼痛的诊断及规范化治疗。熟练进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及注射治疗如颈交感神经节阻滞、胸椎旁阻滞、腰方肌注射、梨状肌注射,以及X线引导下慢性疼痛介入治疗包括经椎间孔硬膜外注射、骶髂关节注射、射频消融、脊髓电刺激等。
门诊时间:周三、周五上午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