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病篇髂腰肌止点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髂腰肌止点:小转子。髂腰肌是由髂肌和腰大肌组成,作用为使大腿在髋关节处屈和旋外。

目录

一、年7月份,伤病初现。

(一)年7月上半月,几乎天天练习单腿稳定性,甚至一天两练。

(二)年7月17日,间歇任务顺利完成,跑后觉得有余力做了弓箭步个。

(三)年7月18日,轻松跑后做了个弓箭步。

(四)年7月20日,第一次没有%完成训练任务,计划28kmE,实际完成26km,跑到最后臀肌酸痛无比,完全迈不开步子。

(五)年7月22日,走路好了,只是右腰仍旧无力,提不起右腿,跑步时一瘸一拐,所以放弃跑步,改为身体训练:腹肌、背肌、单腿稳定性练习和个弓箭步。身体训练后除了以上症状,右腿根疼痛开始明显。

二、年7月底,彻底伤了。

(一)年7月24日,今天有6组间歇的训练任务。起跑略微吃力,之后顺利完成任务。

(二)年7月24日-30日,彻底休息一周,疼痛也持续了一周,但是没有丝毫好转。抬腿困难,右脚落地时,腿根更为痛楚,是放射性疼痛,疼痛在升级。

三、养伤阶段。经历了两个养伤阶段,一次妄想不耽误备赛训练,另一次弃赛后结合低强度训练安心养伤。

前后共用去两个月,伤处才得到实质性恢复。因七、八月份训练频次密集、强度大造成的腰腿臀疲劳,经过休养很快好起来。小转子是急性拉伤,刚开始不算严重,但是我短期内反复刺激、重复拉伤到,所以导致拉伤严重,因而恢复的很慢。

四、伤后反思。

五、小结。

年受伤回顾

没有经历过撞墙的马拉松是不完整的,没有经历过伤病的马拉松是不现实的,不总结伤病那是不明智的。

年8月开始爱上跑步这项运动,随后难免小病小痛,都不打紧。直至年7月,小转子拉伤,疼痛难忍,走路受限。走路跟蜗牛似的,加上一瘸一拐的姿势,这形象!我的心灵受到了一万点的伤害。

伤病过去了半年有余,脑海里时不时的,仍会像过电影似的回忆起伤病前后的点点滴滴,也经常的反问自己,是因为这个吗?是因为那个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问了个遍。可是,内心的追问和反思并不系统,天马行空,想到哪儿就是哪儿,有点惊弓之鸟之态。

陈教练善意、及时的提醒到了我,整理成文字记录更能帮助分析和总结。于是便有了这篇回顾的诞生。每个人的运动健身之路不太一样,伴随的伤病也千差万别,伤病的成因也极其复杂。通过于教练的讲课,我学习到了很多,我也经常的向于教练当面请教。如何避免伤痛,哪儿不舒服了该怎么做。乐于助人的李树新教练对我帮助也很大。记得树新教练说过:“某次伤病未必跟你最近的因素有关,很可能在很久之前就已经打下伏笔、埋下隐患了。”

这篇回顾,碎碎念,有流水账的风格,还请诸位请将就阅读。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若够指点一二,不胜感激。

一、年7月份,伤病初现。

初期症状主要是右腿提不起来,起跑一瘸一拐,右腿根稍有痛感,走路稍有影响。

刚开始一两天自行好转,然后两三天自行好转,最后症状升级:瘸行,右腿根剧烈疼痛。之后长达两个月伤病如影随形,医疗、休养、减少运动齐上阵也不见实质性好转。

(一)年7月上半月,几乎天天练习单腿稳定性,甚至一天两练。

分析:

1.姿势不够正确,疲劳后动作变形,髋不正,腰肌酸痛的情况下仍继续训练,从而导致腰肌进一步的劳损。

2.此时的我已经意识到髋部力量薄弱,只是如此突击,也是急功近利了。偏偏又没有意识到动作变形,腰部借力太多。

3.年2月开始学习瑜伽,瑜伽里有些体式非常强调髋部要正。这启发到了我。练的不对,越勤奋越适得其反。

(二)年7月17日,间歇任务顺利完成,跑后觉得有余力做了弓箭步个。

分析:

1.间歇步频+,步幅太大。

2.之前自己的步频都在左右,近期改变步频习惯,降到了。

3.弓箭步与上次年6月26日的个已经间隔了三周。而在年6月26日之前弓箭步偶尔做,每次只做几十个。

4.弓步下蹲时下蹲的幅度较大,起身时后脚不怎么用力蹬地,腰腹和臀部出力较多。

(三)年7月18日,轻松跑后做了个弓箭步。

分析:

1.盲目攀比。近期群里大家都在热议力量训练,尤其弓箭步,一个比一个做的多,所以才会突击弓箭步练习。所以昨天刚刚做了弓箭步,臀腿僵硬酸痛的情况下有继续大量做。

2.急功近利。为了9月份的衡水马拉松准备突击力量训练,此时的腰腹和臀腿积累了深层次的疲劳。

3.节奏不对。训练方式的改变应该掌握的由少到多、由弱至强的节奏,只是当时已惘然。

4.密集的臀腿练习和高强度的跑步训练,臀腿肌肉酸痛在积累,右侧腰肌也越发酸痛。崩溃即将一触即发!

(四)年7月20日,第一次没有%完成训练任务,计划28kmE,实际完成26km,跑到最后臀肌酸痛无比,完全迈不开步子。

当天和转天,走路开始不太正常,右腰无力,右腿不太能抬起来,此时右腿根痛感不明显。

7月21日,走路略微好点,便与小组成员一起在树新教练带领下进行身体训练,包括弓箭步和深蹲等。训练后右腿根有点痛感。

分析:

1.夏天为了躲避阳光,需要很早起床完成训练,经常是闹钟叫起,睡眠不足。

2.之前没怎么在炎热夏天跑过步,非常怕热,所以进入夏训很不适应,但是一直硬撑着。

3.过于乐观的觉得慢跑28km强度不大,臀腿腰疲劳不是问题,慢慢跑就是了。后来我才了解到LSD虽然慢,强度一点也不低。间歇、节奏、长距离都是高强度训练。我这些天密集的花式虐腰臀腿,不受伤才怪。

4.咨询于教练说,是因为之前左腿痛过,右腿在无意识中就乎左腿造成的

此处解释一下:年3月份左腰拉伤过,随后累及左腿左膝。再然后,右侧腰腿无意识的在就乎左侧,导致右侧腰腿疲劳。于教练在课上和蓝操场上反复的强调,别就乎别就乎,可惜当时听不明白。

(五)年7月22日,走路好了,只是右腰仍旧无力,提不起右腿,跑步时一瘸一拐,所以放弃跑步,改为身体训练:腹肌、背肌、单腿稳定性练习和个弓箭步。身体训练后除了以上症状,右腿根疼痛开始明显。

分析:

1.无法跑步,只好力量训练来弥补。这样的认知不是没有道理,只是理解偏了。如果因为天气原因而非身体原因无法跑步,可以臀腿力量来代替或交叉训练。而我的情况说明支持跑步的肌肉已经出问题了,如果一定要进行力量训练,练习上肢力量毫无问题,但不应该继续和臀腿较劲。

2.一两天时间可自行见好,颇为自得,以为自己恢复能力还是很强的,九月份比赛可期。

二、年7月底,彻底伤了。

多次的出现伤病症状,也没耽误我进行身体训练和高强度跑步,让我错过了康复的黄金时期。直到身体无法承受,彻底伤了,疼痛越发加剧,这才逼停我训练的脚步。

(一)年7月24日,今天有6组间歇的训练任务。起跑略微吃力,之后顺利完成任务。

1.早起发现症状又比23日轻些,继续颇为自得。不跟于教练也不与陈教练汇报自己的情况,继续按照计划去完成间歇训练。

2.但是,高兴的太早了,跑完了,右侧腰腿又华丽丽的崩溃了。这次,疼痛明显,并且走路受限,瘸了!随后的日子里,即使彻底停止一切运动也不见好。

3.于教练为我按摩拉伸,可是找不到痛点,他分析是深层小肌肉群拉伤,需要调整。

(二)年7月24日-30日,彻底休息一周,疼痛也持续了一周,但是没有丝毫好转。抬腿困难,右脚落地时,腿根更为痛楚,是放射性疼痛,疼痛在升级。

三、养伤阶段。经历了两个养伤阶段,一次妄想不耽误备赛训练,另一次弃赛后结合低强度训练安心养伤。

第一阶段(7月25日到8月18日):先歇了十天后恢复正常训练,伤情恢复毫无进展,并且有加重趋势。身心压力很大。

(一)从年7月25日至8月4日,无心任何练习。伤病和疼痛带来深深的挫败感,整个人很沮丧,各种葛优瘫,基本上除了睡就是吃。

咨询骨科医生朋友,得知我下蹲、摆腿、转腰、转胯等动作均不受限,便建议我口服依托考昔片三天。我谨遵医嘱,一心想着赶紧好起来,别耽误比赛。

(二)从年8月5日起又重拾精气神,逐渐又恢复正常训练。忍着疼痛,一瘸一拐、一摇一摆的跑起来,前几公里姿势完全不对,后面能够好些,锐痛渐渐过渡到钝痛。于教练提醒我:别就乎伤腿,越就乎越伤,要学会转移注意力。直到年8月18日,两周时间里:长距离、重复跑、间歇跑一样没耽误!疼痛反反复复,厉害的时候夜里痛醒无数次。脚步落地时引发的放射性疼痛可以怀疑人生。

伤后只休息十天,在沮丧情绪还没有消散的情况下,我毅然决然的忍着痛楚恢复了正常训练,我都佩服自己,只因为内心里不想放弃九月份的雄马、衡马或者十月份的唐马。相信很多人都会经历这种纠结,要比赛成绩?还是要安全养伤?如果没有迫在眉睫的比赛压力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

第二阶段(8月19日到9月底):在放弃备赛后彻底休养了十天,然后开始慢跑养伤。一周跑1-3次,每次只是慢跑几公里,结合核心和上肢力量训练。期间伤情恢复进展缓慢。身心压力较小。

(一)年8月19日,我瘸着腿去探望一个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而瘫躺着的小病人。当晚,一向睡眠极好的我却华丽丽的失眠了,怕自己残疾了。第二医院拍片子,核磁共振以及医生诊断为右侧小转子拉伤和右侧髋关节滑膜炎。到了此时才痛下决心弃赛,养伤要紧!同时也放下心来,不至于残疾。

分析:

1.据说医生只会说伤了就别运动,医院。

2.8月初咨询了医生朋友,当时建议我顶多可以拍个髋部片子,其他的问题不大,但是一定要停止运动至少两周,两周后再少量力量练习。可是过去半个月,我还在大强度训练,伤情难免会有恶化,心里开始没底。

3.医院,除了受到小病人的推动,还有想了解到底伤在哪里?身体状况到底能否允许参赛?毕竟比赛肯定比平时的训练强度还要大。

4.舍弃比赛,也就安心的进入第二阶段的养伤。先彻底修养十天,吃药、敷药、理疗。药还是依托考昔片,对于急性炎症很有帮助。药膏主要是止痛的,但是医生说伤处太深,止疼也很有限,所以后来干脆不抹药膏了。激光理疗帮助炎症吸收。治疗后走路终于见好,但是蜗牛的速度,完全走不快,疼痛也一直不减轻。

图1:小转子示意图图2:髋部核磁共振报告

(二)年8月28日起逐渐恢复到一周3次跑步,每次只是慢速跑几公里,次数一点点增多,距离一点点拉长,速度缓缓加快。期间疼痛并没有消失,走路依然不畅,起跑依然吃力。

(三)年9月23日起,忽然之间走路顺畅起来了,一天比一天走的快。起跑也不再一瘸一拐。只是右大腿根时不时的还是会疼痛。又过去一个月,右腿根疼痛才逐渐消失,但是没有彻底消失,偶尔还是会冒出来刷一下存在感。所以跑步采取的策略是快步频、小步幅,同时避免做容易拉扯到小转子的动作。

前后共用去两个月,伤处才得到实质性恢复。因七、八月份训练频次密集、强度大造成的腰腿臀疲劳,经过休养很快好起来。小转子是急性拉伤,刚开始不算严重,但是我短期内反复刺激、重复拉伤到,所以导致拉伤严重,因而恢复的很慢。

在两个养伤阶段,我都不曾放弃跑步,一次不降强度不降跑量,顶着巨大的身心压力,另一次降强度降跑量,身心较为舒适。有个原则指引着我,那就是于教练课上说的,即使受伤了,训练也不能停。还有诸多跑友现身说法:慢跑养伤。

图3:于教练授课笔记截图

在养伤阶段,以为无法继续留在组,没有比赛,也无法按计划训练。陈教练和队友们鼓励了我,无论什么训练仍然可以打卡。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深刻的体会到,一群人可以跑得更久、走得更远。毕竟不是一个人在奋斗。

四、伤后反思。

小转子拉伤恢复已有半年,但是直到今天也没有停止反思。在陈教练的建议下,我开始整理这篇回顾,便翻阅了自己的跑步笔记。有的记录在纸上,有的记录在跑步软件里面,有的记在手机备忘录里。很零碎,记下了,却基本就不看了。当把这些零碎的东西整理成章,伤病前后发展的脉络一下子清晰起来。这才豁然顿悟,伤病原因很多,最重要的一条是技术不正确。

(一)年国庆节前后突发颈椎病,好转后从10月中旬恢复正常的跑马训练。能力没有倒退,甚至还有长进。正所谓沉下心来,静待花开。虽然十一月份的比赛均未中签,也不遗憾了。

(二)年初的某一天,无意中看到我走路的视频,发现右脚外八明显。这才想起来,我有时在疲劳或者走神的情况下跑步,右脚跟会踢到左小腿。这不正是无意识的外八动作么!跑的慢还好,要是跑速度,外八动作难免会扯到小转子肌肉。哈哈,我又顿悟到一条。

(三)居家防疫的日子里,还顿悟到一条:腰肌力量薄弱,早有预兆。

腹肌训练时,腹肌不怎么酸痛,腰酸痛。

不爱做高抬腿,因为腿抬不高。

弓箭步做多了,不是臀腿支撑不了,而是腰酸痛的无法继续。

……

我这迟钝的觉悟啊!

(四)年2月开始在陈教练和司姐的影响下学习瑜伽。瑜伽博大精深,于我只能从体式的拉伸、体态的端正和身心的舒缓开始,却也受益匪浅。反馈到跑步中,需要假以时日继续探索。

(五)于教练说过的话或者讲过的课,还有其他教练和跑友的心得,我会时不时的做笔记。有时候随手记在本子上,有时候随便的记录在手机里。算是个有心人,可惜并没有系统的整理出来,所以知识都是碎片化的。并没有吸收,也没有记到脑子里。

为写这篇文章,我随手翻阅之前的跑步笔记,里面记录有年10月10日我第二次来到蓝操场时于教练给我的指导。当天我请教于教练如何准备天马半程。于教练说时间太短,无法改变技术,该怎么跑还怎么跑。当时于我,技术这个词颇为陌生。随后于教练看了我的跑步情况,还是忍不住指点了我几条,其中有一条:“右腿不正”。看到此处,我怔住了!忽然间如同当头棒喝,竟然一语成谶,应了树新教练的那句话:“某次伤病未必跟你最近的因素有关,很可能在很久之前就已经打下伏笔、埋下隐患了。”

图4:年10月21日(武清半马)前来水滴蓝操场的三次记录

我这个“破案高手”,寻寻觅觅,兜兜转转,蓦然回首,原来“罪魁祸首”一直就在眼前——技术不正确。耳边响起了于教练的教诲:技术不正确,迟早还要伤。

五、小结。

这次伤病虽然给身心带来一段时间的折磨,却也收获了很多心得。以下是给自己的忠告,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于教练说过,高强度训练的头一天必须调整。当天执行计划也要看身体情况,可以微调。

(二)伤病初期必须引起重视,多请教、多分析,继续训练尽量避开伤处,不能避开也要降低强度。

(三)学会与身心对话,好好倾听身心的反馈。压力大了,放慢节奏,哪怕暂时停一停脚步又何妨。

(四)不攀比,不冒进,选择适合自己的训练节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五)健身先健脑。多学习理论知识,多借鉴,多系统整理。

(六)加入到集体中来,一群人比一个人更有力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nky.com/lzyy/11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