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肌三兄弟”分别为: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今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完美的翘臀不仅性感,更是一种健康的象征。但是生活中很多人却受到“臀肌失忆症”的困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臀大肌
臀大肌是臀部最大的肌肉。它位于臀部浅层,大而肥厚,其肌纤维斜跨臀部呈不规则的四方形。
起点骶骨背面,胸腰筋膜
骶结节韧带,髂骨翼外面
止点上部肌束:髂胫束
下部肌束:股骨臀肌粗隆
神经支配臀下神经,L5~S2
功能使髋关节后伸,使髋关节旋外
上部肌束使髋关节外展
下部肌束使髋关节内收
作用于髋关节和腰椎椎间关节,可以使骨盆后倾。
关于“臀肌失忆症”
经常久坐的人容易让臀部肌肉“失忆”,所谓“失忆”就是指臀部肌肉功能的缺失,不能很好地收缩,在运动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激活,从而造成臀部扁平松弛。不仅影响美观,而且还影响着身体其它部位的功能,比如膝关节。
为什么臀大肌容易“失忆”呢?
内在因素:枕下肌群每克中含有36束肌梭,与之相比,臀大肌每克仅有0.7束肌梭。由此可见,臀大肌中的感受器是较少的,是一块“大而傻”的肌肉。
外在因素:经常久坐导致屈髋肌过于紧张,由于交互抑制的影响,使得臀大肌的功能被抑制。
臀大肌功能缺失对膝关节的影响
臀大肌的上部肌束附着在髂胫束上,它可以通过髂胫束稳定伸展的膝关节以及减小股骨的弯曲应力。当臀大肌功能缺失,在运动过程中由于生物力学的作用,很容易引起髂胫束的紧张,从而造成膝关节的不适和疼痛。
(其实这也为处理髂胫束的紧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一定要处理跟髂胫束相关的肌肉。)
对步态的影响
臀大肌上部肌束有髋外展的功能,和臀中肌一起维持步态的稳定。因为髋外展肌的主要功能就是防止骨盆过度倾斜并保持躯干稳定和直立。当髋外展肌功能缺失,在走路的过程中,重心就会从一侧髋关节突然转移到另一侧,形成摇摆步。
下面我们来分享一下
关于臀大肌的激活训练
泡沫轴滚压
1
对于有臀肌失忆症的人群,训练之前进行泡沫轴的滚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按摩施压,一方面可以降低肌筋膜的粘滞性,另一方面可以刺激筋膜中的感受器,使其将信号传向自主神经系统和肌肉,从而起到一个很好的激活作用。
(不仅仅只是臀大肌,髋部周围的肌肉都要放松,特别是拮抗肌。注意请温柔对待你的肌筋膜,不要施力过猛,以缓慢、持续、轻柔的力道最好。)
臀周练习
2
经常久坐的人群,不仅臀部肌肉功能容易缺失,还会使臀部软组织的血流供应受到影响。因此,在激活训练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臀周肌肉活动是有必要的。
动作一:
1.侧卧位,以左腿为例,右腿稍微屈曲,左腿稍微抬高悬空,腹部核心收紧。
2.左腿向前屈曲,缓慢伸直,在过程中想象自己正在用脚掌推倒一堵无形的墙。
3.腿伸直后,旋转脚尖,交替做髋内旋和外旋的动作。
做完一组,进行反侧练习。
动作二:
1.利用弹振练习的原理进行前后摆腿练习。
2.有意识地把悬空的腿向后摆,使腿部筋膜向后绷紧,然后让腿快速向前弹出。注意不要刻意用力控制,而应该充分利用筋膜的储能功能使腿摆动。
桥式激活
3
这一动作可以很好地激活身体后侧肌群,特别是臀大肌。当骨盆离地时,臀大肌要能够很好地控制收缩。当然还有很多其它的体式,比如蝗虫式对臀部来说都是不错的练习。
我们大量的案例表明,对于“臀肌失忆”的这类人群,在做力量训练之前,先进行臀部肌肉的唤醒激活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样在力量训练中,就可以更好地控制肌肉,避免过多的代偿。
如果说臀大肌决定了臀部的整体维度,那臀中肌就是让你臀部饱满的关键肌肉所在。不仅如此,臀中肌还是引起腰痛和膝痛的重要肌肉。
臀中肌的功能解剖
臀中肌位于臀部外侧浅层,有一部分肌束被臀大肌所覆盖。它是主要的髋外展肌,对于骨盆的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起点臀前线和臀后线之间的髂骨翼
止点股骨大转子
神经支配臀上神经,L4~S1
功能使髋关节外展
前部肌束使髋关节内旋、前屈
后部肌束使髋关节外旋、后伸
作用于髋关节和腰椎椎间关节,可以阻止摆动腿侧骨盆下沉。
对步态的影响
在行走过程中支撑腿侧臀中肌的收缩能防止骨盆向摆动腿侧倾斜,甚至能使骨盆向支撑腿侧略微倾斜,使抬脚变得更容易。所以它的无力通常会使人在行走过程中,呈现出一种臀部过度扭动的摇摆步态。
“腰疼”和“膝痛”不可忽略的肌肉
骨盆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结构,它不稳定必然会影响到躯干和下肢。当臀中肌无力,骨盆就很难维持稳定,特别是在行走中,骨盆的晃动会影响到腰椎和膝关节,使得腰部和腿部肌肉出现过度代偿,慢慢地就引发了腰痛和膝痛。
关于肌内注射
臀中肌是肌内注射常见的肌肉,反复的肌内注射可能会导致臀中肌的萎缩。因此,这也是臀中肌无力需要考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下面我们来分享一下
关于臀中肌的训练
骨盆稳定性训练
1
下图单腿蹲起这个动作主要是训练臀中肌维持骨盆稳定性的功能。注意练习过程中,要使膝盖与脚尖方向一致,如果不能达到这一要求,应降低动作的难度。
髋关节外展训练
2
使髋关节外展是臀中肌主要的功能。我们经常可以看得到关于这样的训练方式,比如蚌式开合,外摆腿等都是利用它的外展功能。总之一句话,同一个动作可以在不同的姿势和不同的角度下去锻炼,寻找属于自己的感觉。
髋关节外旋训练
3
使髋关节外旋是臀中肌后部肌束重要的功能。利用下图的器械来帮助完成髋外旋的训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注意不要过重负荷,集中注意力使臀中肌更好的发挥作用。
髋关节内旋训练
4
使髋关节内旋使臀中肌前部肌束重要的功能。如下图所示,双脚打开与髋同宽,脚尖着地,利用髋关节内旋的功能使脚后跟慢慢远离身体中线,去找臀部收缩的感觉。
臀小肌
臀小肌是臀肌中体积最小的一块肌肉,位于臀中肌的深层,它和“二哥”臀中肌的关系比较密切,经常一起协同工作。但是臀小肌不能使髋关节前屈,除此之外,它们的功能完全一样。
起点臀前线和臀下线之间的髂骨翼
止点股骨大转子
神经支配臀上神经
功能使髋关节外展
前部肌束可以使髋关节内旋
后部肌束可以使髋关节外旋和后伸
臀小肌和臀中肌、阔筋膜张肌一起作用于髋关节和腰椎椎间关节时,可以阻止摆动腿侧骨盆下沉。
重要的髋外展肌
臀小肌和臀中肌,还有臀大肌的上部肌束都是重要的髋外展肌。而外展肌的主要功能就是防止骨盆过度倾斜并保持躯干直立以及维持步态的稳定。
与臀小肌相关的疼痛
长时间的不动或骶髂关节功能障碍以及神经根的刺激,都有可能引发臀小肌的问题。从而造成臀部后方、大腿后外侧和小腿的疼痛。这种症状特别容易让人误诊为坐骨神经痛。因此,判断到底是不是臀小肌的问题,我们可以对它进行相关的肌力评估测试。
臀小肌肌力与功能测试
臀小肌和臀中肌的功能几乎完全一样,所以在实际测试中无法区分,并且它们的测试方法也是一样的。肌力评估测试的标准分为六级,分别是从0级到5级。下图表格是具体的肌力等级所表示的含义。
0级
肌肉功能彻底丧失
1级
几乎无法观察到肌肉收缩
2级(极差)
能够发挥正常力量的25%左右,肌肉无法克服由自重造成的阻力
3级(较差)
能够发挥正常力量的50%左右,肌肉能够完成全范围活动,并能克服自重造成的阻力,但不能施加额外阻力
4级(较好)
能够发挥正常力量的75%左右,肌肉能完成全范围活动,克服自重阻力,能够稍微施加阻力,但不能施加太大的外部阻力
5级(正常)
肌肉在收缩时能够发挥最大的力量。处于这个肌力等级的肌肉必须能在收缩过程中克服测试者施加的略小于最大阻力的力,并完成全范围活动。
1/0级
起始姿势:测试对象采取侧卧位,双侧髋关节伸展,双腿并拢,位于上方的待测试一侧膝关节屈曲90°。
测试方法:测试者用一只手固定住待测试对象的骨盆。
动作指令:“请尝试外展上侧腿。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小腿不下沉。”
1/0级表示臀小肌处于瘫痪状态,肌肉不能收缩。另外屈膝90°的目的,主要是让阔筋膜张肌不参与髋关节的外展。
2级
起始姿势:测试对象采取仰卧位,待测试一侧大腿放在检查床上,膝关节屈曲90°,小腿垂在床边。
测试方法:测试者用双手托起待测试一侧大腿远端以消除腿的重量产生的影响。
动作指令:“请外展这条腿。”
2级表示臀小肌不能克服自重做功,所以只能在床面上做水平位移的运动。也就是在抵消重力的情况下进行测试。
3级
起始姿势:测试对象采取侧卧位,双侧髋关节伸展,双腿并拢,位于上方的待测试一侧膝关节屈曲90°。
测试方法:测试者用一只手固定住待测试对象的骨盆。
动作指令:“请尝试外展上侧腿。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小腿不下沉。”
3级表示臀小肌可以对抗自重完成全范围的动作,但不能施加额外的阻力。
5/4级
起始姿势:测试对象采取侧卧位,双侧髋关节伸展,双腿并拢,位于上方的待测试一侧膝关节屈曲90°。
测试方法:测试者用一只手固定住待测试对象的骨盆,用另一只手在上侧大腿远端施加一个使髋关节内收的力。
动作指令:“请对抗我施加的阻力外展上侧腿,然后保持不动。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小腿不下沉。”
5/4级表示臀小肌可以对抗自重在施加阻力的情况下进行测试。4级表示在施加较小阻力的情况下,可以完成全范围动作。5级则表示正常肌力水平,可以克服较大阻力并完成全范围动作。
臀中肌和臀小肌的触诊
臀小肌位于臀中肌的深面,要触诊到它是不容易的。在实际触诊的过程中,我们也很难区分触摸到的肌纤维是臀中肌的还是臀小肌的。因此触诊时,两块肌肉通常是放在一起触诊的。
具体触诊方法:
患者侧卧,一手放在大转子上,一手沿着髂嵴移动(从髂后上棘移至髂前上棘),触诊臀中肌的形状。
你的手将会触诊出一个类似馅饼状的图案,这是臀中肌的轮廓。
触诊髂嵴下方和大转子间致密的臀中肌。
将手向下按压臀中肌深层去探查臀小肌的质地。
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让患者在屈膝的状态下做髋外展的动作,去感受臀中肌和臀小肌的收缩,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定位。
关于臀小肌的训练
可以参考臀中肌的练习方式
END来源:运动与解剖
投稿邮箱:
qq.